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宝网四川讯 2018年1月17日,文殊院全体僧众集于大彻堂举行丁酉年精进禅七。本次禅七自1月17日至23日,在七天之中,大众师父心无旁骛精进办道。
作为长江流域四大禅林之一的文殊院,一直保持着禅宗丛林冬参夏学的传统。每年冬天,无论有多少杂务,常住法师必然腾挪出一段时间,举行克期求证的禅修,以七日为期,这就是文殊院最为重要的一场修行活动——打禅七!
本次禅七由方丈宗性法师和座元智海法师主七,全体僧众参加,内护、外护各司其职。
告生死假
在禅七正式开始之前,全体僧众到客堂、祖堂和方丈处“告生死假”。所谓生死假,即在禅七期间自己对自己生死负责,生也好、死也罢,生死不改自己参悟的决心!
智海法师劝诫大众,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从此坐断生死,并作偈一首勉励大众——
生来死去太无常,生死端因一念忙。
一念贪嗔大军起,了脱只在大徹堂!
“起”入无为法门
禅七的开始,专业的词叫“起七”。实际内容是在确定各种事务的负责人之后,主七和尚会有一段简短开示,然后大众在禅堂中各就各位准备好之时,由主七和尚大喊“起”字,大众低头弯腰同呼“起”,接着绕着达摩祖师像跑香……
简单看上去好像是一个“起”字就表示开始了,实际上这个“起”字不简单。它来源于《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参访弥勒菩萨。因为弥勒菩萨在弥勒楼阁上,而这个地方既无门又无缝(无为法门)。根本找不到入口,善财童子非常着急。就在这个时候,弥勒菩萨为了点化他,就喊了一句“善男子‘起’!”,让他进入无为法门。善财童子一下悟了,也就进去了。所以禅堂中就借用了这个“起”字,以求僧众有个悟处。
印光大师说:愚谓“起”之一字,义当作“极”。唯其用力之极,故致能所双忘,一心彻露。行若未极,虽能观念,则有能有所。全是凡情用事,全是知见分别,全是知解,何能得其真实利益!唯其用力及极,则能所情见消灭,本有真心发现。
宝剑香板
禅堂中有一件法力极其巨大的法宝——香板,形如宝剑的木板。简单说是用来打人,实际上是用来督促用功办道。
香板,从作用上看相当于“戒尺”,是产生警戒、告诫作用的法器。而它作为宝剑的样式,是由来有自的。
话说清朝的“禅师皇帝”、“四爷”——雍正帝,他的禅法受教于他的师父玉琳国师。在玉琳国师圆寂后,四爷担心国师的出家弟子中没有究明心地的出家人传承国师的衣钵,就四下搜寻玉琳国师的传人。在高旻寺找到一个癞头和尚,自称是国师的徒孙,但还未开悟。四爷圣旨一下,赐予宝剑一柄,限他七天之内究明大事,七天之内若不开悟,就以此剑取他头颅。
癞头僧接旨,如坐针毡,情急之下,拼命参究。到了七天末了,突然豁然大悟。此时他立刻喊道:“快拿宝剑来,我要去斩万岁的头”。大事已明,堪当重任!
从此以后,宝剑成了禅堂中极其重要的警策用具——当然,不能是充满戾气的那种钢刀铁剑,而是代表生发的木质的宝剑。
四川文殊院的禅堂称为大彻堂,大彻大悟之意。大彻堂门口有块顶天立地的匾,上书“心空及第”。这的典故出自唐朝大居士庞蕴的《杂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可谓是千百年来最好的祝愿。祝愿文殊院的法师们,个个心空及第!(文/妙是;图江游、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