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用香,历史悠远。肇始于春秋战国,滋长于秦汉,完备于隋唐,鼎盛于明清。
香无定味水无定形,端看品香人与香共同成就,香于无形之中调动着人的灵性。
“沉烟细细临黄卷,凝在青烟最上头”,当你看着焚香的那屡青烟,缓慢的,一点一点的升起,内心很容易就安静下来。
燃,一炉香;静,一世心。
以香安自家之份,养君子之德,参鼻观之玄,开自性智慧,这大概就是古老而温暖的香道文化精髓,穿梭时光,在浮华匆忙的今世,再次浮现于人心里的意义所在。
气味连接记忆,相对于其他感官,气味更能带你回归东方的诗情画意。
暗香浮动,那些无法明名状的气味就是这样潜藏着,在某个时候让你若有所思。
一柱香,静坐,读一本书,抄一份经,原本庸常的环境似乎平添了一份古意和超然。
独坐闲无事,熏香赋小诗。
在古代,香道再平常不过,香的使用几乎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盛世传香,是中华香道文化最好的写照。
张爱玲曾在一部小说里写道,
“请您寻出一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寺庙焚烧的一柱香、佩挂在身的香囊、房间里安神养生的香......更有节日时的“熏香”活动.
唐代,品香被赋予了三种境界:得气、得神、得道。
香文化也从闻香、品香而形成了由闻香、悟道等组成的完整的香道体系。通过香这个载体来调动灵性,追求人与自然完美统一的文化。
同时人们把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闻香识人”,香也就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是宋人笔下文人的精致生活。
“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沉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清怀如水”
在唐宋诗文中,总能与香道雅韵不期而遇,香文化娉娉袅袅,穿过历史与岁月,依旧浸润国人心田。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香文化从皇室贵胄到文人雅客,普及于社会各阶层,其对国人人文精神的孕育,美学与哲学思想的形成影响颇深。
淡淡的馨香,不绝如缕的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优秀传承。
一本书,交一个朋友,甚至遇见一件美好的事情让你砰然心动,这都是一种生活美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