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简介
白马寺是一座净土道场。在弥陀宝殿左右两侧的小佛堂,其门槛上有匾额写着:「老实念佛」、「净土安养」。
徘徊弥陀宝殿外,踏在光滑琉璃的大理石上,往前眺望,一抹翠绿自然美景亘在你眼前,一座金碧辉煌的土地公庙远看如一银色瀑布悬在青山之上,与白马寺遥遥相对。
寺院历史
白马寺在十二年前,由达悟法师及敬定法师来到此山中,开创佛门场。当时,先向信徒借用房舍三间而创立了「白马寺」,後来,又陆续增加数间,暂作静修之用。
白马寺还有值得一提的事就是创设「梵音讲堂」。在民国六十二年,於台北市万大路购置一层楼房,作为讲堂的地址。每周二、四、六,三天举行讲座,由於法缘殊胜,信徒日增。於是,在民国六十五年二月,购置原先借用的房屋和土地百余坪,准备兴建永久的道场,经过了十二年後,而有了今日的「弥陀宝殿」及清雅的外观。
寺院格局
在弥陀宝殿内,钟鼓左右列位。广大洁净,朱红色的拜垫整齐划一的排列着。西方三圣之佛雕金身被供奉在中间的佛龛。佛龛的造型如一小小的寺院,小飞檐伸展在四方,正中央的脊顶有一法轮镇着,旁有两对对联,正可描写弥陀如来的精神和悲宏的愿力,「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弥陀宿有无边誓,慈悲常作度人舟」。壁上亦有红黄相间的幡,上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
大殿的右侧有七尊药师如来佛。白马寺为度众方便,而有了替佛友祈药的这项服务。也许佛菩萨的感应吧!来求药的佛友愈来愈多,而药师如来佛的金身也因佛友的发愿雕塑而有了七尊;佛友们称之为「七如来」。左侧是供奉目犍连尊者;为超度佛友们历代祖先而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