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禅修的目的

2017-05-22 浏览次数:1938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世界上有许多人,或许是西方人,或许是东方人,被禅修所吸引,很感兴趣。然而,在这许多禅修的人之中,只有少数人真正明白禅修的目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体,由骨骼、肌肉、血液及其他东西所组成。目前,我们不能完全控制这个身体,因此,不停地遭遇难题。也许,有一个有钱人拥有全世 界的财富,但是,不论多么有钱,如果他的心被这个不能自主的身体束缚,将会生活在无止尽的痛苦之中。不论贫富,没有一个人能逃脱这个难题。不论多么努力,难题似乎永远没完没了。刚解决掉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立刻又取而代之。不论身在何方,为了维护这个肉身,我们所必须面对的冲突与苦难,都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具有足够的智慧,深入地看透这件事情的核心,并且查看事情的真相,很快就会发现这种不如意的处境普遍存在。同时,我们也会明白,没有了这个不能自主的身体,就不可能尝受与肉体相关的苦难。
  大家都面临到的问题主要是不能满足各种欲望。这包括了衣食等物质方面明显的需要,以及一些令人悦意的东西,譬如美好的名声、好听与安慰人的话语等。有一些苦难比较显而易见,譬如一个极度贫困者的饥饿。但是,所有人都身不由己地渴求自己所没有的事物,只是表现在不同的事情上面罢了。
  举个例子说,有一个人很幸运的诞生在有钱的家庭,一生之中他或许从来不曾感觉到对物质的需要,可以购买任何引起欲望的东西,并且随心所欲的去旅行,经 验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各种娱乐与剌激。最后,当他终于得到所有的东西,去过所有的地方,经验了所有的享乐,却依然深深感觉到一种不满足的苦。许多人处于这种不安又不满足的心情,无法应付这份剧烈又弥漫着的苦,便发疯了。
  因此,即使在物质方面不虞匮乏,人还是会受苦。事实上,拥有财富会增加不满足感,因为财富显然没有办法影响或断除苦的根源。拥有财富还是继续感觉到不满足,困惑与忧虑等。假设外在的舒适真正能够断除苦,那么,当人们获得某种程度的物质条件时,就能够躲避这种苦,所有的不满足感也会停止。但是,只要我们的心灵受这个不自主的身体束缚,苦就永远绵延不断。
  譬如,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脚不被粗糙的地面与荆棘刺伤,而穿上鞋子。然而,这却不能真正消除问题。鞋子经常压挤脚指,使我们的脚又痛又不舒服。这主要不是鞋匠的错,如果我们的脚不是天生这么长,这么宽,或是这么敏感,那么,就可能制造出完全舒服的鞋子了。深入观察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份不舒适感不是来自外在,而是出于自己身心作祟。
  以上所说,只是身体受苦的例子之一。从出生直到死亡,我们花费了极大的精力,保护身体,不让它受苦。事实上,大部分人正是花费了所有的时间,以这种没有结果的、打击自己的方式来照顾身体。
  但是,禅修的目的不仅为了照顾身体,我们不应该用这种态度来看禅修。禅修应该有更高、更有价值的目的。禅修当做有益身体的另一种外在方法,是没有意义的。这样做,只是把真正具有最高价值的技巧,徒劳无功的用来获得顶多是暂时的放松,就像用来解除头痛的阿司匹灵一样。服药虽然会消除头痛,却不意味我们获 得痊愈。不久之后,头痛还会回来。因为,这种治疗方法与头痛的真正原因无关。所以,任何解除头痛的方法,效力当然很短暂。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外在方法获得暂 时享乐与消除痛苦,没有必要再动用禅修或其他修行方法。我们不应该把禅修的力量浪费在如此有限的目标上面。
 
 
  禅修主要是为了照顾心。虽然身与心密切关连,却呈现两种十分不同的现象。身体可以用眼睛看见,心却不然。一个家庭里的成员外貌或许有许多相似点,但是,每个孩子天生带有不同的个性、性向与兴趣等。虽然他们上同样的学校,但是,智力与学习能力,不但彼此不相同,而且和父母与祖父母也不相同。这种在心灵方面的差异,无法具体的解释清楚。
  既然我们生而为人,每个人都具备潜能使生命富有意义与目的。为了要充分利用生命,必须超越低等动物。如果我们能够运用人身主宰自己的心,就能够完全拔除一切苦的根源。在一生或多生之中,就能突破身不由己的生死轮回,永远脱离所有的苦与不满足感。如果安于现状,不求转变,就会没有选择,身不由己的不断重生,经历无法自主的身体所带来的一切苦。
  但是,自己脱离了死亡与重生的轮回还不够。这样做,仍然没有充分发挥人类的潜能。我们并不是唯一尝受苦与不满足感的众生,所有众生都陷在相同的处境。而且,大部分的生命都缺乏智慧的法眼,找不到平息苦的正道。地上所有的生命毫无例外,一辈子都日以继夜的寻找克服苦、获得享乐与幸福的方法。但是,由于被 无明覆蔽,这种寻找徒然无功,不但没有达到心中理想的目标,反而得到更多的挫败与痛苦。虽然想要消除苦,却只是愈来愈远离涅槃——彻底止息苦的境界。
  所有的生命都和我们一样受苦,并且希望离苦。了解了这一点,那么,光是寻求自己的解脱或涅槃,显然十分自私,我们应该努力使所有人都得到解脱。为了开 导他人走上真正止息痛苦的正路,首先我们必须彻底证悟。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达到佛位,来帮助别人获得解脱。这种情况可以用以下的例子来解释。假设我们想要带领一个朋友到美丽的公园,让她享受美好的风光。如果我们的眼睛瞎了,不管多么希望带她到公园去,也是徒然。必须有良好的目力,并且熟悉通达公园的道路,才谈得上带领她前去公园。同样,我们必须具有圆满证悟的经验,才能明辨最好的道路,引领性向与性情迥异的众生解脱痛苦。
  因此,禅修的真正目的在于获得开悟,不但实现自己的目标,也要帮助其他一切众生实现他们的目标,这是整个禅修唯一的目的。过去所有伟大的瑜珈士以及禅 修大师,修习佛法时,心中都只存着这个目的。同样,我们也要怀着同样的动机禅修。佛陀的教法,依照我们不同的理解程度,有数百种不同的禅修方法可以选择。总之,我们非常有必要修行,我们不是因为任何外在的媒介,其他人,或是上帝,才被迫禅修。正如我们要对自己所受的苦难负责,我们也必须负责免除自己的苦难。我们创造了自己的处境,也要靠自己创造解脱的环境。所以,当生活中充满苦痛时,我们必须在日常例行活动之外,做些其他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指修行,也就 是禅修。如果我们不转向内在修练自己的心,反而把所有的能量扩散在不停安排外在事相,那么,痛苦就会持续不断。我们的苦难是无始的,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修行 方法,苦难也会无止境。
  一般而言,在物质非常富足的环境中,很难修习佛法。因为,环境中有太多分心的事物,干扰我们禅修。然而,这些分心事物真正的根源,不在于环境本身、工业机器、食物或其他任何事物,而在于自己的心念。
  虽然人们生活在进步的物质文明之中,他们对修习佛法以及各种不同的禅修,还是怀抱着很大的兴趣。许多人真诚地追寻人类生活更高的意义,想要超越每一 天,对于生存抱着动物性的关切。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人们能够把精神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非常明智。这种生活,能够深入的提供心理与物质的舒适。对这些 人来说,生命绝对不会变成一个空洞的承诺。
  运用多种原料准备出来的食物会非常美味。同样,如果我们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或日常活动,又努力修持,并且奉行佛法,生活会变得非常丰富。把这两种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获得的利益非常深远。
  把对佛法的了解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感受与经验会有很大的不同。困惑会大为减少很多,在物质世界中遭遇到困难时,痛苦也会减少很多。这种人能够控制自己的心念,理清自己的思想,有技巧的应付自己的困难,这种能力不但适用在日常生活经验,面临死亡时,更能够发挥效用。
  如果我们从来没有任何修行的经验,或透过禅思修心,一旦死亡来临,势必非常可怕。然而,对于最高等的修行人来说,死亡像是愉快的返乡之旅,就像到美丽的公园野餐。即使还没有透过禅修得到最高证悟的人,死亡也可能成为舒适、不可怕的经验,坦然面对大家最后都将面对的死亡,不会被恐惧所吞噬,也不会忧虑即将经历的事情,以及挚爱的人、遗产或身体等。
  今生大家都经历过出生,现在正渐渐老化,剩下来唯一要等待的就是死亡。如果修行可以帮助我们安心地面对这件不可避免的事情,禅修就非常有用。除此以外,修行还含有许多更崇高的目的。
  总而言之,禅修的关键不在于外观。不管手臂如何交叉,腿如何交拧,都不太要紧。但是,很要紧的是,我们必须检查自己所做的任何禅修,是否真正对治我们受的苦?是否有效的消除了蒙蔽自心的烦恼?是否降服了无知、仇恨与贪婪?如果它确实消减这些恶念,就是完美的禅修,真正实用,非常值得。否则,只会滋生并 增长恶念,譬如骄傲等,成为另一个带来痛苦的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告诉自己是在禅修,其实,根本没有依循修行的道路,也不在修习佛法。
  佛法是用来引导我们脱离痛苦与问题的,如果修行并没有带领我们走上这个方向,就是搞错了,一定要调查原因。事实上,所有真正的瑜珈士,他们基本的修行都是在找出什么是带来痛苦的恶行,什么是带来快乐的善行。然后,努力避免恶行,尽力行善,这就是修习佛法的心要。
  最后我还有一句话要说。所有初学佛法的人,刚开始禅修,并且学习驾御心念,必须倚靠适当的信息来源,阅读权威性人物的好书,心中有疑问时,应该请教有学养、有修行的老师,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们被知见不当的书籍引导,会落入很大的危险,依循错误的修行道路。更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上师,一定要有正确的证量,并且真正在生活中实践佛法。
  禅修或修心,不应该被动。盲目地照搬别人,即使是一位伟大的上师告诉我们的话去做,无法打破苦的束缚。应该运用内在的智能,查证他人建议的做法是否有效。如果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某种教法正确又有帮助,就应该全心全意依教奉行。譬如我们应该服用确实会治好病的药。如果只是吞下碰巧落入手中的任何药剂,非但不能把病治好,可能还有加重病情的危险。
  以上是我对初学佛法与禅修者最后的建议。追求精神生活非常值得去做。即使你不能修习佛法,了解佛法也能丰富你的生活,并且提供生命的意义。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