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诸经巡礼--阿含藏 二

2017-03-29 浏览次数:9426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6.增一阿含经卷十八 四意断品〔佛会衰老吗?〕
     有一天,阿难尊者来向世尊礼足后,又双手捧摸如来足,并以口抚触如来足上而说道:如来尊贵的身体怎么变得如此松弛,而不像原来的样子。世尊告诉他:确实如你所说,现在如来身体上的皮肉已没有从前那样结实而有弹性,就像众生为病所困,为死所逼一样,现在如来身体衰微,毕竟是八十岁的年纪啊呀!阿难听了,忍不住悲泣哽噎起来,并感叹道:老了竟会是这样!

7.中阿含经卷六 梵志陀然经〔缘何往生梵天〕
 佛在王舍城的竹林加兰哆园,与诸大比丘众一齐过夏安居时,在舍卫国的舍利弗尊者也在过夏安居。这时,有位在王舍城过夏安居的比丘,来到了舍卫国,前去拜访舍利弗。舍利弗在问过他的来处后,就依次分别问起世尊比丘众比丘尼众优婆塞众优婆夷众与若干异学沙门梵志,是否安康如常;对于出家在家众,还问起他们是否欲数见佛,尽乐闻法。对这些问题,那位比丘都给予肯定的答复。
但当舍利弗尊者问起他还未出家前已认识的一位名叫陀然的梵志朋友时,所得到的答复是:虽然安康如常,却不欲见佛,不乐闻法,并且不精进,犯于禁戒。彼依傍于王,欺诳梵志居士;依恃梵志居士,欺诳于王。这位陀然梵志用的手法,近似所谓以东墙打西墙、以西墙打东墙的手段。舍利弗听了,等夏安居一过,即前往王舍城,就住在竹林加兰哆园。次日黎明时,舍利弗尊者进入王舍城乞食,乞食完毕,就往陀然家的方向走去。这时,正在泉水边苛待居民的陀然,一见到舍利弗,就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向他致敬问候,并热情地请他到家里接受供养,为他铺好床座,并拿出金盆, 请他盥洗后用餐,再三殷勤劝请;但他却再三婉谢:止止陀然,但心喜足。即是说:这情意,他心领就是了。这时,陀然就问舍利弗:您为什么来到我家却又不肯吃呢?舍利弗尊者就把从那位比丘听来的话,反映出来。陀然一听,就讲出一连串理由来:当知我今在家,以家业为事。我应自安稳,供养父母,瞻视妻子,供给奴婢,当输王租,祠祀诸天,祭餟先祖,及布施沙门梵志,为以后生天而得长寿得乐果报故。舍利子,是一切事不可得疑,一向从法。说起自己在家所作所为,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于是舍利弗向陀然分别提出问题:如果有人为了父母妻子奴婢,以及为了国王升天祖先沙门梵志而作恶,那么,命终因作恶而生于地狱之中,他若向狱卒求情,说他是为父母等等缘故作恶,请求免去刑罚,是否就能得到开脱呢?陀然说:当然不能。
舍利弗又向陀然分别说明:作为享有特权的婆罗门子弟,应该如理如法得到钱财,  更应该做福德事业,而不可作恶业。如果能尊重奉敬孝养父母,爱念妻子供给瞻视,尊重供养沙门梵志,那么,便会为他们所爱念,而其德日进,终无衰退。 ※ 在这里, 舍利弗尊者并没有提及缴纳王租祭祀诸天祖先,为什么呢?不妨一思。
陀然…马上从座而起,向舍利弗致敬并说:我有爱妇,名曰端正,我惑彼故,而为放逸,大作罪业。舍利子,我从今日始,舍端正妇,自归尊者舍利子。舍利弗尊者马上告诉他:汝莫归我,我所归佛,汝应自归。他乃改口说道:尊者舍利子,我从今日,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唯愿尊者舍利子,受我为佛优婆塞,终身自归,乃至命尽。 ※ 一次归依,即终身自归。现代佛教徒,一见所谓大师或活佛,即一再归依,乐此不疲,好像又多一层保障或加持,这只好说是礼多人不怪了。
且说陀然听了舍利弗尊者的方便说法后,生起了强烈的学法动机,而尊者在王舍城住了几天后,就去到南山村北边的森林中居住。过了一些时日,有位比丘从王舍城来到此地拜见舍利弗。当舍利弗从那位比丘口中,知悉陀然病危,就赶到他家。当陀然远远看到舍利弗前来,就要从床上下来,舍利弗马上阻止他下床,并自己找个位子坐下来,然后问他:所患今者何以,饮食多少,疾苦转损,不至增耶?陀然答说:所患至困,饮食不进,疾苦但增,而不觉损。并说他的头痛,犹如力士,以利刀刺头,犹如力士,以紧索绳,而缠络头;他的腹痛犹如屠牛儿,而以利刀,破于牛腹;他的身体犹两力士,捉一羸人,在火山炙;以上各种痛苦,都只增不减。
这时,舍利弗尊者就告诉陀然:我来问你问题,你就随你所理解的来答,我先问你:地狱畜生,何者为胜?陀然答说:畜生胜也。尊者以这种问答模式,依次问他:饿鬼、人、四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及他化乐天,他都以后后为胜。最后陀然答说:梵天最胜。舍利弗于是告诉他:世尊知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四梵室,谓族性男族性女,修习多修习,断欲舍欲念,身坏命终,生梵天中。要修习那四种法呢?就是修慈悲喜舍〔注〕,使心分别与它们遍满一切世间。舍利弗尊者教导陀然修梵天法后,就离座而去。
当舍利弗尊者走出王舍城,在前往竹林加兰哆园途中,陀然则努力修习四梵室,断欲舍欲念,果然命终后往生梵天。这时,正在为围绕于前后的大众说法的世尊,遥见舍利弗前来,就告诉诸比丘:舍利子比丘聪慧、速慧、捷慧、利慧、广慧、深慧、出要慧、明达慧、辩才慧。舍利子比丘成就实慧。……
且说舍利弗尊者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世尊就问他:还有比梵天法更为超卓的法,你为什么不拿来教导陀然?舍利弗答说:彼诸梵志长夜爱着梵天、乐于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实有梵天、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应。佛说:如是。也就是说,佛肯定了舍利弗尊者的应机度化。 ※ 古来高僧大德,不肯轻易对人谈真修实证的佛法,就是因为对象根器不合条件不足或因缘尚未成熟。

〔注〕后来大乘法义中之「四无量心」,也是慈悲喜舍,与本经所说‘似乎并非究竟’之「梵天法」,未知是同是异,个中原委,颇堪寻味。

8.中阿含经卷三十 降魔经〔目犍连尊者降魔记〕
世尊来到婆奇廋的怖林鹿野园中,大目犍连尊者指导诸比丘为佛搭建「禅屋」,然后在户外经行时,魔王化作「细形」,进入他的腹中。他于是经行到道路的尽头,敷好坐具,结跏趺坐〔注〕,入如其像定,自观其腹,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即出定而告诉魔王:你这波旬快出来!你不要捣乱如来,也不要捣乱如来的弟子,老是搞这些无聊的事,必生恶处,受无量苦。这时,魔王心想:这沙门不见不知,却说这些话!你的师尊有大威神力,都还不能速知速见,何况是弟子!这时大目犍连即说出魔王的心念,魔王才知道他确是有所知、有所见,于是从他口中出来,在他面前现出原形。目犍连尊者于是向魔王说出如下一则往事:
『从前有位如来,名为觉砾拘荀大,当时我(目犍连)是名叫「恶」的魔。我有个名叫「黑」的妹妹,而你就是她的儿子,因此说来,你是我的外甥。
觉砾拘荀大如来有两大弟子,一位名为「音」,是弟子中声音最好的,而且住在梵天上,以常音声,满千世界;另一位名为「想」,善护其身,善摄诸根,立于正念,他乞食‥完毕后,就找个适当的地方,敷好坐具,结跏趺坐,很快就进入想知灭定,那时,路过的行人、牧羊人或樵夫,在山林间看到他入定的情形,往往以为他已命终, 就拿些干草木柴盖覆他身上,点火后就离去;但天亮时,他又到村子里来乞食,那些认为已把他火化的人见到他,都惊讶他仍在「想」(活着)。因此他的名字叫「想」。
那时,「恶」魔心自想道:这些秃头沙门以黑所缚,断种无子,学习禅定,就像整日负重,系在枥上的驴子很想吃麦子、又像守在鼠穴旁边的猫子、又像…为捕鱼而守在岸边的鹤鸟,而伺、增伺、数数伺,真不知他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和目的,也不知他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也不知他们的「住止」与死生。我宁可教敕梵志居士,一齐来责备打骂精进的沙门,倘若他们生起恶心,我便有机可乘。有些梵志居士果然受了恶魔的教唆,以木杖石头打伤精进沙门,并裂坏其衣服,打破其应供器具。作出这些暴行的梵志居士,是自知将会受痛苦的果报,最终生于地狱之中。那时,正在说法的觉砾拘荀大如来,遥见这些头伤、衣裂、器破的弟子回来,就告诉诸比丘:你们看到没有?这就是恶魔教敕梵志居士的后果!他要你们起恶心,以得其便。你们应该依次广大无边地修慈悲喜舍,无结无怨,无恚无诤,使恶魔无从下手。诸比丘便都如法修行,恶魔也就找不到机会下手。  
「恶」魔心想:此计不行,我就教敕梵志居士一齐来奉敬供养礼事精进沙门,如果他们生起恶心,我就得以下手。梵志居士果然听从指示,以衣敷地,甚至以发布地, 请精进沙门从上面走过,而且供养饮食,赠予财物,以求利益安乐。他们也自知将受极乐福报,死后因此而生天上。那时,正在说法的觉砾拘荀大如来,遥见这些受到奉敬供养礼事的弟子回来,就告诉诸比丘有关恶魔的诡计,并说:汝等当观诸行无常,观兴衰法,观无欲,观舍离,观灭, 观断,令恶魔求便而不能得。他们都认真奉行,恶魔也因此无法得逞。
此时,「恶」魔自忖:只有亲自动手了。于是当音尊者随侍在觉砾拘荀大如来后面入村乞食时,恶魔便化作少年形状,手拿大杖,把音尊者打得头破血流。如来回头见此情形,便说:此恶魔凶暴,大有威力,此恶魔不知厌足。如来话未说完,恶魔即于当场堕入无缺(又名百钉、逆刺、六更)大地狱。狱卒还来跟他说:若订订等共合者,当知满百年。』
目犍连尊者讲述自己昔世为「恶」魔的往事,魔王听完后,恐惧得身毛都竖了起来,即以偈问地狱中详情,尊者即以长偈答复,最后勉以:久作不善行,受报亦当久;魔汝莫厌佛,莫娆害比丘。魔王听了,欢喜奉行。

〔注〕 跏趺坐乃佛及佛弟子盘腿而坐之独有姿势。「趺」是脚背,与「跗」字同;「跏」是「加」字之别写,仍取原来加字之意(按:高丽版《大藏经》仍沿用加字),即置放、架起,是把物品置放于高处、上位或将之架起,例如:「加冕」「加冠」。结加趺坐或加趺而坐:即盘腿坐时,把左右两趺架起,置于右左大腿之上。 (详见上海辞书出版社:《新编实用汉语词典》1989年 及 朗文出版社:《中文新词典》第二版)

9.中阿含经卷六 瞿尼师经〔无事人最正经〕
佛在王舍城的竹林迦兰哆园时,有位瞿尼师也来到此地。他在无事室,调笑骄傲,躁扰熹忘,心如弥猴,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舍利弗尊者与诸比丘吃过中饭后,因有事聚集在讲堂。而‥瞿尼师比丘‥也正往讲堂走来。当舍利弗遥见他走来时,随机告诉诸比丘,无事比丘,行于无事,应做到下列事项:
1.当学敬重,而随顺观;2.当学不调笑,而不躁扰;3.当学不畜生论;4.当学不骄傲,及少言说;5.当学护诸根;6.当学食知止足;7.当学精进,而不懈怠;8.当学正念及正智;9.当学知时及善时也:不早入村乞食,亦不晚出;10.当学知坐及善坐:不逼长老坐,为小比丘诃〔意谓:年老不堪坐者,不逼令坐;若年少而不肯习坐,为令彼能就道故,应教诃令坐〕。
    舍利弗尊者接着又谈到,如果有人来问律阿毗昙、息解脱离色至无色定、漏尽智通等问题时,都要能知道答案,并当学习与他们互相讨论。如果没有做到以上应当学习的事项,就应受到质问呵责〔注〕。
这时,也在大众中的目犍连尊者,就向舍利弗说:但无事比丘,行于无事,应学如是法,非谓人间比丘耶?舍利弗答说:无事比丘,行于无事,尚学如是法,况复人间比丘耶?经上接着说:如是二尊,更相称说,赞叹善哉!……
本经最后还总结舍利弗尊者所说的话,作成偈颂:
敬重无调笑,不畜生论傲;护根食知足,精进正念智;知时亦善坐,论律阿毗昙;及说息解脱,漏尽通亦然。

〔注〕《长阿含经》卷九之〈十上经〉中有如下一段,大意是:八退法(八种懈怠)指出有些比丘不肯精进,就以种种借口,说无法坐禅、经行,而去卧息:1.乞食不得; 2.得食; 3.做了点事; 4.明天要做事; 5.今天走了一段路; 6.明天要走一段路; 7.身体有点毛病; 8.病愈不久。 精进比丘则能以正念对治:1.乞食不得:身体轻便,少于睡眠,宜可精进; 2.得食已:气力充足,今宜精进; 3. 4.做了点事及明天要做事:废我行道,今宜精进; 5. 6.今天及明天走了、及要走路:废我行道,今宜精进; 7.身体有点毛病:我今得病,或能命终,今宜精进; 8.病愈不久:我病初愈,或更增动,废我行道,今宜精进。

10.中阿含经卷二十九 说无常经〔世尊赞颂阿罗汉〕
世尊告诉诸比丘,色、觉(受)、想、行、识都是无常,无常则苦,苦则非神,多闻圣弟子应如此深切体认,修习三十七道品,无碍正思正念。能够如是知、如是见,则依次欲漏心有漏无明漏心都得到解脱,而不受后有。在九众生居当中,阿罗汉是第一是大、是胜、是最、是尊、是妙,因为他得到真正的「安稳快乐」。
世尊并说长颂称赞阿罗汉,略如:
成就七觉宝,具学三种学;妙称上朋友,佛最上真子;上下及诸方,彼无有喜乐; 能为师子吼,世间无上觉。

※ 由本经可知,阿罗汉至为尊胜。后来大乘经典如《维摩诘经》《法华经》等,对阿罗汉有所贬抑,说者谓有「回小向大」之义;究其实,阿罗汉岂可谓小?大乘经典自有其发展的思想脉络与时代需要,同时也有其理论堂奥与恢宏旨趣,但阿罗汉毕竟是人间成道的典范!因此,号称大乘的北传佛教地区,所建大小寺庙,虽以供奉诸佛菩萨为主,但大多仍不忘陪祠十八罗汉,甚至有另置五百罗汉堂者。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