地理位置 玄中寺位于山西交城县西北10公里的石壁山上
寺院简介
玄中寺位于山西交城县西北10公里的石壁山上,是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玄中寺文物众多,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该景点因距县城较近,所以各方面条件具备,尤其是交通、食宿更为方便、能满足客人的基本要求。
寺院历史
玄中寺的原存建筑,除建于明历三十三年(1605年)的天王殿和明代的牌楼门外,其余都已毁弃。现存者均为清代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建。寺庙依山迭起,隐在丛山绝壁之间,殿宇辉煌,楼阁宏伟,寺外清泉翠柏,院内毛竹青育,景象万千。正如玄中寺大殿极联所写:梵境入幽玄,端坐莲台,妙法千秋光禹甸;慈云遍广宇,流传中土,风涛万里到扶桑。
寺院格局
玄中寺位于山西交城县西北10公里的石壁山上,是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55年重建善法殿五间,五脊六兽悬山式,万佛殿五间,九脊十兽歇山屋,千佛阁三间硬山工,东西配殿各五间,飞檐斗拱,棂花装修,雕梁画栋,油饰彩画,莫不俱备。殿内木雕佛造型生动,金碧辉煌。寺东山巅两层八角白色秋容塔,迭涩重檐,砖座宝顶,中空置佛,塔身挺秀。殿阁内供木雕、泥塑、铁铸佛像共七十余尊。走进玄中寺,在中抽线上由南到北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殿和千佛殿等殿堂,从低到高,错落有致,与山势融为一体。
寺院景观
山门为单檐式门洞,正中是“永宁禅寺”四个古朴刚健的大字,金光闪烁。天王殿为单檐歇山式,正中供皆大欢喜的弥勒佛像,两边为泥塑的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像,威武勇猛。天王殿两侧为钟、鼓楼。从天王殿通往大雄宝殿的南道上,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小碑亭,亭内各立一通古碑。西边是唐代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建立的《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并序碑》,字体刚劲秀丽,为唐代女书法家、太原参军房嶙之妻渤海高氏所书,碑中记载了唐太宗与玄中寺的往来,这是道绰任住持时玄中寺盛况的历史记录。此碑是金泰和四年(1204年)依唐碑拓重刻。东边是元代至顺三年(1332年)重刻的唐元和八(813年)建立的《唐石壁禅寺甘露义坛碑》。正中供奉着阿弥陀佛木刻立像,庄严凝重,慈祥肃穆。阿弥陀佛是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被认为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因此,玄中寺的大雄宝殿不象其他寺院的大雄宝殿那样供奉释迦牟尼佛,而是独奉阿弥陀佛像。大殿四周悬挂着十六罗汉画像,姿态各异,形态超脱。七佛殿上悬挂着“西方圣境”门匾,寺内供奉着泥塑镀金的七佛像,均为坐像。这七佛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再沿石阶登上千佛殿,是玄中寺的最高点。极目远眺,石壁山幽雅秀丽的景色尽收眼底。千佛殿内供牵着600余移小型坐式佛像,正中供奉着一尊“旃檀佛”。
寺院文物
大雄宝殿西侧的院内,有祖师堂。堂内正面悬挂着昙鸾、道绰、善导三位法师的画像。这三幅画像是1957年9月18日日本菅原惠庆长老与高阶珑山为首的佛教访问团参观玄中寺所赠,是由日本净土宗大本山知恩院、增上寺和真宗本愿寺、东本愿寺分别绘制的。佛龛前悬挂着一对形制精美的幢幡,是1980年日本净土宗为纪念善导大师圆寂1300年来华参拜祖迹时赠送的。祖堂内还陈列着日本佛教界赠送的经书、法物、照片等礼品。北魏造像残碑上刻佛像,供养人与铭文。铭文为:“大代延昌四年岁次乙未十月庚午朔七日丙子却波村邑师比丘法欢合邑七十人上为皇帝陛下造石佛两区愿天下太平人民和顺愿从心。”在七佛殿两侧建有碑廊,陈列着历代碑刻21通。其中有一块罕见的八思巴文圣旨碑,刻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正面是八思巴文,阴面是汉字正书。此外还有唐长庆三年(823年)的《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记载了玄中寺创建始末和特赐田庄的情况。1954年,玄中寺千佛殿废墟中出土了宋朝鎏金铁佛两尊,对研究宋代铸造工艺也有所帮助。1994年5月10日,掩映在交城石壁山翠绿丛中的玄中寺,晴空万里,彩绘一新,佛旗招展,鲜花盛开,迎来八方宾客,隆重举行佛教净土宗昙鸾、道绰、善导三祖师铜像开光法会。
寺院主持
根通法师,俗名周文豪,1928年生,广东潮阳人。1945年出家,1946年于潮州开元寺受沙弥戒,1947年受比丘戒。1955赴五台山求法,此后一直住锡于山西。1956年任五台山佛教协会秘书长,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佛教协会会长、净土古刹山西玄中寺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