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参究念佛论 (明·蕅益)

2015-03-30 浏览次数:377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参究念佛论
明·蕅益大师著


  原夫本觉妙明,真如法界,智理无能所之分,依正绝自他之量。只因迷妄,遍计横生,背觉性而九界杂陈,昧真境而三土幻现。劳我世尊,垂慈设教,随众生根性,示无量法门。或显了说;或隐覆谈;或曲接偏机,渐令入道;或直投圆种,顿使开明;或从一法中,分别说为无量;或以异方便,善巧助显一乘。虽复教纲万殊,无非醒九界长梦,令复还元觉;了三土幻翳,令冥契寂光耳。
  然了义中最了义,圆顿中极圆顿,方便中第一方便,无如净土一门。何以言之?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见思净,超同居;尘沙净,超方便;无明净,超实报。故曰:“唯佛一人居净土。”尚何不了之义?众生心念佛时,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一念顿入佛海。故曰:“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岂不至圆至顿?果德愿力不可思议,因心信力亦不可思议。感应道交,文成印坏。以凡夫而阶不退,未断惑而得横超。又复三根普被,四土横该,五浊轻净在同居,体空巧净在方便,三观圆净在实报,究竟觉净在寂光。尚无等者,矧或过之?是名不可思议功德,世间难信之法也。
  总其大要,须具信愿行三。信则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知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性外无佛,佛外无性;因必该果,果必彻因。愿则念念回向,心心趋往。行则无量法门,会归一致。而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顾念佛一行,乃有多途。《小经》重持名,《楞严》但忆念,《观经》主于观境,《大集》观佛实相。后世智彻禅师,复开参究一路。云栖大师极力主张净土,亦不废其说。但法门虽异,同以净土为归。独参究之说,既与禅宗相滥,不无淆讹可商。尝试论之: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果能谛信,斯直知归。未了之人,不妨疑着。故“谁”字公案,曲被时机,有大利亦有大害。言大利者,以念或疲缓,令彼深追力究,助发良多。又未明念性本空,能所不二,藉此为敲门瓦子,皆有深益。必净土为主,参究助之,彻与未彻,始不障往生。言大害者,既涉参究,便单恃己灵,不求佛力,但欲现世发明,不复愿往。或因疑生障,谓不能生。甚则废置万行,弃舍经典。古人本意,原欲摄禅归净,于禅宗开此权机。今人错会,多至舍净从禅。于净宗翻成破法,全乖净业正因,安冀往生彼国?
  问:净土为主,参究可当念佛否?
  答:参、念皆属行摄,切则参亦往生,不切则念亦不生。又虽有切行,若信愿为导则往生,无信愿为导则不生也。
  问:彻悟人还须往生否?
  答:普贤愿王,导归极乐;初地至十地,皆云“不离念佛”。《怡山发愿》:“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百丈清规》:课诵、送亡等事,无不指归净土。故天如云:“若果悟道,净土之生,万牛莫挽。”云栖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是知凡言不必生净土者,皆是增上慢人,非真入菩萨位者也。
  问:念佛兼参究,可为助行。参禅兼愿往,非偷心欤?
  答:无禅之净土,非真净土。无净土之禅,非真禅。然净土之禅,本不须参究,但一心不乱即静,名号历然即虑。若夫禅之净土,必须证极净心,非可以理夺事。从上诸祖,凡情已尽,圣解未忘,不妨随机扫执。后世学人,虽有干慧,染习未枯,自非发愿往生,依旧随业轮转。永明四料简,楚石十念不缺等,正所谓有禅有净,岂偷心也?
  问:参究念佛,与止观法门为同为异?
  答:理则互融,门实有异。止观以信入,参究以疑入。止观虽三根普被,而上根方真得明了。参究虽亦被三根,而上根始获大总持。且如下根之人,或念佛,或参究,虽未达止观深理,然理无不具,以置心一处即止,用心参念即观。故中根之人,或借解而起念行,或塞解而发参情,虽随机致用不同,亦皆不失止观大义。唯上根之士,直下相应,境智一如,观谛不二。斯时念与不念,皆得而究竟,更无可参。何以故?言前荐得,屈我宗风;句下分明,沉埋佛祖。故知参究念佛之说,是权非实,是助非正。虽不可废,尤不可执。废则缺万行中一行,执则以一行而碍万行也。高明学道之士,试熟计而力行之。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