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佛像收藏有哪些固定底板的方式

2015-07-24 浏览次数:463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一般都是后代所为。封底是用来装藏造像的底板。所谓装藏,顾名思义,就是在佛像的内膛放置一些有纪念意义或有宗教价值的圣物。由于绝大多数的装藏都是从佛座处装入(也有从佛像背部,头部开孔装入的,以站像为多),装完填充物后就需要用盖板封住,这个盖板我们习惯称为底板。底板一般是薄铜所制,后期也有木质或泥质封底。固定底板的方式几百年来也各不相同。那么,佛像收藏有哪些固定底板的方式呢?

  1、包底法

  将佛像底沿向内敲击以包住底板,是为包底法。这是历史上最常用的方法,从8世纪一直延续到18世纪,甚至如今西藏很多地方仍在沿用。包底法按其具体形态又分为窄边包底和宽边包底。

  窄边包底是将很窄的一小截弯转过来,固定住底板。这是西藏、尼泊尔大部分地区采用的封底方法。

  宽边包底是指在圈足和底板之间还有接近1厘米左右的宽边,此类包底的佛像多出现于西藏的西北部、北部,例如甘肃、青海等地,可以作为判断产地的辅助依据。

  2、剁底法

  剁底法是指在佛座的底沿内边剁出毛刺,以毛刺来固定盖板。公认最早的剁底法为15世纪的永乐宣德宫廷造像,很规整的7-8个毛刺固定住底板,上面再覆以朱砂。清代皇帝笃信藏传佛教,此时黄教兴盛,北京兴起广建喇嘛寺的风尚,为满足快速、有效的大批量生产,清代宫廷官铸的佛像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剁底法封底,尤其六品佛楼造像更是如此。此方法也反过来对西藏本土造像产生一定影响,当时的藏东、青海和甘肃这些离中原距离近的区域更多采用剁底封装的方法。

  3、嵌板法

  这种方法不同于以上两种,是将铜板镶嵌于佛座的内膛,著名的扎纳巴扎尔系造像多采用此种方法。这一方法与包底法最大的不同是,铜板的位置距离底边更远(一般在1-2厘米),也不是用底边敲击包住封底,而是事先铸好固定底板的凹槽,放置底板后,再将凹槽的下边缘敲击包住底板。嵌板法较之包底法更为科学,工艺要求也更高,是包底法的改良。此法最大的好处是在封底和放置面之间多出来一段距离,可以有效防止潮气、水分对封藏的沁蚀。这对于居无定所,沿水源迁徙的蒙古游牧部落来讲尤为重要。

  当然,除以上三种常见的封底方法外,还有粘胶封底(多用沥青、树脂等天然粘合剂),金属条固定封底等多种样式,但都不是主流方法,大多是一时的应急之作。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