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应净雄法师的邀请我和浮石从长沙去了厦门,因为净雄法师要在厦门的钟山打造一个佛教文化产业园,他一直邀请我过去给他出些策划。对于法师的邀请我们再忙自然也得抽出时间过去看看。这不仅是因为他是香港佛教界一位有着深厚修为且令人敬仰的大和尚,更因为我和他之间的一段缘份。我认识法师是在四年前天娱传媒承办了沩仰宗的祖庭沩山密印寺1200周年暨首届中国沩山佛文化节上,他被邀请过来做了密印寺的方丈,因为活动的原因我需要经常性的同他沟通。有一次,我和宁乡宗教局的熊局长去北京找一诚长老汇报活动的进程。汇报完毕回酒店的路上我们正商量如何去香港同净雄法师也做一次沟通的时候,我抬头望了眼窗外,发现迎面驶来的车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正是净雄法师,乍一看还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很快法师也看到了我们,于是他改变了行程掉头与我们回了酒店。茫茫人海车来车往,当你正谈论着一个人的时候紧接着他就出现了,这种事也就只能用佛家讲的“缘份”来解释了。也正因为这种缘份,我和法师这几年有了密切的交往。
下午3点40,我们一下飞机,净雄法师便亲自陪同我们去了钟山的石峰岩寺。石峰岩寺的交通十分方便,离厦门机场也只有20来分钟的路程。我们驶离厦门岛越过跨海大桥也就到了钟山的脚下,然后再沿着一条狭窄的水泥路跑了大概三四公里也就到了石峰岩寺。这里三面环山,面朝大海,小小的石峰岩寺就在群山的包围之中面海而立,寺的两边和前面异常的空阔,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净雄法师给我们介绍,未来的寺庙就是在这块空地之上兴建,除将按照明朝的风格沿中轴线依次建造五重大殿外,还将建成休养区和有机食品区。法师还给我们展示了整个佛教文化产业园区的的规划,让我感觉到法师的理念已经远远超越了建造一个单纯的宗教场所,他是融合了现代的营销学、品牌学、生态学及旅游和环保等理念来打造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场所(具体设想基于知识产权关系不便做详细透露)。可以预见这种新理念的融合对佛教文化的推广与提升在中国的佛教史上将会是里程碑式的突破。我很欣赏净雄法师的这种跨界整合资源的做事方式及能力,他能在严格遵照佛教传统仪规及各种戒律的前提下开创性的跨行业吸收各种新理念、新技术,并且使之为佛教的发展和推广服务。
因为我们这次是应法师的邀请前来出谋划策,所以我与法师也交流了一些我们的理解和看法。关于佛教场所的建设,这些年我思考得颇多。我们觉得关键一点还是要对人的打造。一个寺庙未来能否经营好,能否成为一个品牌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这个寺庙的大和尚。纵观历史上的名寺古刹,无一例外不是因为寺庙出了高僧大德而得名的。但是现在很多地方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修建佛像庙宇,并希望通过挖掘地方的佛教文化带动地方旅游促进地方品牌的提升。但最终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寺庙建成后不但没有没像预料中那样带动旅游,相反寺庙的管理及日常的维护都成为了一个包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寺庙缺少一位善管理懂经营且修为深厚的高僧大德。所以我们在修建寺庙的同时就应该规划对大和尚的打造,那么如何来打造呢,我想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整合各行业专家智囊,吸收其前沿的新理念、新技术帮助大和尚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佛教理论体系。并且将这些理论转化为通俗化的语言来表述和传播,使其理论不仅严格遵循宗教传统文化的要求,同时又富有时代的特质。其二、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推广宣传大和尚的理念。其实台湾的星云长老在个人品牌的打造上就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去的飞机上,我和浮石探也讨了佛教产业开发的话题。其实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个老话题,因为这些年每做一个佛教活动都需要去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我一直认为借助佛教文化营销地方旅游、推动经济发展没有什么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去开发,开发好了可以点石成金。比如南岳衡山的旅游一直打的是佛教文化的牌,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南岳的香客买香都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但这主要还停留在拜佛的层面,并没有将佛教进行产业化的开发。如果产业化和品牌化的开发这种效益将成倍的增长。当然我讲的对佛教进行产业化的开发并不是过度的让佛教商业化,更不是去宗教化。相反这种产业化开发是通过对佛教文化的提炼并融合现代的营销理念对其进行产品开发和品牌化的包装,比如佛教的有机食品就能包装成一个强势的健康食品品牌,同样佛教文化可以成为动漫的题材,借助动漫演绎佛教经典。如果把这些产品开发好了,并让其成为佛味浓厚且响当当的品牌,那么其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相反很多寺庙并没有去开发产品而是通过收取门票等方式来维持寺庙运转,其实寺庙收门票的做法很不可取,佛教主张的就是众生平等,怎么能将没有钱人挡在庙外呢,那无疑是对佛祖的亵渎。
我很期待钟山佛教文化产业园的建成,因为净雄法师的理念让佛教文化有了现代的气息。他不仅是在建造一个寺庙,他更是在打造一个佛教产业的品牌,一个宗教文化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