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什么是五逆重罪

2016-12-15 浏览次数:2076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恶鬼。
皈依僧,不堕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集颂》:
“杀母弑父害罗汉,破僧出佛身中血。
随犯一种成他胜,不孝欺毁谤责僧。
群党破坏塔寺等,是五逆类边方罪。”
此条戒是说若犯了五逆重罪的任何一条,就同时犯了菩萨十八根本戒。里面包括五条重罪和它的“边方罪”,即“等同于五种重罪”的罪过。“边方罪”为:1、 “不孝”父母;2、“欺诳、毁谤”师长、善知识;3、“侮辱、责骂”僧众;4、以破坏他人团队为目的的“拉帮结派”;5、破坏寺院、佛塔等,其最“等同五逆重罪”。
“五逆重罪”即五种“无间罪”和“无间地狱”的特点,现引《往生的障碍》的章节,以做说明:
五逆重罪与无间地狱
五逆重罪
五逆重罪是五条非常严重的罪过。它同时被世间法所不容忍,更不要说是佛法。在佛经当中讲,如果是犯了这五条罪过,就是堕落到无间地狱的正因。也就是说,死了以后是堕落到无间地狱。他不可能往生西方,连人身都难得。五逆重罪在不同的经典当中有不同的解释。一般我们是这样认为的,有五条。
五逆重罪之杀父
第一条是杀父。这个杀父包括了杀自己的亲生父亲,或者是养父,包括了杀父未遂,这都是杀父的罪过。
五逆重罪之杀母
第二条就是杀母。确实有非常暴虐的一些人,就是业障极重的那些人,会造杀父杀母的罪过。
五逆重罪之杀阿罗汉
杀阿罗汉在佛经当中,也叫杀圣人。佛经当中的圣人,和我们民俗当中所讲的圣人是不完全一样的。民间我们所说的圣人一般是指有学问的人、有德行的人、有威望的人。像孔老夫子,我们叫他圣人。佛经当中的圣人一般是说:了脱了三界束缚的人,证得果位的人,不再轮回的人。
小乘佛教当中把圣人最低限度称为阿罗汉。也就说你只要是证得阿罗汉果位了,才称为圣人。大乘佛教当中登地菩萨,只要是你证得菩萨果位了,不再轮回了,也称为圣人。当然圆满佛果的佛陀,更是我们心目当中的圣人。
阿罗汉在佛经上是什么意思?小乘佛教当中修行的极果,小乘佛教修行最高果位是证得阿罗汉果位。阿罗汉分两种,有一部分阿罗汉就是进入偏真涅槃,享受法乐去了。由于部分阿罗汉证得果位以后,他发现:我能够进入的这种涅槃境界,相比佛陀证得的圆满无碍的大般涅槃境界,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有很大一部分阿罗汉,就回小向大,再通过修行六度万行,去行菩提道,最后去证得佛果。
“阿罗汉”,因为包含了很多的含义,所以这一句印度话,翻译家没有把它翻译过来,而仅仅是用我们的汉语发印度音。印度音也叫“阿罗汉”。它包括了下面几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杀贼;第二个含义是不生;第三个含义是应供。
[杀贼]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断见思惑了,并且是断除三界的见思惑。这种人在佛经当中称为圣人,也称为阿罗汉。断见思惑了、见真了、证道了,这种人就称为阿罗汉。所以这个杀贼的含义,并不是我们民俗说的那种杀盗贼啊!杀小偷啊!是断见思二惑称为杀贼。
第二个含义[不生]。因为阿罗汉能够进入涅槃,不再轮回了,不再在三界受生了,所以它的这一个含义叫做“不生。”
第三个含义是[应供]。因为阿罗汉证得漏尽通,断除了一切的烦恼,他能够受天人的供养和人间的供养。所以说他可以做众生的福田,所以第三个含义叫做“应供。”
我们知道“阿罗汉”是佛教当中,修行小乘佛法所能够证得的最高果位。因为他是圣人了,所以不管是谁,如果是杀掉“阿罗汉”的话,即断送“阿罗汉”性命的话,那就是“五逆重罪”的一种,叫“杀阿罗汉”。
五逆重罪之出佛身血
第四条就是“出佛身血”。事相看,历史上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曾收过一个徒弟,叫提婆达多。他也是释迦牟尼佛的亲戚。释迦摩牟尼佛出家修行成佛以后,功德智慧圆满具足了,也非常威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就赢得了很多的国王大臣恭敬和礼拜和供养。
这时候提婆达多看到了就要求出家!释迦牟尼佛就说:“你适合在家修行”。但是提婆达多执意要出家,祈请了三次。虽然释迦牟尼佛知道提婆达多后来的作为,但是为了不断送他这个出家的因缘,释迦牟尼佛在提婆达多三次祈请以后,就默认了,也就同意让他出家了。
提婆达多出家以后,不长时间就发现,包括佛陀,包括佛陀的弟子,都受到很多人的恭敬和供养。所以提婆达多贡高我慢的心就起来了。他也想像佛陀一样受到大家的恭敬和供养。提婆达多从外道那里学了一部分神通,有一次提婆达多是设计亲自把一块大石头从悬崖上推下来,砸破了释迦牟尼佛的脚。因此,提婆达多是生陷地狱。
事相上的出佛身血,就是提婆达多谋害释迦佛,砸破了释迦牟尼佛的脚……
五逆重罪之破坏和合僧
第五条是:“破坏和合僧”。先说僧,“僧”在古代印度叫做:“僧伽耶”,我们现在简称为僧。僧的含义是什么呢?是大家聚到一起修行佛法,还没有证得佛果的一个和合团体。正在修行佛法,尚未圆满佛果的一个和合团体,叫僧团,也叫僧伽耶。像我们出家以后是凡夫僧。这个凡夫僧够四个人以上,就属于“僧团”。一个人呢就是“僧人”。破坏和合僧就是破坏了非常和合的一个修行团体。
关于“和合”,它也有标准的,和合的标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六合敬”。六合敬它分“理和合”,和“事和合”。这个理和合:就是遵循佛教的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还是那句话,就是正在修行佛法的人。事相上的和合有六种,就是我们普通讲的六合敬。
第一个是“身和同住”。身和同住就是远离杀、盗、淫、妄,共修诸善法。修善的,想了脱的,也就是说修出家法的,从狭义上讲就是僧人。
第二就是“口和无诤”。我们聚到一块不是谈论是非,不是互相争斗,不是互相挑毛病。口和无诤。这个口,我们在一块最多的业是什么呢?是诵经、念佛、羯磨等等,这一点体现的是口和无诤。
第三是“意和同悦”。意和同悦是大家共同修的善法,我们没有很大的分歧,而且又是多生多劫有这种佛缘,我们在一块,心下是非常欢愉的。意和同悦
第四是“戒和同修”。这个戒和同修根据佛教的含义,佛教的要求,我们受戒以后在一块,如果轻的戒,不怎么清净的话,就是非常轻微的戒条我们很难把持的话,就是半月一次羯磨。在羯磨的过程当中,就完成了我们的戒体的复原和清净。
第五是“见和同解”。见和同解广义的说是我们对佛教都有信心,对佛教都有相对正确的佛教之见,我们才能坐到一块修行,我们才能住到一起共同探讨。
狭义的讲呢,就是我们修的法门是相同的,功课是一致的,唱腔是一样的。包括调子,包括法器这都是一样的。这样,大家修起来就比较容易,比较欢喜,共同熏修的功德容易生起来。这是见和同解。
第六就是“利和同均”。佛教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讲慈悲,讲平等。慈悲和平等,在佛教团体内部,以利和同均为主要的平等形式,利和同均。一个和合的僧团在一个地方长期的熏修,非常容易产生功德,也非常容易成就人。如果有哪一个人,用任何的手段、方便和善巧、用任何的方法使这个僧团不和合了,那就叫破坏和合僧。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