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宗舜法师佛教知识问答录(32)

2015-07-01 浏览次数:3175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佛教知识问答录(32)
 
中国佛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宗舜法师(@无尽灯楼 )
 
32、师父说归依后会获得“归依体”,我们一直觉得很神秘,归依体究竟是什么?
宗舜法师:归依体同戒体一样,是指行者受归依后,在自身产生的“防非止恶”的功能。通俗说,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内心中对于三宝的坚定不移信念及由之而生的对三宝信顺的力量”。
 
33、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失去归依体呢?
宗舜法师:归依体可谓难得而易失,如果不知道破坏归依体和失去归依体的因缘及守护的方法,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破失归依体的因缘,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有二种:
 
   其一是明确表示舍弃归依,比如向能听得懂自己语言的有情(主要指人)说“我不信佛教”、“我没有归依三宝”、“我只是对佛教有兴趣、研究佛教,并不信他”等等,哪怕只是开玩笑说出这类的话,对方如果认同了,即破失归依体,因为他违背了归依后纵遇命难不舍归依这一条原则。这是正舍归依。这里的重点是对方能听懂你的话,了解其中意思。但假如对方有耳疾听不见声音,或者不懂你说的语言,那就不算舍弃归依。
 
   其二是虽未明确表示舍离三宝,但错误地认为同三宝相背的外道“大师”与三宝功德相同,如说“儒教与佛教相等”、“道家证得的最高境界与佛教的最高境界是相同的”、“某某气功大师达到了佛的境界(甚至超过了佛)”、“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大师都是一个真神化现的”等等,这就违背了《瑜伽师地论》所说的“更不说有馀大师”的原则,犯了“二许”的过患。既然对于归依不能坚决信解,“心未诚归,故亦成舍”。也就是说对于佛陀这个唯一大师你并不能诚信归依,那归依也就被舍弃了。至于仅仅违反这二条外的其他要求,则是“仅违学处,非是舍因。”也就是于戒律要求上有欠缺,但没有舍离归依。
 
34、法师,俗话说:“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这样理解会破失归依体吗?
宗舜法师:应当指出的是,在中国,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三教同源”、“三教合一”、“三教一家”的思想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他们不仅没有认识到这种思想是破失归依之因,反自认如何圆融高超,对于一个真正的佛弟子来说,有极大的“隐性危害”。古德虽从一些特殊因缘出发,说了些调和三教的话,但并没有将其放在同等的地位上。明代莲池大师在“答桐城孙镜吾居士广寓”的信中指出:“三教一家,不可谓不同。虽云一家,然一家之中,有祖孙父子,亦不能谓尽同。必欲约而同之,使无毫发之异,则坏世相,为害不浅矣。如一株树然,有根有枝有叶,终不可以枝叶而认作根也。”这里的“一家之中,有祖孙父子”的比喻,实在形象。而作为佛教信仰者,大概谁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孙子”辈的吧!莲池大师所谓“不可谓不同”,即从世俗谛而言,亦即共道的人天乘。而其所谓“不能谓尽同”,即从胜义谛而言,亦即不共道的解脱乘。如果不别根本枝叶,硬要说完全相同,确实“为害不浅”!
    明代憨山大师在《观老庄影响论》中也说:“孔子为人乘之圣也,故奉天以治人;老子为天乘之圣也,故清净无欲,离人而入天;声闻缘觉,超人天之圣也(后略);菩萨,超二乘之圣也(后略);佛则超凡圣之圣也,故能圣能凡。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乃至异类分形,无往而不入,且夫能圣能凡者,岂圣凡所能哉!”这些见解与我们现在的一些近似“乡愿”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可见,古德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极为鲜明。相反,不别内外,将佛教与道教、儒教、天主教等五六家“融为一炉”,制造出“几不象”的大杂烩,往往是邪教、邪法的拿手好戏。更何况,也该问问其他宗教,人家承认不承认跟你“同源”,共用一个“真神”,说你就是他,你等同于他。如果人家根本不承认你这些观点,自己一厢情愿对于佛教有损无益。这是对佛教的弱化与矮化,对佛教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