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西竺园
西竺园在梧州市岗岭路珠投岭。是梧州近代最大的佛寺。1933年建,有门楼、西竺堂、观音殿、大雄宝殿、厢房等6座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近年维修一新。大雄宝殿内塑释迦牟尼、弥陀、药师和地藏观音菩萨像,珍藏《大藏经》共7173卷,还有铜鼎、铜钟、铜灯塔等。广州六榕寺法师党澄、桂平西山龙华寺法师巨赞、广西佛教会的道安等先后来此讲经。是梧州市佛教活动的场所,梧州现存最大的佛教圣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梁秀珍(出家为尼后法名妙真)和她的师父达禅法师创建寺庙,当时李宗仁、郑建民等参与捐资建寺,次年12月落成。广州六榕寺觉澄法师将寺庙取名为西竺园。民国二十四年春,达禅、觉澄法师主持开光典礼。香港佛教联合会主任觉光法师及桂平西山主持妙载均长期在此念经。园内砖木结构房屋6座,东西座为餐厅和会堂,中座为大雄宝殿, 供奉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是教徒参拜念经的场所。每逢佛诞节日,教徒及善男信女都来此参拜念经。殿有大铁钟、铜钟、七层铜塔、明代铜大香鼎各一只,楼上藏有一套《大藏经》。西竺园在中国佛教界有一定的地位。
西竺园为妙真(1896——1971)和她的师父达禅法师于1933年创建。妙真俗名梁秀珍,出生在梧州一贫苦渔民家庭。她16岁时父病死,无以为葬,遂为桂系军人曾其新出资纳为妾。但婚后一直不育,1929年新桂系又反蒋失败,梁秀珍随夫出走香港。适逢广州的达禅法师云游香港,梁秀珍遂往拜达禅法师为师,昄依了佛教,取名妙真。1931年,妙真回到梧州后,劝曾其新出资,并得李宗仁、郑建民等参与捐资建寺,1935年1月落成。广东韶关南华寺住持虚云和尚派侍者释清凉任西竺园僧伽教导员。2月,西竺园佛堂举行开光仪式,由觉澄法师主持,标志佛教在梧州恢复。当时前来参加开光仪式的苍梧州县长蔡灏亲书大雄宝殿门前的对联“琳宫澄澈西江月,珠岭祥生南海云”。西竺园山门有一对联“鸳水绕空门一切众生原有岸,白云开觉路三乘佛法本无边”。1983年6月9日,西竺园举行佛像开光仪式,由广东云门大觉寺佛源法师和柳州西来寺智禅法师主持法会,标志梧州佛教的新发展。
庵内砖木结构房屋6座,东西座为餐厅和会堂,中座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外观是绿瓦、 黄墙、红柱,瓦脊上用瓷瓦筒装嵌两条古龙戏一朵球状莲花,象征佛祖的清净与大慈大悲。殿里宏丽肃穆,中间供奉着三尊檀香木饰金佛像,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左边是消灾延寿药师佛,右边是南无阿弥陀佛。再向左右角伸展,为地藏菩萨(檀香木涂金)与观世音菩萨(瓷器像)。大雄宝殿是教徒礼拜念经、过宗教生活及弘传佛法的场所。楼上为藏经楼,是收藏各类佛经的地方。藏经楼收藏藏有一套珍贵的宋朝砂碛本《大藏经》。该经书包括天竺和中国的佛教历代著述共7173卷,俨若佛教的百科全书。广州六榕寺的觉澄法师、广西佛教会的道安法师、桂平西山龙华寺主持巨赞法师曾到此讲经。 大雄宝殿后山第二级山坡有一观音殿,建于1984年底,1988年4月竣工。观音殿绿瓦、黄墙、红柱,瓦脊上亦用瓷瓦筒筑一对龙戏一朵球状莲花,象征观音菩萨的纯洁与慈祥。观音殿内安奉一尊涂金的观音菩萨。观音,即观世音,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以大慈大悲为德性,据称遇难者只要念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观世音。殿门对联是梧州书法家何虚中书“慈航普渡一切众生脱离六道登觉岸,甘露偏洒十方同化昄依三宝发菩提”。
观音殿两侧为祖师堂与功德堂,均是灰墙灰瓦、保持佛教徒的纯朴,建成于1988年底。祖师堂,上层中间安奉达摩(正中)、玄奘、太虚;中层安奉虚云、巨赞、达禅、觉澄、观本、道安等祖师莲位。三层安奉妙真等。功德堂乃佛教徒及其家属、亲戚死后寄托亡灵的佛堂。
西竺园主要成分是净土宗的临济派,因为曾请过禅宗的僧人作教员,也搀杂着大量禅宗的内容,教派特征不十分明显。西竺园曾建立过紫竹林、灵山佛堂、富民佛堂,举办过观音会、佛诞会,解放以前的势力还是比较大。前几年,紫竹林因修东环路而搬迁到白云山,由中国佛教协会筹建颇具规模的四恩寺。韶关的南华寺、广州的六榕寺均宗仰临济宗,西竺园与它们有直接的佛缘。
观音殿建成于1988年,该殿1984年底破土动工,兴建期间有1076名信士(其中海外侨胞和女性信徒占多捐款近30万元助修,故尔工程能于1988年4月顺利竣工,观音殿坐落在大雄宝殿后的山坡上,建筑面积292平方米。殿内供奉一尊涂金观音像。在殿门横额“观音殿”用金色书写;两旁门联乃梧州书法家何虚中书:“慈航普渡一切众生脱离六道登觉岸;甘露遍洒十方同化皈依三宝发菩提。”
祖师堂与功德堂分别坐落在观音殿两侧,灰墙灰墙,皆为1988年秋、冬建成。祖师堂分三层安奉历代祖师莲位二十二座:上层为达摩、玄奘、太虚;中层为虚云、觉澄、观本和西竺园女尼受戒师达禅、巨赞、道安;第三层为西竺园历代任住持,名僧13位。
西竺园佛堂自建成后,其“人间佛教”特色尤为浓厚。其主要表现是:(1)兴建佛学补习班。1935年,“西竺园佛学补习班”成立,由释清凉主持教务和教学,招收初、中级各班学员一组共40人,皆为女青年;另设旁听若干人,多属中年女居士。教学内容主要是佛经和中国文化历史。1944年停办,1988年复办,从西江沿岸各地招收10余名女青年教徒入班受训,讲授佛学、英语、语文。(2)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9年,西竺园僧伽在园内设立“抗日阵亡烈士灵位”,每天念经为亡灵祈祷,并发动居士、信众为抗战献金捐款。1942年巨赞法师在梧州讲演,宣传抗日就是“大慈大悲的菩萨行为,完全符合佛教大乘精神”,鼓励佛门僧徒积极投入爱国爱教,抗日救亡的历史运动。(3)生产自养。西竺园秉承怀海遗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先后办起了山地种植园、缝纫组、毛巾广等。不但解决了僧尼的日常用度,而且还可以救济孤寡、布施贫民、利众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