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耕生于书画之乡甘肃通渭,对艺术的喜爱一直伴随他成长。2005年牛耕任教于兰州理工大学艺术学院,2008年荣获敦煌艺术研究院敦煌学博士。他用了10多年的时间潜心研究敦煌壁画,并将其融合进漆画艺术中。其主要作品有《敦煌莫高窟壁画磨漆造像》系列作品、《西行水墨系列》。去年,其作品《西行水墨系列》之一、七、八在北京保利当代艺术精品拍卖专场中拍下了不俗的成绩。
敦煌系列
展厅入口处,牛耕的4件磨漆作品采用温暖的赭石和泛黄油彩调子,微妙而精细,尤其是人物脸部和手部的蛋壳镶嵌、大漆粉研磨和其他矿物颜料、甚至金银铂的手工撒粉和层层打磨,温润如玉。牛耕绘制的《敦煌造像》系列作品不仅色彩过渡自然,与以往所见磨漆作品相比,题材、造型、画面叙事性上都是一种提升,并在敦煌壁画的写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再创作。
“蛋壳磨漆画从1963年由越南引进,上世纪80年代才真正被定义为纯艺术,而非工艺美术。漆画十分复杂,漆画中的白色容易发生氧化变色,因此不采用颜料绘制,而传统的工艺美术中白色采用贝壳绘制,但是贝壳的质地有彩色眩光,不适合表现写实作品,而采用鸡蛋壳,它既不氧化、不褪色,纯度又高。”牛耕表示。
艺术形式的选择和艺术内容的表达应当保持高度一致。“敦煌洞窟里的光线很暗,只能看到隐隐约约的佛像,而壁画如今也已十分斑驳,这一点和漆画很像,漆画并不适合表现太过明亮的调子,反倒十分合适表现浑厚、斑驳、沧桑的历史题材。这个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它的表达。敦煌壁画之美有一部分是残破之美,墙面发生裂变时会出现肌理层次,这和我作品里漆画蛋壳的裂纹形成了巧合。另外,在色彩上,敦煌壁画采用矿物颜料,包括使用金银色,漆画中也有共性。”牛耕的艺术作品从敦煌壁画着眼,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观念,将原本寺院和僧众供奉的神灵艺术化,浓缩转化成独具风格的个人艺术作品。
记者注意到,展览中很大一部分展出了艺术家的写生水墨作品,从作品中的青海湖鸟岛、阳光下身影斜长的僧人中,不难看出艺术家足迹遍及陕甘宁青,大漠、雪山、红海。“水墨作品是我今年游历青海所创作的,水墨对我而言,是放松的。这和创作漆画完全不同,漆画的创作过程十分严谨,需要用镊子在台灯底下,按平方厘米的进度一点一点地创作,而创作画水墨,心情是惬意的,是性情的表达。然而在学术价值方面,漆画的技术要求更高。”牛耕坦言。(汪承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