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多寺景观
宁多寺,在山南地区之扎囊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南、结林乡白种村西约三公里的山谷北断崖上。寺庙四面环山,风景秀丽。
寺院简介
宁多寺属宁玛派,由白钦.仁钦林巴于13世纪初叶创建。从建寺到第七世达赖格桑嘉措(1708~1757)时期,共有十二代活佛传承。第二代住持宁多.唐杰肯巴(1217~1277)活佛,即出生于此地,他是扎囊十三贤人之一。17世纪后期,宁多寺改属为敏珠林的分寺。18世纪初期传到第十二代住持乌热强巴时,由于准噶尔部的侵扰和破坏,宁多寺遭到了严重破坏。不久,在敏珠林寺的资助下重建,有喇嘛50人。
宁多寺灵塔
寺院格局
西藏和平解放后,因宁多寺建筑梁柱多被虫蛀而腐朽,于1958年又按原寺结构布局重新修建在其北约15米的地方。时隔不久,该寺又被十年浩劫毁为废墟。后又由当地群众筹资维修。
宁多寺大殿坐北朝南,高4层。第一层是主供佛堂,面积297.04平方米(南北长18.8米,东西宽15.8米)。大门外有一长方形门廊,门内为大经堂。经堂后部正中又有一门里面便是佛殿。殿内主供特别,不是佛像或其他历史人物,而是从贡布顶钦(林芝一带)迎请的檀香木短柱。短柱经过一定的加持,将神附于其柱,成为“神柱”。据说此“神柱”可以抗旱防雹,预防传染病。因为迎请“神柱”的时间是在藏历年的11月29日,所以,每年只有这一天才将“神柱”公开供奉,平时,一般人是看不到“神柱”的本来面目。此外,佛殿里还供有三世佛(即:过去世迦叶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未来世弥勒佛)镀金铜佛像。第二层供有该寺历代住持的泥塑像,尤为珍贵的是寺内原藏有一套手抄本《甘珠尔》和《丹珠尔》。
寺院文化
宁多寺的主供之所以与众不同,这有其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自然原因就是这里干旱缺水,至今还是冰雹重灾区。过去,在科学适应不普及、宗教信仰浓厚的西藏,人们无法解释这些自然现象,认为是神的力量或报应。社会原因就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加之统治阶级的利用,于是便产生了用“神柱”来禳灾避邪,带有一定的原始偶像崇拜性质。这是研究我国原始宗教的又一活化石。
寺院联系方式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扎囊县结林乡白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