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吴强 智化寺用传统工艺修复文物
本报讯市内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智化寺开始对寺内文物进行修复。昨天该寺院的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修复包括11尊明代佛像、壁画、家具、佛经等。作为“人文奥运”工程的一部分,该寺院将修旧如旧,成为北京古都风貌保护的又一亮点。
智化寺距今有560多年的历史。位于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的该寺院建于明正统八年,初为明代宦官王振家庙,后得英宗赐名“智化禅寺”,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
由于历史原因,该寺院内的文物破损严重,以佛像为例,胳膊、手等“器官”缺失严重,头饰等需要补填。从去年开始,对建筑本身进行了油饰。今年则对内部的一批文物开始修复和加固。据介绍,近日开始的对11尊明代佛像的修复,采用的是传统工艺。即先用药剂或清洗剂把垢物洗掉,再用桐油等文物保护的特殊材料和技术,把漆皮回贴,不重新贴补漆皮。预计修复将花费一年的时间。
寺内保存完整的壁画,首次采用了国际先进的X射线技术,在距壁画5厘米的距离外,探究壁画的成分。据悉,该项调查已经进行了三年,研究报告将于年底出笼。
寺内的元代佛经也在修复之中,据悉,该经书发现时,由于纸与纸的粘结,已经被绑成了一支棒子,表面还有许多残片掉了下来。他们采用了以蚕丝为原料的单丝网技术。据悉,此项技术已获得国家文保发明奖。目前,经书的装裱加固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