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法会—山东临沂甘露寺举行蒙山甘露施食超荐法会(图)

2015-05-14 浏览次数:8630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大众迎请传喜法师

传喜法师升座说法

传喜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讲解《兰亭序》

认真聆听开示

法会现场

佛前大供

葫芦丝演奏《沂蒙山小调》

法喜充满
佛宝网山东讯 2015年4月25日,受山东省临沂市甘露寺住持明藏法师的邀请,传喜法师主法蒙山甘露施食超荐法会。
暮春时节的沂蒙山区,天气如同王羲之《兰亭序》中所描述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来自山东高密、潍坊,天津,济南,江苏连云港等地的弟子共一千余人,参加了法会。
沂蒙山区是近现代战争频发之地,也是此次传喜法师山东弘法行程中唯一一次蒙山甘露施食超荐法会。因此法师倾其心力,希望借此法事,消灾化戾,给沂蒙大地带来祥和之气。
临沂是著名书法名家王羲之的故乡,传喜法师以此因缘,从文义上讲解其书法名作《兰亭序》。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中国“书圣”之美誉,出生于临沂,13岁时迁往绍兴。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去汉魏笔风,遒劲俊秀,世人以曹植《洛神赋》名句形容之“飘若游云,矫若金龙”,宛如轻云蔽月,流风回雪。相传唐太宗独爱王羲之书法,以《兰亭序》为其陪葬,从此人间再无《兰亭序》真迹,后人所见只有摹本。
王羲之不仅书法好,人格也同样备受称赞,“东床快婿”一词就是从王羲之而来。东晋太尉郗鉴的女儿相好德馨,太尉与当朝丞相王导,即王羲之的世伯情谊深重,得知王导家中子弟甚多,即对之提出择婿请求,并派总管进王府相婿。总管看到一位袒腹的年轻人在靠东墙的床上大睡,遂问是谁,告为王羲之,对此择婿一事并无兴趣,所以若无其事。郗鉴见王羲之淡泊明利、豁达文雅,对之侧目相看,择为“东床快婿”。
《兰亭序》,作于永和九年,王羲之时年33岁。王羲之心怀出尘之志,35岁时后即辞官,捐其琅琊故居为普照寺,其晚年所居之绍兴故居为戒珠寺。在王羲之定居剡县金亭时,与十八名士来往密切,东晋的名士于儒释道各有所长,互相吸收,兰亭集会中的四十一位都是当时的名人雅士、向道之人。
永和是东晋穆帝年号,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那时,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300余年,在与儒道碰撞的过程中互相融合;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学风自由、各有己见,但对于生命的终极意义有着同样深刻的思考。
“暮春之初,修稧事也”,即做完消灾延寿的佛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以畅叙幽情”。《兰亭序》开篇先作总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的交待。“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观品类之盛。”人们只注重王羲之书法形体之美。传喜法师在法会上阐释《兰亭序》文义之美。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生命是这么的无常,人的感觉是这么的变化不定,以前所喜爱的,俯仰之间,就变为了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人寿命的长短随因缘造化而定,但最终必将走到尽头,因此古人知道生死事大。有生必有死,即使彭祖活了八百岁,同样要寻求生命永恒的主题。后人看今天,就犹如我们今天看以往一样,只要人类文明还存在,对于人生价值的寻求就永远不会改变。
因此,我们现在向古人学习,先把自己的文化研究透彻,以明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所在。孔老夫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虽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这是传统的中国人关于生命价值的态度。宋代文天祥被逼招降时留下千古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轻生死、重仁义,这就是传统中国人的气节,和古人所推崇的价值观。
沂蒙山区的人民在战争年代,用独轮车支持建立新中国;沂蒙的红嫂用乳汁救活了解放军。以铁肩担道义,这是新的沂蒙精神,上溯古代,临沂诞生了多位名人,孔子的学生72贤人中有13位是临沂人,其中《大学》的作者曾子就是临沂人;24孝图中,有7位都是出生于临沂。诸葛亮,也是出生于临沂,诸葛亮虽已执掌蜀汉政权,却为了兴复汉室,六出祁山,扶持阿斗,这种利家利国,死而后己的忠孝精神,是古老的沂蒙精神,其高度与泰山精神一样,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学佛之人,以体解大道、超越生死为目的。证果后的目犍连尊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母亲的处境,在佛的眼里,每一位众生都是如母亲般的有情,明白大道的圣贤就会有对众生的承担,化导群迷,使之离苦得乐。
慧日禅寺智坛师父为大众演唱一曲《彩虹甘露》,此次山东之行,一直在彩虹光环的普照下。甘露寺内唱《彩虹甘露》,与情景相应。真情流露的梵音,触动沂蒙的山山水水和赶赴道场的有情。
法会在临沂市兰山区宗教局长的一曲葫芦丝《沂蒙山小调》中开始。
传喜法师宣读连日来山东弘法朝圣的心得体会和亲笔写下的诗文——《佛子眼中的泰山》、《泰山赞》,和《致登泰山者》,勉励登山者坚持初心,同时法师自勉菩提道虽然坚难,“但怀凌云志,定得证金仙。”
超荐仪轨中,念诵四如来名号时,传喜法师再宣道义:我们的佛性里包含了一切如来的种种德行。但是要体悟到这种种德,并让之彰显,我们必须依靠善知识。
传喜法师引用两则公案。石头希迁禅师拜六祖门下参禅时,六祖年事已高,嘱咐弟子“寻思去”。希迁禅师悟了两三年,才明白六祖是要他去江西青原山,从得法的师兄行思禅师处学法。
行思问希迁从哪来,希迁回答从曹溪来,行思问希迁,可曾得到什么?希迁回答,从来不曾失去过。行思问,既然没有失去过,为何还要去曹溪学?希迁回答,如果不去曹溪,就不知道没有失去过。因此,我们如果不依靠大德之士,不学不参,就不会真正明白,不会证悟到这个衣里明珠——我们的佛性。
另一则公案则是:五祖将欲为六祖划船渡江,六祖合掌说,“未悟师度,悟了自度”。我们皈依了事相三宝,还要依靠住持三宝,才能明白自己的理体三宝。所以未悟的时候,一定要仰赖善知识的指引。
传喜法师再借儒家经典来阐释义理,《论语》开篇,即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跟着得道之人学习实践,是多么的快乐!有得道的人从远方来一起谈天论道,是多么的快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两千多年来,激励有识之士,发掘内明和德用,达于外王(有道之士对于社会的承担),即自利利他的圆满境界。 (图:妙馨 文:何方)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