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北京 “朝阳区香文化传习所”对外开放

2023-02-23 浏览次数:236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2月21日上午10点,位于朝阳北路80号院的“北京市朝阳香文化传习所”正式开馆,这是一个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体验、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今后将突出“公益惠民”属性,展示香道、传统插花、品茶、古琴等非遗文化艺术之美,并成为市民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讲堂。

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马骏致辞

家门口的文化讲堂 公共文化服务增添新内涵

仪式现场,朝阳区委区政府领导及北京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朝阳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平房地区的领导共同为香文化传习所揭牌。同时,传习所还被授牌为“朝阳区特色文化空间”。

近年来,朝阳区聚焦“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主攻方向,在文化建设方面全面开展“五城”建设,积极探索在园区、商圈、街区等打造新一批特色公共文化空间,推动文化融入城市有机更新,此次开放的香文化传习所就是其中一份实践成果。传习所由朝阳区文旅局、区宣传文化中心指导实施,由区非遗保护项目“传统香品制作技艺”的保护单位及代表性传承人负责运营。

传习馆正式揭牌

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徐祯卿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非遗文化推广宣传及传承,是基层文化工作应有之义,有益于引导大家更加深入了解、认同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因此,香文化传习所将秉持‘公益惠民’宗旨,通过免费开放、展览展示、参与体验、技艺培训等多种方式,让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多姿多彩,让非遗文化为越来越多人了解和喜爱。”


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贾恩松为传习所授牌

据悉,香文化传习所将开设“社区一家亲”非遗大课堂公益项目,包含免费公益讲座、培训、体验课等常态化传习课程、体验活动,全年预计举办活动不少于100次,覆盖人数每年不少于15000人次。还可为中小学提供校外传统文化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及研学活动。

可赏可学 全景呈现 让非遗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活动现场,香气雅致、琴音袅袅,非遗项目古琴艺术传承人杨青老师和他的弟子们共同献上古琴琴歌《红豆曲》,在制香工坊里,来自太月香学的讲师杨晶冬、朝阳区非遗项目传统插花传承人张超为当天预约制香体验、传统插花学习的学员们授课讲解,并带着大家一起制作“平安香囊”、插花,气氛十分活跃。

传习所馆长罗子杰介绍展馆香器

“这里环境非常典雅,走进来是一种美的享受,制香的过程也特别治愈,还能赏花、品茶、听琴,心情很放松,以后要常来”,来自平房地区的张阿姨说起参观体验很是开心。

香文化主题博物馆里,关于香的产地分区、香料植物、香方、香具、关于香的诗词文化等分类介绍和展示一应俱全。走进中国书房体验展厅,还能看到书画、读书、弹琴、对弈、饮茶等古香古色的布置,而香具、香料伴随着这些活动日常,随处可见。

非遗传承人杨青介绍古琴艺术项目

“香文化关联医药、养生、工艺、文学、历史、礼仪等诸多学科,内容上博大精深,这种全场景的设置让大家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香文化和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到非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真正源于生活的实用艺术,进而有兴趣去学习、去传承,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拥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这也是我们在非遗文化传承活化方面的一种思路”,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科负责人杜洋介绍。

据悉,香文化传习所以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香品制作技艺”为主,同时融合了古琴艺术、传统插花、传统医药等多个非遗项目内容,设置有香文化教室、制香工坊、小剧场、香文化主题博物馆、中国书房体验展厅、数字博物馆、调饮实验室等多个空间。传习所采用参观预约及活动预约制,市民们可以常走进来看看,也可以关注预约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评茶师田紫琳介绍茶的等级审评

政府扶持社会共建 非遗传承创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经介绍,香文化传习所是朝阳区首个由政府提供场地支持,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运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是对如何更好扶持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模式的尝试,也是对新时代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政府主导,在场地、政策、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让非遗实物及资料保存、非遗传承活动展示、非遗人才队伍培养有了固定场所,非遗传承人也得以心无旁骛地投入非遗项目的技艺传承、文化研究、团队培养、培训转化、文创开发中去,有益于促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公益文化服务产品,反哺公共文化服务,这将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持续繁荣。

非遗传承人张超介绍传统插花

“非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在日常调研交流中我们感受到,我们需要去创造这样一些‘窗口’,让非遗文化更多被看到、感知到,提高可见度同时扩大影响力,而非遗传承人运营能让这个空间更契合非遗文化本身的场景、内涵和意境,提供“原汁原味”的特色公共文化服务。”杜洋介绍,未来,朝阳区还将逐步增加类似的非遗文化传习所,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优质资源,把特色公共文化空间变成传播非遗的重要平台,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为百姓带来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