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般若波罗蜜
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上自佛,下至众生,无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苦厄。论其性体,是不生不灭的金刚;

评论2017-08-302353

何为“三净肉”?若未分清将得无量罪!
 如本法师:这是对于一般学佛弟子,一时无法马上改过吃素的人,个人的立场有种种不便,给予他们一种权宜方便之法,令他们逐渐对

评论2017-08-302354

修行基础与皈依(达照法师)
《修行基础与皈依》中国的佛教在逐渐地恢复发展,我们大家现在学习,特别是汉地的佛弟子,在学习佛法的路上存在三种缺失:第一种

评论2017-08-302345

佛门基本礼仪
出入佛门之仪规:  (一)入  1.消假--先到大殿向诸佛菩萨顶礼消假,次至师父处顶礼消假。  2.接驾--见到有法师来,应顶礼接

评论2017-08-302327

佛教四大吉花都是什么?
说起佛教吉花,大多数人脑海里面就会闪现出莲花的身影,但佛教吉花,并非只有莲花。其实佛教有四大吉花,分别是优昙花、曼陀罗花

评论2017-08-182349

看话禅
与默照禅相对称。为临济宗大慧宗杲之宗风。看,见之意;话,公案之意。即专就一则古人之话头,历久真实参究终于获得开悟,此种禅

评论2017-08-182035

为什么要在寺院做佛事?
你们为了慎终追远,报答亲恩,或是为了纪念故友,消灾免难等等的因缘,来做一番庄严而隆重的佛事;你们花费了很多的物力财力和人

评论2017-08-181792

佛教知识知多少?何因何果何报?
  我们要了解这个果报,由业,业遇缘以后出生的果报。我们知道,没有解脱的话,有现法果、等流果、异熟果,还有增上果、与他增

评论2017-08-182331

读诵佛经的十二个要求
一、专诵一经  有的人选诵好几本经,有的人选诵一本经,我建议你专诵一本,除非已经诵得很习惯不勉强。为什么要专诵一本?它的

评论2017-08-182339

三昧水忏的来历
佛教重视检讨自己的错误,因此有个别忏悔和集体忏悔。集体忏悔是举出每个人易犯的恶行写成忏文,在佛前忏悔礼诵,如梁皇忏、大悲

评论2017-08-111552

佛教知识知多少?无间地狱的“无间”
  那个五无间地狱,为什么是无间呢? 那上面讲到了五个方面:一者是时间很长,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评论2017-08-111672

何谓三界
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对于世界之形成不过于追究,诸

评论2017-08-112314

评论2017-08-111881

须弥世界
须弥世界依风、水、金三轮的支持,由九山、八海、四洲构成的国土,称为一世界或一须弥世界。一千个须弥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倍

评论2017-08-111683

佛教常说“随喜”的功德意义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就是随是随顺、随事随理、随权随实。喜是喜

评论2017-08-111740

什么是僧俗四众?
什么是僧俗四众?佛教按照年龄、性别以及遵守佛教戒律具体内容的不同而把信徒们区分为四种人,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

评论2017-08-021587

二胜六庄严
二胜六庄严六庄严就是龙猛菩萨、圣天论师、陈那论师、法称论师、无著论师和世亲论师,二殊胜就是功德光和释迦光。何为二胜六庄严

评论2017-08-023077

顶礼的动作要领
问题:师兄要怎样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善知识文章呢?答案:师兄只需要点击上方的《学佛处事》即可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

评论2017-08-021671

农历七月十五的殊胜意义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是源于佛世时的印度,因为每逢夏日雨季来临,地面上有很多昆虫,要出去就会踩死很多昆虫,

评论2017-08-021951

知识分子对佛教的责任
如今很多人自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实际上到底是不是也很难说。我看过一本书叫《公共知识分子》,里面就说知识分子在东西方的定义有

评论2017-08-021915

« 上一页 8/14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