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南充顺庆闹市中的香道使者

2017-03-13 浏览次数:2025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阳春三月的下午,阳光温润,顺庆区西山街道办栖乐垭满目葱茏,一段崎岖小路的尽头,数株梨树悄然绽放,洁白的梨花散落一地,和新发的绿草及各色野花组合成一幅绚烂的图画。张华拎着竹筐,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将一片片梨花拾起,抖抖尘土,再放入框内。一袭黛绿色中式棉袍,一双绣花鞋,不施粉黛的她宛如春风中的一棵小树。
  一板一眼 古法制香程序繁琐好处多
  “鲜花采集回来之后,需要自然阴干才能进一步加工。”张华介绍,香的品质好不好,原材料最为重要。原料包括主料(各种花、木)和辅料(粘合剂)。主料以沉香最为名贵,辅料以纯植物粘粉为佳。
  “花蕊、花瓣各有用途,采花的时候要根据制香的需求进行采集。”张华一边介绍,一边取出部分阴干的玫瑰花,放在船形的金属器物中,用碾子来回碾压,不一会,成片的玫瑰花变成了大小不一的颗粒,经香筛过滤,紫红色的玫瑰花粉现出真身并陈放进瓷罐。张华香铺博古架上,大大小小的瓷罐里装着各种香料,大多都是她自己采摘、碾磨的。“花瓣不能烘烤,高温会影响花粉的品质。”张华介绍,目前市面上很多成品香用到的并不是花粉,而是木粉和香精,尽管也有花香,但对人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鲜花易得,沉香难求。”张华说,沉香、龙脑香、麝香、檀香被称为四大名香,沉香则是名香中的精品,“沉香木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香树因伤而生结出的混合了树脂、油脂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为保证香料的品质,张华经常到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沉香原产地收集沉香。
  “沉香可以单独制香,其他合香则是根据香方配制而成。”张华取出自己珍藏的沉香粉,将烧开的水混入其中,用手揉和,待揉成面团状后放入制香器中挤压,一根线香就出来了,将其放在纱网上理直裁好,待阴干后,就成了平时用的线香了。
  “香和酒一样需要窖藏才出味,做好的香用瓷罐装好,埋在朝阳的土里,过半年再挖出来,那个味道就比较成熟了。”张华拿出自己新调制的一款合香,她用合香做成的香珠穿成手串,淡淡的青草香中夹带着甜甜的桂花味,据说这款合香的香方是她半夜起来一气呵成写下的,“这是在听完一位顾客的爱情故事之后做成的,名为思念。”张华说,配香跟古人写诗差不多,需要精雕细作,以花粉为例,有些花为寒性,有些则为热性,要想调配“游刃有余”,就需要制香师充分熟悉原料的特性,掌握一定的药理学和营养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做到这些,一年半载调配出两三款上品香已属不易。
  养生养心 中华香道源远流长断层久
  “香道古已有之,可惜断层已近百年。”张华介绍,香道最吸引自己的是它的历史文化和礼韵内涵。香文化源远流长,先民“燔木生烟”,开启用香的历史,之后盛于唐宋,广行于明清两代,清末逐渐没落,到现在已经断层近百年。
  “简单说来,香道就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让人进入清静的状态。”闲暇之余,张华会焚上一支香,泡制一壶茶,和香友们闻香抚琴,品茗览书。
  “有时候朋友们过来,觉得心里烦躁,品品香,或者打个香篆,也就沉静下来了。”张华介绍,打香篆是研习香道的必经之路,分压香灰、放模具,填香粉三个步骤。先用香箸顺时针方向将香炉内的旧香灰搅散,遇到块状的香灰要一一夹碎,保证香灰的松散,随后右手用香压在八点钟方向贴着香炉壁将松散的香灰压紧,左手转动香炉右手拿着香压保持不动。香灰压好后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香篆模具放置在香灰上,再用香勺将香粉舀进模具中充分填满并压紧,最后干净利落将模具取出,一个香篆便打好了。用线香将其引燃,便可以观烟闻香了。
  “品香是香道精髓也是程序最严格的。”张华介绍,品香并不是将香点燃,而是让香升温,慢慢嗅其味。事前需要净手,因为能够单独用来品味的香一般都是沉香,而沉香非常“小气”,被不洁净或者香精之类的东西沾染,很快就会坏掉。她拿出一块沉香,用小刀小心翼翼切下一些木屑,再轻轻地放到品香炉上,旋动开关。“古时候没有电子升温,大都采用隔碳熏香。”随着香炉温度逐渐升高,张华左手端着香炉,先向侧边吐出一口气,再用右手在香炉外侧徐徐向内扇动,她的表情庄重而又沉静。“好的沉香品起来有三种层次,初香浓郁但稍躁,次香绵软而持久,尾香淡雅余味悠长。”
  执着守望 期待传统文化在本地放光芒
  “因为母亲的关系,打小我就很喜欢香,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跟母亲一起熏香看书的情景。”张华出生在高坪区龙门镇,小时候自己和母亲都酷爱读书,那时候母亲便会点上一支香,看着青烟袅袅,张华心里总是说不出的畅快。长大后,张华做过老师,当过私营业主,不论何时何地,她总是香不离身,即使是出差,也要带上自己喜爱的香,她说,一个人在外地闻到自己熟悉的味道才觉得安心。
  2009年,一位制香师的出现让张华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她从制香师处了解到了关于香道的更多的知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仅拜其为师,更放弃了多年辛苦打拼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研习香道中来。“到各地的香馆或者前辈那里拜访,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去了多少次自己也记不清了。”
  “当时南充没有一家香道馆,几乎找不到知音。”张华介绍,近年来,香道开始复苏,在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香道甚至亲手制香,但南充却少有人问津。痴迷香道的张华本可以去大城市发展,但她考虑了很久,最终选择留在南充,“这是我的家乡,我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然而开创性的事业总是风雨仓皇。2015年,张华的香道工作室成立后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最初的几个月内,门可罗雀,生意惨淡,一直是做着赔本买卖。由于沉香原料价格不菲,而张华又以经营沉香为主,很快,过去做生意赚的钱都搭了进去。 “亏本还可以承受,但内心的孤独却是难以排解。”张华介绍,手工制香和香道推广在很多人眼中很“另类”,常人似乎难以接受,加之张华平时素面朝天,一身汉服,走到哪都会有人投来异样的眼光,甚至有人当面称她为“道姑”。为此,家里人竭力劝说张华改换门庭或者经营一些便宜但品质差的香品。何去何从?张华也一度陷入了迷茫。
  生性倔强的张华选择了坚守。坚持传统制香,坚持使用正宗原料,坚持跟顾客分享香道,渐渐地,生意有了起色,不少茶楼和琴行开始联系她合作进行香道展示。为了扩大影响,也便于香友之间相互交流,她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与香友分享彼此对香道的感悟。
  众香之中,张华独爱沉香,“沉香外表很丑,但历经成百上千年的积淀,燃烧起来馨香四溢。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张华说,她准备多开展一些公益表演,以香载道,以香明德,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走进香道,让香文化和茶文化、书画文化一样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