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挂单与安单

2015-04-07 浏览次数:9071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古代文人在参加科举考试前,多有漫游四方、交游干谒的习俗,这不仅仅是为了充实学业、开阔视野,更在于要通过这种云游生活,投诗卷文章于知名学者,以求赢得推荐赞赏,使自己闻名于世,扩大在文坛的影响。和文人的交游干谒十分相似,寺院中也有云游的习俗。寺院中一些受具足戒的比丘,为了悟道求法深造,同时也为了造成自己的名声,常常遍行天下,游历各地寺院,求学于诸高僧、名僧。他们行不止一地,学不止一家,在寺院中被称为“云游和尚”、“云水僧”或“行脚僧”,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即指他们行踪无定,四方漂游,学无常师,步行参禅,不会长期地归属于某一寺院,正如《祖庭事苑》卷八上说的:“行脚者,谓远离乡曲,脚行天下,脱情捐累,寻访师友,求法证悟也,所以学无常师,遍历为尚。”
尽管行脚僧没有固定的寺院归属,也没有一定之师,但他们的游历毕竟是以寺院的根据地、或者说目的地的,也就是说,他们要不断地从一座寺院转到另一座寺院,并要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寺院向有学问的高僧求教。这样,行脚僧入寺离寺的方式以及吃喝住学等渐渐地在寺院中都形成了一定之规。对行脚僧来说,首要的便是遵循寺院制度,一切照章行事,照惯例行事。对于寺内僧人来说,“天下和尚是一家”,少不得也要安排好行脚僧入寺的生活、修行事项。

行脚僧游方到寺暂住,称为“挂单”。单,指寺院僧堂东西两序所录的寺中僧众名单,平时寺中僧人的衣钵就挂在名单下的钩子上,行脚僧入寺,要在东西两序墙壁上贴上名字,并把衣钵挂上,这就叫“挂单”。“挂单”也称为“挂搭”、“挂锡”。“搭”亦指衣钵,“锡”指行脚僧随身携带的锡杖。一般行脚僧入寺暂住,也要把锡杖挂在名单之下,《祖庭事苑》卷八曾说:“西域比丘,行必挂钩,有二十五威仪。凡至室中,不得著地,必挂于壁牙上,今僧所至住处,故云挂锡。”但后来寺院的“挂单”,已渐渐失去原来的挂衣钵之意,而仅有入寺暂住之意了。
凡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都可以以行脚僧的身份,到其他寺院“挂单”。但一年十二个月中,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可以挂单,每年从正月十五日(冬安居结束)至四月十五日(夏安居开始)、七月十五日(夏安居结束)至十月十五日(冬安居开始)的这六个月,是云游求学期。只有在这六个月里,比丘才可以离开自己原住的寺院,遍访他寺,寻师参道,各个寺院也只有在这六个月里才接待前来“挂单”的行脚僧。
行脚僧入寺“挂单”,按照古时清规,要先到接待处与负责接待的职事僧相见,再去僧堂挂单,后谒见寺中住持。元代以后,则改为先去供行脚僧住宿的旦过寮(客房),从众多行脚僧中,推举一位熟悉寺中清规的僧人为“参头”,将大家引至客司(即接待处),与客司的职事僧--知客相见。行脚僧被引至客司,应先站立问口右侧,随著参头一声“暂到相看”的禀报,知客即将行脚僧迎进屋内,行脚僧当十分谦恭地拜见知客,知客揖首后燃起香,递上茶汤点心,询问来历。问毕,行脚僧才可起身施礼谢茶,并随知客回旦过寮。知客将行脚僧姓名籍贯等写成“单票”送交住持。
行脚僧欲正式挂单,很重要的一步是要礼拜寺中住持。礼拜之前,须先通过侍者禀报,如获依允,才可礼拜。寺中住持与行脚僧的相见,称为“大相看”,这是因为佛门讲求“清净”,没有平常数见之礼,故要待各地行脚僧来的多了,才一起相见。
待拜见之后,行脚僧可向住持提出挂单的请求。“挂单”的请求,一般应在参头率众人见过住持,住持送出众人两三步后,再由参头率众人回身,走向住持近前禀告道:“某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以闻道风,特来依附,伏望慈悲收录。”禀告之后不等住持应允,即抢先施礼一拜道:“谢和尚挂单”。待住持真正应允,还要施礼再拜,向住持乞求“帖子”,所谓“帖子”,实际就是挂单的“单”。帖子的款式大致是这样的:
奉方丈慈旨,挂单一僧×××,××府县人氏。曾师××为徒,受过××戒,今×月×日至本寺。×××报
只要有此帖,行脚僧就可到寺中管理部门,正式办理挂单手续,准备参加挂单归堂仪式。
寺院中挂单仪式又分为“大挂单”与“小挂单”两种。“小挂单”指仅在寺中留宿半月的内即行的。若准备留宿半月以上或更长的时间,则称为“大挂单”。
小挂单的归堂仪式,在寺院中管理部门得到住持批准的帖子之后举行。先由行脚僧将帖子送给侍者,说明“适奉方丈慈旨,令就上寮附名”,再由侍者根据此帖向堂司(掌管禅堂的部门”发榜,堂司得到报榜,即令寺中杂役请行脚僧至禅堂用茶。请茶时,行脚僧应携带度牒或戒牒,作为对自己身份的证明。用过茶后,参头随之把众人的度牒或戒牒一一收上递与维那,请维那辨别真伪,众人则再施一礼,然后参头送维那步出堂外。这时,随著堂司内传出击小板的三声鸣响,寮主便由客房中走出迎接新挂单的行脚僧,彼此互道寒喧。
新挂单的行脚僧与寮主问讯后,还要去东西两序问讯。其礼仪与见知客、见寮全大同小异。待把东西两序应酬完了,行脚僧应再次手拈燃香诣见方丈,这样、才算正式“挂单”了。

行脚僧在挂单时,应遵守所挂单之寺的各种清规,包括“共住规约”、“禅堂规约”等,一般至少要住上半月,才可另游他寺,过期半月不走的,还要重新进行挂单。
“大挂单归堂”,又叫“安单”,指行脚僧在寺中挂单已久,希望正始成为寺中的一员,以便在寺中长久居住下去,而寺中僧众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也认为可以与之共住,这样,就要为行脚僧举行“安单”(大挂单归堂)仪式。
安单,对于行脚僧来说,意味著他从此不再作为寺院的客人暂居寺内。对于寺院来说,则又增加了一位新成员,故安单仪式要比“小挂单”显得正规,古板。
安单仪式过程,与“小挂单”有不少相同之处,如亦需由侍者发榜,堂司根据报榜,请行脚僧用茶,在用茶之后,检验度牒等。所不同的是安单者要在参头带领下,从前门右手依次进入禅堂,走至圣僧像前,排成一例,烧香供奉,大展三拜,巡堂行走一匝,再回到原来站立之处,等待维那将度牒或戒牒发还大家。发完之后,维那即向诸寮发送报榜,榜上写明姓氏、时间、籍贯、年龄及出家师父姓氏、受戒名称、地点等等,并注明自某年某月起至本寺。
安单仪式举行之后,行脚僧就失去了行脚僧的身份,而正式成为寺中一名清众了。不过,新安单的僧人习惯上还要举行一次“谢安单”的答谢会,会前,新安单者需出榜报众:
新归堂兄弟来日粥罢,诣方丈谢挂单。今X月X日  侍司  某报。
答谢会多在法堂举行。堂中要庄严地设置住持之位,排列香几炉瓶烛台,请出住持,屡谢屡拜,并再三谦恭地表示对自己能于寺中安单感到莫大荣幸。而住持在“谢挂单”之后,还会特地为新安单者请茶。

从仪式上说,“挂单”和“安单”似乎是一种充满客套、温馨的清规,其中的每一道程序,每一项仪式,都显得那么井井有条,客客气气。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并不一定全都是这样的。据说,汝州叶县广教寺院就曾有一位令人十分敬畏的住持--归省禅师,有两位行脚僧,一名浮山远,一名天衣怀,闻听归省禅师高风,前来游学,渴望入其门下挂单。时值大雪严寒,二人随同众僧一齐拜见归省。不料归省非但不表示“同守寂寥”之喜,反而抄起一盆水向众人泼去。此时正是滴水成冰的时节,众僧被泼上水,棉衣结冰,苦不堪言,纷纷起身而去,惟有浮山远、天衣怀岿然不动,端跪如山。尽管归省再三呵斥,令其离去,二人终是不肯,还说自己千里求师,岂能因一勺水而去!最后,两人的一片诚心,终于感动了归省,同意两人留在寺内,成为“挂单”僧人。可是,广教寺内的生活十分清苦,一日,浮山远趁归省不在,意欲偷偷做点油面粥充饥,不想被归省发现,按照清规,浮山远结结实实挨了三十杖。归省又令其以衣钵折价赔偿油面,而后将其逐出。浮山远被迫居于寺外廊下。归省发现后又向其追索房租,浮山远于是四处乞化,将房租如数奉还,但他仍不肯离寺。归省为其精神所感化,终于同意他在广教寺内安单。

这个故事主要宣扬浮山远学佛求道的坚韧不拔,说明一个真正虔诚的佛教徒应当能经受得起各种各样的考验。但其中也透露出,“挂单”和“安单”作为寺院的一种清规和习惯,不仅仅是一种礼仪程式,更含有佛门修行的意思在内。只有心坚如铁的僧人,才能通过“挂单”和“安单”,使自己的德行大大提高一步。

寺院中举行安单,和挂单一样,也有时间限制,主要分春期和冬期两期。寺院一般从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举行夏安居,从十月十五日至来年正月十五日举行冬安居,在这两个时期内,寺院禁止僧人云游,要锁起旦过寮,不得挂单。而安单是为已经入寺的安单僧人举行的仪式,所以不受此限。安单的春期自正月十六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冬期自七月十六日起,至次年正月十五日止。但一般求安单的僧人多于正月或七月期头归禅堂,称为“大进堂”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