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怎样做一个居士

2017-09-18 浏览次数:2292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从佛教的立场说,一个在家的居士,他所活动的范围,可比一个出家的僧侣深广得多,他所隶属的社会,也比出家的僧侣繁复得多。一个居士,在家庭中,有着很多的身分:对父母而言是儿女,对儿女而言是父母。由一个家庭扩大而成为一个家族,再扩大至家族以外的社会:对老师而言是弟子,对政府而言是人民等等,都是形成社会形态的因素。一个理想的菩萨道实行者,便很乐意生活在如此繁复的社会关系之中。因为,有了关系,才有接触的机会,有了接触的机会,才能引导他们皈向解脱之道的唯一处所──佛法僧三宝。
 
  但是,要度众生,单凭一股宗教狂热的情绪是不中用的。佛教,是以服务社会为菩萨道的表征。佛在往昔的无数生中,以种种身分、以服务大众的道德价值所感召而成为领袖。因此,唯有真正能为大众谋幸福的人,才是最够资格做大众领袖的人,才是最能赢得众望所归并心悦诚服的人。
 
  佛为统摄一切团体(社会)的要求,说了四摄法。摄是统摄和摄受,也就是领导或化导的意思。
 
  四摄法的名称,就是:
 
 
一、布施
 
  布施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因为唯有布施,才能使得社会的贫富得到适当的调节,也唯有布施,最能表达佛教的慈悲精神。
 
  当然,布施是一种福业,佛将福业的对象分为八类,称为八福田,那就是:佛、圣人(是大小乘未登佛位的圣者,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和尚(亲教师──是指出家人受戒时的主持人,居士没有和尚),阿闍梨(轨范师──是教读师、依止师、戒师、皈依师等)、僧宝、父、母、病人。在这八种福田之中,居士在家应当首重父母,其次是佛、圣人等,不供养父母而来供养三宝,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
 
       《梵网经》中又说:“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这就是鼓励大家多做慈济事业。供养三宝当然要紧,救济贫病于死生的边缘者,尤其要紧。平时除了父母,当以供养三宝为第一;遇到特殊情况,若有余力,当以济困扶厄为第一。这是居士们必须明白的事。
 
 
二、爱语
 
        所谓爱语,是用和悦的态度,来与他人共同谈论,这是由于悲心的自然流露。因为,菩萨看众生,没有一个不是自己的至亲骨肉,没有一个不是大善知识,没有一个不是未来的佛。所以,只有敬之爱之而唯恐不及。
 
        这里佛教所说的爱语,不仅是谈话的技巧而已,而是一种真诚恳切、和蔼融洽、感人肺腑的谈话。比如,对于失败者的鼓励,对于成功者的赞美等等。一种和悦而恳切的谈话,总是受人欢迎的。这种谈话,便能促成社会的和乐、进步、安宁。
 
 
三、利行
 
  所谓利行,是指对团体公益的谋求和促进,用现代名词来说,就是为社会服务。凡是最能为团体利益着想,并且最能帮助大家解决困难的人,必然也是众望所归的人,一个伟大的领袖,必然有他对于社会所付出的贡献——服务。
 
 
四、同事
 
  所谓同事,是将自己融入于他所处的社会,将自己变为社会所公有的人,随着社会的需要而改变自己,而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一个人。释迦世尊在菩萨阶段的随类应化,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都是同事的最佳典型。但是,将自己融入社会,并不等于随着社会的感染而消失了自己。融入社会的目的,是为了领导社会、感化社会。
 
  总之,四摄法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德目,小至一家,大至全人类,能有多大程度的实践,必有多大程度的效果。一个居士,应当随分随力地去做,才不致被教外的人误以为佛教徒是消极的逃世者,才能进一步地化导社会而净化我们的社会。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