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红,黄为尊,红为贵,色多而不杂谓之君臣分明,此曰“君臣之纲”;缟玟幻化无常,水线穿梭其中,此曰“无常之道”;光华内敛,华而不张,乃玛瑙中君子者也。
战国红玛瑙硬度在6.5左右,不透明。颜色浓艳纯正厚重,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红的似鸡血石,黄的似田黄石。一石上既有红缟又有黄缟者较为少见,比较珍贵。由于石皮较厚,质地脆弱,在打磨过程中随时会裂开,故均为粗加工,常见的多为战国红玛瑙手串、项链、耳坠,手镯和雕刻成品非常少见。由于料子珍贵,按照其天然生长的状况,手工磨制出来的珠子往往大小不一,可以看见天然生成的痕迹。战国红玛瑙产量低,潜在储藏量不大。
战国红玛瑙外形美观,佩戴大方是不少爱美人士,及收藏人士喜爱之物,所以在购买后要特别注意对战国红玛瑙的保养,这样不仅保持它外观美观,而且极具升值空间。目前很多玩友购买战国红展品主要以手串,吊坠,所以在佩戴时一定要注意佩戴细节,以免损伤战国红玛瑙的外观,色泽,影响其美观性。
形态特征
战国红玛瑙以红黄缟为主,偶有黑缟,白缟等,以颜色艳丽,通透,三维动丝为上品。因战国红产量较少,大料较为难得,故制品最多的是珠子,吊坠,偶有把件,雕件等价值不菲。珠子的形状有橄榄形,瓜棱形,扁圆形。战国红玛瑙颜色艳丽,价值不菲,又有战国后突然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的神秘的背景,深得很多人喜爱。
战国红玛瑙也有雕件,一般挂件,摆件,花片,头簪,戒指,纽扣,帽正等都有。
其实,玩家所称“战国红玛瑙”不是玛瑙分类的科学名称,不是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红玛瑙,也不是普通的红玛瑙,它是辽宁朝阳出产,阜新加工的一种红缟玛瑙的一个新叫法,因其形同战国时期出土的红缟玛瑙,后被称为战国红玛瑙。(民间和任何书籍、文献资料都没有“战国红玛瑙”这种称呼。在寻找战国红中也是蛮曲折的,开始找到的是和战国红同山脉的法库料,比较接近战国红,最后是在阜新悬赏下,找到的朝阳的这个矿)
来历
玛瑙由于纹带美丽,自古就被人们使用,是我国传统的玉石。春秋战国时代出土玉器中,常见成串的玛瑙珠组成的项饰。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出土两玉串,大的一串由玛瑙珠、骨珠、玉珠、玉环、玉兽等20枚组成,珠的形状有枣形的、管状的、珠形的、六棱形的、长方形的,都有穿孔。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玛瑙项链2串,1串222粒,1串74粒,管形,最为可贵的是这些珠子均为红缟玛瑙琢成,至今依然五光十色,熠熠生辉。战国时期玛瑙圈和玛瑙觽也比较多见,该是组配的一部分,但这些东西多为单色白玛瑙制成,极少有用红缟玛瑙的,这个时期也有用红缟玛瑙作为剑饰的,多为素面,依据自然花纹巧雕,抛光细致,光泽强烈。
战国红玛瑙是不是战国红玛瑙玛瑙的简称呢?云南产红玛瑙早有记载。《徐霞客游记》载,他到了云南一个叫玛瑙山的地方,玛瑙山“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据考玛瑙山就在云南保山市附近。
明万历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谈到玛瑙也说“生南方者色正,红无瑕,生西北者色青黑,谓之鬼面”,“红色者为重,内有五色缠丝者胜之”。读张增琪先生著《滇国与滇文化》,就知道滇国的墓葬中玛瑙饰物出土很多,有红玛瑙,白玛瑙,灰白色条纹玛瑙和浅红色缠丝玛瑙。大多半透明,玻璃光泽,有不同的式样。可以知道,汉时滇人就玩着红玛瑙了。曾经请教过古玩市场的前辈,询问大批的战国红玛瑙珠子从那里收来。告知多数是从哀牢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手里换来的。那里的人以红为贵,以红为美,将珠子串做项链挂在脖间。甚至有将珠子缀在大块的布上披在背上,以为可以通神。经过数年淘换,战国红玛瑙制品已经是及其罕见了。徐霞客说的玛瑙山,就在哀牢山的支脉。 此所说战国红玛瑙应该是指云南的南红玛瑙。
想了解更多玛瑙资讯请继续关注佛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