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释义(一)

2015-04-28 浏览次数:2554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释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人菩萨十千人俱。复有欲界诸天子色界诸天子及净居天子。并其眷属无量百千周匝围绕。供养恭敬听佛说法。】
   

 

 

 

 

 

 

佛于双树间将取涅盘,阿难请问于佛,佛灭后结集经典时,经首置何文字?佛言经首应置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些人在一起,说此经典。


此所谓证信序,以六种成就,成就此证信序。如是乃信成就,如是之法,信为佛所说。我闻乃闻成就,是阿难自称。意谓佛如是说,我如是闻,无有错误。

此所谓证信序,以六种成就,成就此证信序。如是乃信成就,如是之法,信为佛所说。我闻乃闻成就,是阿难自称。意谓佛如是说,我如是闻,无有错误。

此所谓证信序,以六种成就,成就此证信序。如是乃信成就,如是之法,信为佛所说。我闻乃闻成就,是阿难自称。意谓佛如是说,我如是闻,无有错误。

佛成道夜,阿难始生,何得闻佛四十九年所说经典?因为阿难因佛得闻持三昧 ,尽忆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如法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云,阿难闻佛授记已,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所以阿难能传佛法藏。世尊然灯,阿难传灯。
   

 

 

 

 

 

 

一时乃时成就,系佛说经之时。

 

 

 

 

佛乃说法之主,是主成就。或者有人疑云,此经乃文殊师利所说,何得称佛为说法之主?此有二意,一、法因佛弘,佛是法王法主。二、佛以二谛说法,无论菩萨说,弟子说,天说,化人说,只要不违二谛,都是佛说。

 

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乃说法之处,六成就中是处成就。其国本名憍萨罗,为别于南方之憍萨罗国,故以舍卫城名其国。新译作室罗伐城,译为丰德。佛世时波斯匿王居此。给孤独长者,购园建精舍供佛。其园原为祇陀太子所有,给孤独长者以黄金布地买之。然园中之树无法以金布之,仍属祇陀太子所有。于是太子随喜功德,以树供佛,故名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一千人菩萨十千人俱,乃众成就。比丘有三义,即乞士、破恶、怖魔。

乞士有二义,一、既出妻儿家,不事蓄积,理应乞食清净自活。二、为令众生舍悭贪,种福田行布施,故行乞食。

破恶者,比丘出家,破杀盗淫恶口妄语绮语两舌等七支恶。

怖魔亦有二义,一、比丘舍身命乞食清净自活,破七支恶自了生死,故令魔恐怖。

二、比丘出家,佛眷属增盛,魔眷属损减,故令魔恐怖。

 

「众」是僧众,亦名僧伽、僧祇、僧团。

 

菩提萨陲,简称曰菩萨。菩提译觉,萨陲译有情,所以菩萨译为觉有情。自既觉悟,复觉悟众生,名觉有情。自觉者上求佛道,觉悟其它有情者,是下化众生,故上求下化之人,名为菩萨。

 

欲界有六天,四王、忉利、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故称欲界诸天子。色界有十八天,梵众、梵辅、大梵、少光、无量光、光音、少净、无量净、遍净、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其中无想天系外道天,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五天,为净居天。如是等诸天子,皆来供养恭敬听佛说法。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有辩才善能开演。汝今应为菩萨大众宣扬妙法。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佛今令我说何等法。佛言 童子。汝今应说诸佛境界。】

 

 

 

 

 

称菩萨曰童子,因菩萨处佛因地,是法王之子,故称童子。佛令文殊宣说诸佛不思议境界。

 

 

 

 

 

【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佛境界者。非眼境界。非色境界。非耳境界。非声境界。非鼻境界。非香境界。非舌境界。非味境界。非身境界。非触境界。非意境界。非法境界。无如是等差别境界。是乃名为诸佛境界 。】

 

 

 

 

 

非声境界。非鼻境界。非香境界。非舌境界。非味境界。非身境界。非触境界。非意境界。非法境界。无如是等差别境界。是乃名为诸佛境界。世人所谓境界者,不外六根六尘。而佛境者,非六根六尘。何以故?因为根尘是生灭法,变坏法。而佛境界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故六根六尘非佛境界。同时眼鼻耳舌身意,各有差别相。色声香味触法,各有差别相。凡有差别相者,皆是虚妄法。何以故?以差别相者,依他起故。凡依他起者,皆虚妄法。而佛境界,是一真法界,于一真法界中,诸法性相常住,无如是等差别。故无如是等差别境界,乃名诸佛境界。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有欲入于佛境界者。以无所入而为方便乃能悟入 。】

 

 

 

 

 

何故以无所入为方便,乃能悟入佛境界?因为一真法界,犹若虚空。若谓其有,却无形无相。若有形相,何名虚空?若谓其无,却是横遍竖穷。若谓其无,请问何处不是虚空。在此种情形下,虚空无所入,亦无所出。若谓入虚空者,当是以虚空入虚空也。佛境界亦复如是,以无差别故,以无能所故,一真法界不入一真法界,佛境界不入佛境界。故以无所入为方便,而悟入佛境界。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于何等境界而得菩提。佛言童子。我于空境界得菩提诸见平等故。无相境界得菩提。诸相平等故。无愿境界得菩提。三界平等故。无作境界得菩提。诸行平等故。童子。我于无生无起无为境界得菩提。一切有为平等故。】

 

 

 

 

 

我于空境界得菩提。诸见平等故。无相境界得菩提。诸相平等故。无愿境界得菩提。三界平等故。无作境界得菩提。诸行平等故。童子。我于无生无起无为境界得菩提。一切有为平等故。尔时文殊菩萨请问佛言,如来于何等境界而得菩提?换句话说,如来于何等境界成正等正觉?佛言我于空境界得菩提,诸见平等故。因为一真法界无有分别,无能见所见。于一真法界中,虽有知见,而心无所住,以心无所住故,所以是空境界,诸见平等。如此诸法空性,即名菩提,是以佛于空境界得菩提。于无相境界得菩提,诸相平等故。一真法界无有分别,无形无相。既无形相,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是佛境界。诸相平等,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即名菩提。以无住心契无相法,即证菩提。故佛于无相境界证菩提。无愿境界得菩提,三界平等故。愿者愿求也,取着也,无愿则无愿求无取着。何以故?三界平等故。三界平等者,三界无界,等同空花。于中不可愿求,不可取着。三界无界,即是一真法界,即是菩提性,故佛于无愿境界得菩提。无作境界得菩提,诸行平等故。一真法界无有分别,清净寂静平等不动,无有造作行。清净寂静平等不动,即是菩提,故佛于无作境界得菩提。我于无生无起无为境界得菩提,一切有为平等故。无起即是无生,无生法忍亦名无起法忍。无为即无生,所谓有为,有生住灭三相,无有生住灭三相,假名无为。诸有为法,缘成无性,如幻如化,故无生无起无为。诸法以无性为性,无性能随缘,随缘成万法,万法缘成皆无性。是以一切有为法皆无性,皆如梦幻泡影,故说一切有为平等。无性即是无上佛菩提,故佛于无生无起无为境界得菩提。

 

 

 

 

 

 

 

 

 

 

 

 

 

 

【时文殊师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无为者是何境界。佛言。童子。无为者非思量境界。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非思量境界者是佛境界。何以故。非思量境界中无有文字。无文字故。无所辩说。无所辩说故。绝诸言论。绝诸言论者。是佛境界也。】

 

 

 

 

 

文殊菩萨问佛,无为是何境界?如果具足说,应是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是何境界?佛答言,空乃至无为,是非思量境界。文殊菩萨答言,非思量境界,即是佛境界。非思量境界,离心缘相;无有文字,离文字相;无所辩说绝诸言论,则离言语相。离心缘相文字相言语相,即是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境界,这便是佛境界也。

 

 

 

 

 

【尔时世尊问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诸佛境界当于何求。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诸佛境界。当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所以者何。若正了知众生烦恼。即是诸佛境界故。此正了知众生烦恼。是佛境界。非是一切声闻辟支佛所行之处。】

 

 

 

 

 

尔时世尊问文殊菩萨言,诸佛境界当于何求?意即空境界、无相境界、无愿境界、无作境界、无生无起无为境界,乃至一真法界,当于何求?文殊菩萨答言,当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因为一切众生烦恼,是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无有分别,无所有不可得。所以当体即是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当体即是一真法界。所以若正了知一切众生烦恼无性无分别无所有,即是无上菩提,即是诸佛境界也。所谓烦恼无性即菩提,菩提任缘成烦恼。这种境界,非是一切声闻辟支佛所行境界,以一切声闻辟支佛,偏空滞寂有住有着故。声闻辟支佛人,行于无常苦空。而佛境界彻达毕竟空,于毕竟空中,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无性,一切法如如,一切法无碍,一切法平等,一切法究竟寂灭。故非声闻辟支佛所行处。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若佛境界即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者。诸佛境界有去来乎。文殊师利菩萨言。不也世尊。诸佛境界无来无去。】

 

 

 

 

 

世尊语文殊菩萨言,一切众生烦恼是生灭法,生灭法有来有去。如果佛境界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那么诸佛境界亦有生灭来去吗?文殊菩萨答言,诸佛境界无有生灭来去。因为一真法界为诸佛境界,一真法界无有分别,无有分别则不可得,不可得则是无性。若法无性,是无有其法。以法无所有故,所以无有生灭来去。空即无性,故空无生灭来去;无相即无性,故无相无生灭来去;无愿即无性,故无愿无生灭来去;无作即无性,故无作即无生灭来去;无生无起无为即无性,故无生无起无为无有来去。是知诸佛境界,无有来去。

 

 

 

 

 

 

 

 

 

【佛言童子。若诸佛境界无来无去者。云何而言若正了知众生烦恼。即是诸佛境界耶。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如诸佛境界无来无去。诸烦恼自性亦复如是无来无去。】

 

 

 

 

 

 

 

世尊问言,若诸佛境界无来无去,如何言正了知众生烦恼,即是诸佛境界呢?众生烦恼,岂非生死来去吗?文殊菩萨答言,若正了知烦恼自性,亦复无来无去呀。文殊菩萨何故如是答?原来烦恼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如幻如化即无自性。所以一切众生烦恼,即是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是故亦无来无去。所以说烦恼即菩提,因为烦恼无性即菩提故。

 

 

 

【佛言童子。何者是诸烦恼自性。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佛境界自性。即是诸烦恼自性。世尊。若佛境界自性。异诸烦恼自性者。如来则非平等正觉。以不异故。于一切法平等正觉说名如来。】

 

 

 

 

 

 

 

佛问文殊言,何为诸烦恼自性?文殊菩萨答言,佛境界自性,即是烦恼自性。佛境界自性者,无性也。诸烦恼自性,亦无性也。故佛境界自性,即烦恼自性。无性即无分别,无分别则不二不异平等如如。平等如如,即一真法界性。如果佛境界自性异于烦恼自性,则有二有别非平等如如。若非平等如如,则不名佛证平等正觉。佛证平等正觉者,即证诸法如义也。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能了知如来所住平等法不。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何者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贪嗔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

 

 

 

 

 

 

 

世尊复问文殊菩萨言,汝能了知如来所住平等法吗?文殊菩萨言,我已了知。佛所住平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云无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定法者,法无自性也。无性能随缘,随缘成万法。万法任缘成,悉归于无性。无性随缘成万法者,一生万法也。一生万法者,实相诸法也。万法任缘悉无性者,万法归一也。万法归一者,诸法实相也。此法甚深,唯佛与佛方能究尽。文殊师利系佛再来,故对于此法已经了知。佛复问言,何者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菩萨言,一切凡夫起贪嗔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我们已经知道,如来所住平等法,是无上菩提。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何以说一切凡夫起贪嗔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昵?因为一切凡夫所起贪嗔痴,皆因缘所生法。因缘生法,便无自性。凡夫三毒烦恼既由无性随缘起,故凡夫起贪嗔痴处,即是如来所住平等法界。

 

 

 

 

 

 

 

【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贪嗔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于空无相无愿法中起贪嗔痴。是故一切凡夫起贪嗔痴处。即是如来所住平等法。】

 

 

 

 

 

 

 

佛问言,何故一切凡夫起贪嗔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菩萨答言,佛所住平等法,系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而一切凡夫即于空无相无愿法中,起贪嗔痴也。因为空无相无愿等,即是无自性。无性能随缘,故于其中起贪嗔痴也。

 

 

 

 

 

 

 

 

 

 

 

 

 

【佛言童子。空岂是有法而言于中有贪嗔痴。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是有。是故贪嗔痴亦是有。】

 

 

 

 

 

佛言如此说来,空岂不是有法了吗?因为空是有法,于中方有贪嗔痴故。若空是无,于无中焉有贪嗔痴?文殊菩萨言,世尊!空是有法,贪嗔痴亦是有法。文殊菩萨为何如此作答?因为无性是谓空,而空非是断灭。如果有外为空,那便是断灭空。今无性为空,空无性故,则不碍有。有无性故,则不碍空。空不碍有,全空为有,有不碍空,全有即空。全空即有,非有外空,是谓真空。如果有外空,便是断灭空,是谓邪空。全有即空,非空外有,是谓妙有。如果空外有,便是定性有,是谓常边有。有是缘起,空是性空。缘起无性,当体即是性空。性空随缘,当体便是缘起。故性空不异缘起,缘起不异性空,性空即是缘起,缘起即是性空。是故空不异有,有不异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全空之有,有是幻有。幻有非实,非实即空,故空即全有之空。所以文殊菩萨言,空即是有,贪嗔痴亦是有。

 

 

 

 

 

【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贪嗔痴复云何有。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以言说故有。贪嗔痴。亦以言说故有。如佛说比丘。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此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则于生起作为诸行之法。应无出离。以有故言出离耳。此亦如是。若无有空。则于贪嗔痴无有出离。以有空故说离贪等诸烦恼耳。】

 

 

 

 

 

佛问文殊菩萨,空为何是有?贪嗔痴为何是有?文殊菩萨答言,空以言语相文字相故有,贪嗔痴以言语相文字相故有。一切法性,本来空寂,不可知不可见不可分别。以言语相文字相故,始可知可见可分别,言语相文字相即是有,故空以言语相文字相而有。然言语文字相是幻有,幻有者其性本空。故性空无以见,以幻有而见。幻有不自立,以性空而立。此即理不自见,以事而见其理。事不自成,因理而成其事。如佛说比丘,是举例作证。例如佛曾语诸比丘言,凡是一切行法,皆是无常,故佛说诸行无常。而佛告诸比丘,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常非无常,故无生无起无作无为不是行法。换句话说,生、起、作、为,皆当远离。如此说来,无生无起无作无为,岂非有法吗?因为有无生,佛始教比丘离乎生法,而证无生法;因为有无起无作无为,佛始教比丘离乎有起有作有为,证无起无作无为。若无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则于生起作为诸法,不应出离。以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乃言出离生起作为,证无生无起无作无为也。是知无生无起无作无为,以名字而有。若不借假名,佛何以教化比丘?此空与贪嗔痴亦复如是,空贪嗔痴,名出离诸烦恼也。故以有空故,说出离贪嗔痴诸烦恼。

 

 

 

 

 

 

 

 

 

【佛言童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莫不皆住于空之中。】

 

 

 

 

 

佛即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贪嗔痴等乃至一切法,莫不皆住于空中。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者,诸法也。一切法皆归毕竟空者,诸法实相也。

 

 

 

 

 

【文殊师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修行者离贪嗔等而求于空。当知是人未善修行不得名为修行之者。何以故。贪嗔痴等一切烦恼性即空故。】

 

 

 

 

 

文殊菩萨进一步白佛言,虽然如此,若修行者,离乎贪嗔痴而求于空,是人则是有所得心,未名善修行者。何以故?因为贪嗔痴一切烦恼,体皆虚妄,如幻非实即是空寂。无法缠缚,亦无法可离。既云性空,即是不可得,既不可得,云何可求?故起心离贪嗔痴,是有所得心,起心求空,亦是有所得心。以有所得心而求,决定不得佛法。故古德云,无人缚汝,不用求解。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于贪嗔痴。为已出离为未离乎。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贪嗔痴性即是平等。我常住于如是平等。是故我于贪嗔痴。非已出离亦非未离。】

 

 

 

 

 

世尊问文殊菩萨言,汝于贪嗔痴为已出离,为未出离?文殊菩萨答言,贪嗔痴性即是平等,故我于贪嗔痴,非已出离,亦非未出离。云何贪嗔痴性平等?贪嗔痴性无性,故平等;其性本空,故平等;无所有故平等,不可得故平等,无分别故平等。何故贪嗔痴性无所有,不可得,无分别?以贪嗔痴体即虚妄,无性为性故。以贪嗔痴性,无性、空、无所有、不可得、无分别故,所以出离未出离,均不可得。

 

 

 

 

 

【世尊。若有沙门婆罗门。自见离贪嗔痴。见他有贪嗔痴。即是二见。何谓二见。谓断见常见。所以者何。若见自身离贪嗔痴即是断见若见他身有贪嗔痴即是常见。】

 

 

 

 

 

以贪嗔痴不可得故,若有沙门婆罗门,自见离贪嗔痴,或见他人有贪嗔痴,便是二见。因为二见,便是于毕竟空中,生有所得心也。无论佛道或外道,凡出家者皆称沙门。婆罗门系印度四姓之一,奉事大梵天,修净行者。何谓二见?谓断见常见。总之,于有外执空,便是断见。于空外执有,便是常见。当知空非有外空,有无性当体即空。有非空外有,空随缘当体即有。以性空方能随缘,法随缘成即是有。以随缘便无自性,法无自性便是空。故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若自见离贪嗔痴,便是于有外求空,故成断见,若见他人有贪嗔痴,便是于空外取有,故成常见。若见有不异空,空不异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于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无所住,则离二边不住于中,是之谓无上菩提。

 

 

 

 

 

 

 

 

 

【世尊。如是之人非为正住。夫正住者。不应于己见胜谓他为劣故。】

 

 

 

 

世尊?如是之人,非为正住。正住者,无所住也。故谓己见胜,谓他为劣,是心有所住,非正住也。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若如是者。住于何所名为正住。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夫正住者无有所住。住无所住。是乃名为正住之耳。】

 

世尊问言,住于何所,名为正住?文殊菩萨言,无所住是名正住。

 

 

 

 

【佛言童子。岂不以住于正道为正住耶。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若住正道则住有为。若住有为则不住于平等法性。何以故。有为法有生灭故。】

 

 

 

 

佛问言,难道不以住于正道,为正住吗?文殊菩萨答言,世尊!若住于正道,则是有所住,有所住则住于有为。有为法有生住灭三相,有生住灭三相则非平等。若非平等,则非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故不应有所住于正道也。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无为是数法不。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无为者非是数法。世尊。若无为法堕于数者。则是有为非无为也。】

 

 

 

 

世尊问言,无为是数法不?色法心法等有为法,名数法。故数法是生灭法,有数量法。如果广说,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有为法数量法,皆为数法。佛问无为是不是数法呢?文殊菩萨答言,无为非是数法。若无为堕于数者,则是有为,非是无为了。

 

 

 

 

【佛言童子。一切圣人得无为法不有数耶。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非诸圣人证于数法。已得出离诸数法故。】

 

 

 

 

 

 

 

 

 

佛问言,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岂不是有数吗?文殊菩萨答言,非是诸圣人证于数法,而是诸圣人已得出离有为,出离数法,而其出离的程度深浅不同,故说一切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为成就圣法。为成就非圣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我不成就圣法。亦不成就非圣法。世尊。如有化人。为成就圣法。为成就非圣法。佛言童子。化人不可言成就圣法。亦不可言成就非圣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佛岂不说一切诸法皆如幻化。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我亦如是。云何可言成就圣法成就非圣法。】

 

 

 

 

 

 

 

 

 

世尊复问文殊菩萨言,汝是成就圣法?还是成就非圣法呢?文殊菩萨言,我不成就圣法,亦不成就非圣法。因为一切诸法,无非因缘所生,因缘生法,其性空寂,其相如幻如化。因缘生法,皆系幻有徒具假名。例如国家,国家系土地人民主权等因缘而有,当知国家不过是抽象假名,无有实体。家庭系亲缘眷属所成。当知家庭只是一假名。如果家庭有实体者,应该离开亲缘眷属等成员,还有家庭。人系五阴──色受想行识诸因缘所成,当知「人」只是假名。五阴亦非自性有,亦是因缘有,故经云五阴皆空。其性既空,当知亦是假名。世间法亦复如是,例如原子系电子所构成,当知原子无实体,只是假名而已……所以小至原子,乃至无量小,大至天体,乃至无量大,一切诸法,无非因缘生,无碍无形无相。无无非是空,无非是假名。假名则无实,无实则无所有不可得无住住无碍无形无相,则横遍竖穷。若谓其有,何处定是?若谓其无,何处不是?世人不知,名之为宇宙。其实谓为宇宙,当有分别,当有起止生灭,来去变化。而此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虽毕竟空寂,而万法森罗,虽万法森罗,而毕竟空寂。犹一水含万波,万波入一水。一虚空现十方虚空,十方虚空尽入一虚空。一真法界现十法界,十法界尽归一真法界。如此之法,于佛法中有多名,而其名皆假。或名法界,或名实相,或名中道,或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如、第一义空、究竟涅盘、佛,乃至众生。何故亦名众生?因为众生亦因缘生法,亦是空,亦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即中论所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也!于此法中,一切诸法皆如幻化,故文殊菩萨言,我不成就圣法,亦不成就非圣法。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若如是者。汝何所得。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我得如来平等无自性境界。】

 

 

 

 

平等者,无有分别无能无所。无能无所,即是无所得,故平等法即是无所得。法无自性,即是无所有,无所有即是无所得。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即是平等无自性境界,如此境界即是无所得。是知无所得是佛法,有所得即外道法。文殊菩萨所谓得如来平等无自性境界者,即无所得也。

 

 

 

 

【佛言童子。汝得佛境界耶。文殊师利菩萨言。若世尊于佛境界有所得者。我亦得于诸佛境界。】

 

 

 

 

佛言,汝得佛境界吗?文殊菩萨言,如果世尊于佛境界有所得者,我亦得于佛境界。事实上佛于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境界,无住为住,住于无住。无得为得,得于无得。无住无得,是实智照真谛。无住为住,无得为得,是权智照俗谛。俗谛是依他起法,法依他起,便无自性,无自性法体即虚妄。凡夫执虚妄为实有,便成遍计执。佛如实知依他起法无自性,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即无自性,于是依他起当体即是圆成实。故权照俗时,当下即是实照真也。佛证此法,文殊菩萨亦证此法,故菩萨言若世尊于佛境界有所得者,我亦得于诸佛境界。

【时长老须菩提。问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如来不得佛境界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汝为得声闻境界不。须菩提言。大士。圣心解脱无有境界。是故我今无境界可得。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佛亦如是。其心解脱无有境界。云何而谓有所得乎。】

 

 

 

 

长老须菩提言,大士!佛不得佛境界吗?大士是菩萨的异名。文殊菩萨以问为答曰,大德!汝得声闻境界否?声闻境界,亦是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不过声闻人于无为法中,沉空滞寂而已。故大般涅盘经,谓声闻人不见佛性。云何圣心解脱无有境界?放下有所得心,即是圣心解脱无有境界也。何以故?因为一切法毕竟空,一切法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云何可得?当知凡有所得,其心即被法缚矣。故文殊菩萨言,佛亦如是,其心解脱无有境界,云何而谓有所得乎?

 

 

 

 

 

 

 

 

 

【须菩提言。大士。汝今说法。可不将护初学心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今问汝。随汝意答。如有良医欲治人病。为将护病人心故。不与辛酸咸苦应病之药。能令其人病得除差至安乐不。答言不也。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此亦如是。若说法师。为将护初学心故。隐甚深法而不为说。随其意欲演cū同“”)浅义。能令学者出生死苦至涅盘乐。无有是处。】

 

 

 

 

 

须菩提言,大士!你宣说如此高深的法,难道不将护初学之心吗?我们要知道,将护初学心者,绝不可顺其邪念心而歪曲正法。而是要以正法化导,对治其邪念心。文殊菩萨举譬喻言,譬如医师医病,不能只为将护病人之心,而不与辛酸咸苦之药。度化初学亦复如是,若说法师只为将护初学之心,隐甚深正法而不为说,只随初学之意欲说些粗浅义,是不能令学者出生死苦至涅盘乐的。

 

 

 

 

【说是法时。众中有五百比丘僧。诸漏永尽心得解脱。八百诸天子。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复有七百诸天子。闻其辩才深生信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文殊师利说是法时,五百比丘诸漏永尽心得解脱。诸漏者,系欲漏有漏无明漏。欲漏者,欲界之烦恼。有漏者,色界无色界之烦恼。无明漏者,三界内之无明。此三种漏,总在三界内。此五百比丘,见思惑已断,三漏永尽。心得解脱,是断尽烦恼障。若以五住地烦恼言,四住地烦恼断,则心得解脱。四住地烦恼者,即见一处住地(见惑)、欲爱住地(欲界思惑)、色爱住地(色界思惑)、有爱住地(无色界思惑)。所以四住地烦恼即见思惑,四住烦恼断,名断烦恼障。若无明住地断,则五住全断成佛。四住烦恼断,见思惑断,烦恼障断,心得解脱,则出三界得涅盘。无明住地烦恼断,名慧解脱,断所知障则证菩提。佛五住齐断,则证无上菩提,究竟涅盘。此五百比丘诸漏已尽,见思烦恼已断,心得解脱,已出三界,已证无漏,已得涅盘。此是四果阿罗汉也。八百诸天子,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初果人于四住烦恼中,见一处住地顿破,见惑顿除。永离三途恶障,不失人天之报,故曰远尘离垢。见一切法清净,故曰法眼净。此人已证初果,最多七番生死,即可永离欲界。七百诸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是大乘根机,发无上菩提心修无上佛道。论其位次,应在初住,以登初住名发心住。

 

 

 

 

 

 

 

 

 

【尔时须菩提复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汝颇亦于声闻乘。而生信解。又以此乘法度众生不。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于一切乘皆生信解。大德。我信解声闻乘。亦信解辟支佛乘。亦信解三藐三佛陀乘。】

 

 

 

 

 

 

 

 

 

须菩提复白文殊菩萨言,汝于声闻乘亦生信解吗?亦以声闻乘法度众生否?文殊菩萨答言,我于一切乘皆生信解。我信解声闻乘,亦信解辟支佛乘,亦信解三藐三佛陀乘。三藐三佛陀,亦作三藐三菩提。译作正遍知或等正觉。不过三藐三佛陀是约人言,三藐三菩提是约法言。三藐三佛陀乘者,一佛乘也。文殊菩萨是一乘人,何故言信解一切乘呢?因为一乘者,一切乘皆归一乘。非是于一切乘外,另有一乘。此法只是一出一入而已。若论其出,则一乘出一切乘。若论其入,则一切乘皆入一乘。一真法界,法尔如是。如果一乘外有一切乘,一切乘外另有一乘,何得谓一真法界?当知于一真法界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诸法实相,实相诸法。法本不二,所谓一乘,或一切乘者,唯是心造耳。一即一切,无分别而分别,一生万法也。一切即一,分别而无分别,万法归一也。是故文殊菩萨言,我于一切乘皆生信解。

【须菩提言。大士。汝为是声闻。为是辟支佛。为是三藐三佛陀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虽是声闻。然不从他闻。虽是辟支佛。而不舍大悲及无所畏。虽已成正等觉。而于一切所应作事未尝休息。】

 

 

 

 

 

 

 

 

 

须菩提问言,汝是声闻?是辟支佛?抑是佛?经云若有定法,即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此问,即落入定法矣,是声闻乘见也。我们说过,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是无分别而分别,无分别而分别是理不碍事。一切即一是分别而无分别,分别而无分别是事不碍理。如是互摄互入,圆融无碍,重重无尽,则是事事无碍。这种圆融无碍重重无尽,便是一真法界。虽是声闻,然是自性所显,故曰不从他闻,此是事不碍理也。虽是辟支佛,而不舍大悲度化众生,入生死而无所畏,是理不碍事也。虽成正等觉,而于一切所应作事,未尝休息,是事事无碍,互摄互入重重无尽也。

 

 

 

 

 

 

 

 

 

【须菩提又问言。大士。汝云何是声闻。答曰。我恒为一切众生说未闻法。是故我为声闻。】

 

 

 

 

 

 

 

 

 

须菩提问,汝云何是声闻?所谓声闻者,师以音声说法,弟信受听闻。师弟缘合,无乖于法,谓之声闻。故文殊菩萨言,我恒为一切众生说未闻法,是故我为声闻。

 

 

 

 

 

 

 

 

 

【又问言。汝云何是辟支佛。答曰。我能了知一切诸法皆从缘起。是故我为辟支佛。】
   

 

 

 

 

 

 

 

 

 

须菩提问,汝云何是辟支佛?辟支佛者,重于义理。一切诸法皆从缘起,其理性皆空。不过辟支佛会理沉空而菩萨行空不证,如此差别而已。以菩萨亦行空理故,所以文殊菩萨言,我为辟支佛。

【又问言。汝云何是三藐三佛陀。答曰。我常恒觉一切诸法体相平等。是故我为三藐三佛陀。】

 

 

 

 

 

须菩提又问,汝云何是三藐三佛陀?文殊菩萨答言,我常恒觉知一切诸法,体性和事相平等一切诸法,性不碍相,相不碍性,性相圆融,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无决定体相,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无所有不可得,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相即无相,如万波之同一水,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互摄互入无有障碍,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无有高下,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一法界故,无增无减,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曰性相平等。如是平等,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文殊菩萨言,我常 恒觉知一切诸法,如此体相平等,同佛知见,故我为三藐三佛陀。

 

 

 

 

 

【尔时须菩提又问言。大士。汝决定住于何地。为住声闻地。为住辟支佛地为住佛地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汝应知我决定住于一切诸地。】

 

 

 

 

 

尔时须菩提复问言,汝决定住于何地?文殊菩萨言,我决定住于一切诸地。因为一切法无非佛法,佛地随缘现一切地,一切地无性同一佛地。佛地是一,众生以惑业因缘,现有一切地。一切地虚妄现而无自性,故同一佛地。以如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众生未成佛时本是佛,已成佛后还是佛。既然众生本来是佛,何故成为众生?以惑业因缘,迷失本来,妄为众生耳。以如是因缘,文殊菩萨言,我决定住于一切诸地。

 

 

 

【须菩提言。大士。汝可亦决定住凡夫地耶。答曰如是。何以故。一切诸 法及以众生。其性即是决定正位。我常住此正位。是故我言决定住于凡夫地也。】

 

 

 

 

 

须菩提问言,汝既住于一切诸地,难道汝亦住于凡夫地吗?文殊菩萨答言如是!因为凡夫地其性即是决定正位故。

 

 

 

 

一切法及以众生,皆是缘起无性,体本虚妄。虚妄无性,即是决定正性。何以故?因为无性即是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而空无相无愿等,即是诸法正性。故文殊菩萨言,一切诸法及以众生,其性即是决定正位,我常住此正位,是故我言住于凡夫地也。

 

 

 

 

 

【须菩提。又问言。若一切法及以众生。即是决定正位者。云何建立诸地差别。而言此是凡夫地。此是声闻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佛地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譬如世间以言说故。于虚空中建立十方。所谓此是东方。此是南方。乃至此是上方。此是下方。虽虚空无差别。而诸方有如是。如是种种差别。此亦如是。如来于一切()法决定正位中。以善方便立于诸地。所谓此是凡夫地。此是声闻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菩萨地。此是佛地。虽正位无差别。而诸地有别耳。】

 

 

 

 

 

须菩提复问言,若一切法及以众生,即是决定正位,于此决定正位中,云何建立诸地差别呢?当知诸法无性即是正位,而无性能随缘,随缘而有诸地差别也。譬如虚空是一而无分别,然世间人以心量言说,建立十方虚空。谓此是东方虚空,此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方虚空。虽立十方虚空,而不碍虚空是一。虽然虚空是一,而不碍立十方虚空。一不碍多,是理借事显。多不碍一,是事因理成。理事圆融,一切无碍。佛以无碍智,于一说无量,于无量说一。于一说无量,是实智出方便智。于无量说一,是方便智合于实智。所以佛于一切法决定正位中,以善权方便故,立诸地差别。谓此凡夫地,声闻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乃至佛地。这种道理,即是性空缘起,缘起性空,无分别而分别,分别而无分别也。

 

 

 

 

【尔时须菩提。复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汝已入正位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虽已入亦复非入。】

 

 

 

 

 

须菩提复白文殊菩萨言,大士!汝已入正位了吗?文殊菩萨答言,我虽已入正位,亦复非入。菩萨与声闻不同,声闻乘人,既入无漏,急取涅盘,不敢再入生死。菩萨行空不证,虽入无漏,而不取涅盘。大悲心切,为度众生故,还入生死。犹如船师,虽登彼岸,为渡人故,还来此岸,往返不停,无有休息。

 

 

 

 

 

【须菩提言。大士。云何已入而非入乎。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应知。此是菩萨智慧善巧。我今为汝说一譬喻。诸有智人以譬喻得解。大德。如有射师其艺超绝。惟有一子特钟心爱。其人复有极重怨雠。耳不欲闻眼不欲睹。或时其子出外游行。在于远处路侧而立。父遥见之。谓是其怨执弓持箭控弦而射。箭既发已方知是子。其人巧捷疾走追箭。箭未至间还复收得。言射师者喻菩萨也。一子者喻众生也。怨家者喻烦恼也。言箭者。此则喻于圣智慧也。大德当知。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无生正位大悲善巧故。故不于实际作证。而住声闻辟支佛地。誓将化度一切众生至佛地矣。】

 

 

 

 

 

须菩提言,大士!云何已入而非入呢?文殊菩萨言,此是菩萨智慧善巧,非是声闻人所能知者。接着举譬喻说明。譬如射师,射师者,譬如菩萨。唯有一子,一子者众生也。菩萨视众生,爱如独子,悲心至切。复有极重怨仇,菩萨视烦恼贼如怨家也。耳不欲闻,目不欲见者,六根远离烦恼不染烦恼也。或时其子出外游行,在于远处路侧而立者,六道生死为佛法边外,故曰出外。生死路遥曰远处。不行八正道曰路侧。身心不得安隐,譬如立而无座。其父遥见谓是怨仇者,众生染于烦恼,以染烦恼故,名为众生。声闻乘人,畏于生死烦恼,而舍众生。菩萨不尔,愍念众生而欲救拔之。执弓持箭控弦而射者,譬喻菩萨具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犹若金刚,能破烦恼贼也。箭既发已,是譬喻烦恼障已破。方知是子,譬喻愍念众生,大悲心切,欲救众生而不舍也。箭未至间,还复收得者,菩萨为愍念众生故,不断烦恼障也。入生死救拔也。

 

 

 

 

此是菩萨与声闻乘不同之处,声闻乘人,断烦恼障后,厌苦情深,舍众生而不顾,急取涅盘。不来三界,不入生死,此是小乘。菩萨不尔,菩萨大悲心切愍念众生,思欲度脱。故不断烦恼障,所谓留惑润生。留惑润生者,于烦恼中,留爱之一念,润生三界。若不如此,菩萨当与二乘无异也。待至金刚喻定以后,所知障与烦恼障,一时顿断。二障断,二我空,二死了,法身圆显。再由法起报,由报起化,倒驾慈航,化现十方,普度一切。此是菩萨智慧善巧,二乘所不能也。

 

 

 

 

文殊菩萨言,大德当知,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妙智慧观一切,虽入无生正位,然以大悲善巧故,不于涅盘作证。实际者,涅盘也。而示现声闻辟支佛身,誓将化度一切众生成佛也。

 

 

 

 

 

 

 

 

 

【尔时须菩提。又问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何等菩萨能行此行。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若菩萨。示行于世而不为世法所染。现同世间不于诸法起见。虽为断一切众生烦恼。勤行精进而入于法界不见尽相。虽不住有为亦不得无为虽处生死如游园观。本愿未满故。不求速证无上涅盘。虽深知无我而恒化众生。虽观诸法自性。犹如虚空。而勤修功德净佛国土。虽入于法界见法平等。而为庄严佛身口意业故不舍精进。若诸菩萨。具如是行乃能行耳。】

 

 

 

 

 

须菩提又问,何等菩萨能行此行?当知得无生法忍菩萨方能行此行也,得无生法忍菩萨,智慧圆明,权实无碍。于一切法无性能随缘,随缘不失性,虽证寂灭而不住涅盘,虽入生死而不滞生死。菩萨示行于世,是无性随缘,示现行于世间也。不为世法所染,是随缘不失性 也。无性(即无生)随缘现同世间,然不于世间诸法起执着见。此是随缘而不染也。虽为断一切众生烦恼勤行精进入于法界,而不见尽相。菩萨心无所住度尽一切众生而无众生相也。四无量心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总说即无性能随缘,随缘不失性也。虽不住有为,亦不得无为。无为非是有法,若有无为可得,则此无为应是有为。只为对有为法,假立无为名而已。今有为既是虚妄,则无为何有?当知无性能随缘,则离无为,随缘不失性,则离有为。故菩萨不住有为,亦不得无为。虽处生死,如游园观。菩萨如实知生死如幻,故虽处生死如游园观。其本愿誓度一切众生,故本愿未满,不求速证无上菩提。当知众生者,佛之法身也。何以故?所谓众生者,五阴也。鸠摩罗什大师,译五阴为五众。心经云五阴皆空,五阴空则不生不灭,故五阴空即佛法身也。虽深知无我,是达无性也。而恒化众生,是遍随缘也。菩萨以此起波罗蜜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缘不变,深知无我也。不变随缘,恒化众生也。

 

 

 

 

 

虽观诸法自性犹如虚空,而勤修功德净佛国土。诸法自性无性,故犹如虚空。而随缘勤修功德,净佛国土。自不为粗业谓之功,教他不为粗业谓之德。自不为粗业,复令他不为粗业,谓之净佛国土。

 

 

 

 

 

虽入于法界,见法平等,而为庄严佛身口意业故,不舍精进。法界有十,为佛法界,及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鬼、畜生、地狱。除佛法界,大菩萨入九法界度众生,而如实知九法界同是一真法界。虽如实知一真法界,为度众生故,不舍精进。庄严佛身口意业,即是度众生也。佛以相好光明度众生,是庄严身业。佛说法度众生,是庄严口业。佛以神通变化度众生,是庄严意业。若诸菩萨具如是行,乃能行耳。

 

 

 

 

 

 

 

 

 

【尔时须菩提复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汝今说此菩萨所行。非诸世间所能信受。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今为欲令诸众生永出世间。说诸菩萨了达世法出离之行。】

 

 

 

 

 

须菩提言,大士!汝今说菩萨所行,系得无生法忍菩萨所行,非是其余一般世间所能信受者。须菩提的意思是说,一切世间只能信受世间法,无法信受波罗蜜法。文殊菩萨答言,我本不欲令诸世间,信受世间法。而是令诸世间出离世间,修波罗蜜行。故为说诸菩萨了达世间无常法,而令众生出离虚妄生死,登究竟彼岸也。

 

 

 

 

 

【须菩提言。大士。何者是世法。云何名出离。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世间法者所谓五蕴。其五者何。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如是诸蕴。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

 

 

 

 

 

须菩提问言,何者是世间法?云何为出离?文殊菩萨答言,世间法者,所谓五蕴。文殊菩萨先说明何为五蕴,然后再说云何出离。有三种世间,所谓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蕴世间。众生是世间正报相,国土是世间依报相,五蕴是世间依正二报的根本。故说五蕴,即是说一切世间法。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蕴是蕴聚义,谓此五法皆系多缘蕴聚所成。质碍名色,领纳称受,取相名想,造作名行,了别名识。此五法既是众缘和合而有,故体即虚妄。以虚妄故,现无常相。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皆无常相也。

 

 

 

 

 

【是故此中无有世间,亦无诸蕴及以如是言说名字。若得是解心则不散。心若不散则不染世法。若不染世法即是出离世间法也。复次大德。五蕴诸法。其性本空。性空则无二。无二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所取着。无所取著者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以下说明云何出离。既然五蕴虚妄,于虚妄中无有世间,亦无诸蕴,其名字皆假立。若了解世间本空,无所有不可得,则心绝攀缘。心绝攀缘则不散驰,心不散驰,则不染世法。不染世法,名为出离世法也。再者,五蕴本空,性空则无二无分别,无二无分别则无我及我所,无我我所,则不以我取着我所。无所取着,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复次大德。五蕴法者。以因缘有。因缘有故则无有力。无力则无主。无主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受取。无受取则无执竞。无执竞则无诤论。无诤论者是沙门法。沙门法者知一切法。如空中响。若能了知一切诸法如空中响。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再者,五蕴系因缘有,因缘有则无有力──无力者无自性也──无自性则无主,无主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受者,无受者则无执着争竞,无执竞则无诤论,无诤论是沙门法。沙门法者,如空中响。空中响犹登山高呼,则有回响,此响虚妄不实。若知一切法虚妄不实如空中响者,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复次大德。此五蕴法同于法界。法界者则是非界。非界中。无眼界无色界无眼识界。无耳界无声界无耳识界。无鼻界无香界无鼻识界。无舌界无味界无舌识界。无身界无触界无身识界。无意界无法界无意识界。此中亦无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虚空界识界。亦无欲界色界无色界。亦无有为界无为界。我人众生寿者等。如是一切皆无所有。定不可得。若能入是平等深义。与无所入而共相应。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五蕴法同于法界,而法界非界。非界者,无界也。大般若经五七四,曼殊师利分云,一切法空,说为法界,即此法界,说为菩提。法界菩提,俱离性相,由斯故说一切法空。五蕴皆空,空无有界,故曰无界。兹举例说明,犹东方虚空,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同一虚空,而虚空无分四方四维上下,故曰法界者则是非界。五蕴性空,亦复如是。

 

 

 

 

 

五蕴法同于法界者,诸法无相也,以法界无界故。犹万波同于一水。诸法无相者,诸法实相也。以无相法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即是实相。于实相中,诸法无界无分别,犹万波一水,水无分别也。是故无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法界无意识界;无地水火风空识界;无欲界无色界无无色界;无有为界与无为界;无我人众生寿者界等。如是一切界皆无所有不可得,是为平等义。能入是平等义者,即无所入,故曰与无所入而共相应。这便是出离世间法也。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