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香道|《芈月传》中的香事

2015-12-30 浏览次数:1550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楚汉的香文化是中国香文化最独立之开端,其用香方式及器具,材料都最大限度保持中国之特有。而西汉以后,由于和西域交流频繁,虽然香材种类大大扩充,但受外来文化影响也较大,六朝时,随着佛教势力的东渐,用香方式又受到印度的影响。到了唐代,法门寺出土之器具,从工艺上看,受到波斯及中东的影响。唐之后到宋代,又有大食国进贡蔷薇水,很大的改变了中国人对于传统香品的审美。明代是总结前朝之大成,虽有海禁,但器物上反而受到日本,朝鲜的影响,如高濂《遵生八笺》中对“倭几”,“倭香盒”及“倭撞”的使用记载。直到清兵入关,故宫所遗之香品又能看见印地香和藏香的影子,皆不复楚汉用香之原始风貌。
 
而楚汉香文化体系中,最难以研究,最神秘的正是屈原死后到西汉以前的时代,也就是春申君的时代,由于对南方地区的开发,加之战乱和大社会变革,其中用香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屈原以后关于香草诗词的文献反而较少,因此这一段用香历史也难为世人所明晰了。
 
随着《芈月传》的热播,让我们也跟着剧情一探楚汉香文化吧。
 
 
屈原主持楚国少司命的祭祀典礼
 
 
 
 
香文化被认为起源于祭祀,最早记载于《尚书》中,商人尚声,周人尚臭。彼时祭祀焚燎取烟不取香。
 
郑玄说:“三祀皆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生烟,所以报阳也。”贾公彦疏:“禋,芬芳之祭。”所谓三祀皆燔燎生烟的手段,又《礼记》:“燔柴于泰坛,祭天也。”孔颖达疏:“‘燔柴于泰坛’者,谓积薪于坛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气达于天。”由此可见,燔柴的关键在于透过燃烧产生烟气抵达上天。
 
但这之后的日子里,在远离周天子权利中心的楚国,那里的人祭祀时不仅取烟,也会取香,既愉悦神灵也愉悦自己。
 
富饶的土地将人们从生存和生产的问题中解放出来,进而有了更高的审美需求,于是才有了或隐喻或白描大量关于香草的《楚辞》。《芈月传》常出现歌词便是借用《楚辞》。如“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出自《东皇太一》,短短四句出现了五种香料三种用法,也体现了先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女医挚陪同魏美人游览楚宫的花园,并辨认香草
 
 
 
《楚辞》中对香的描述多为佩戴,伴有饮食汤浴。这是楚地香文化前期的风貌。在年年的征战中,取烟与取香的思想开始交融,于是诞生了焚烧香料的伊始。同时楚地的用香习惯也就既保持独立又融于生活的在华夏大地上传播开来。
 
比如汉代的椒房。将香料调于泥中涂在墙上,后世更有奢豪者加入麝香,甚至直接用沉香造轩榭。思来想去,香文化热,及复兴未尝不是本土香料的没落。
 
看诗句美不胜收,然而解释清楚,我上文所述诸物估计会被人讥为厨房大料。
 
芳香一词的芳是白芷,卤料包中常有那么一两片,椒房、椒浆的椒是花椒,宋人香谱里提的川椒就是川花椒,兰心蕙质的兰并不是兰花而是泽兰,一种菊科植物,蕙为熏草,就是四川火锅中常用的零陵香。
 
茅香在《楚辞》里称为白茅,《诗经》里称为荑,就是很多人小时候挖的甜根的叶子,它在古诗词里熠熠生辉并不是因为珍贵而是它美好而易得,是劳动大众在传唱它的芬芳。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