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简介
万佛禅寺是绥中县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座古寺,位于河北省山海关和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关外第一镇万家的“渤海之滨”。周围主要景观有世界文化遗址九门口水上长城、碣石遗址、孟姜女庙、秦始皇碣石宫、芷锚湾,万佛禅寺原名为望海寺,原占地面积达220亩,三面环海。
据碑文记载在辽代开始兴建,共建有三座主殿和四十多间僚房,到了明 朝时又扩建了龙王殿、娘娘宫、钟鼓楼和二座护法殿,香火日渐旺盛,佛法在此兴盛。到了清朝又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了一倍,新建了藏经楼、万佛阁、祖师殿、地藏殿和百余间僧僚,长住僧人最多时达到壹百二十众,到此讲经法师络绎不绝,度人无数,佛法在此鼎盛一时。一时望海寺享誉关内外,信徒达数万人之众。到了抗战时期寺院被摧毁;抗日将领张学良曾二次到此上香并提词,到了五六十年代寺院基本被拆除,建了机械厂,如今只剩下残破的山门、破败的花墙、石阶、石碑等,虽然失去了往日的雄伟,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却有一定的佛教历史内涵。望海寺在历经百年沧桑后仍能屹立至今,等待的也许就是今朝的复修,经信众大德居士的指引,请来住持释果证法师来此宏扬佛法,他怀着这样一个理念,为令正法久住,万佛禅寺将建成一座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宏法道场,以佛教教育修行和慈善为重点,引导正信,落实正行。
经云:“诸供养中,法供为最”,又云“身为佛子,当行佛事”。现在最大的佛事就是将佛法宏扬开来,使更多的人认识佛教,了解佛法使更多的佛子弟深入经藏、正信、正修。法不虚起,赖人以弘,事由人创,须众方成,做福之事,利人为先。为使万佛禅寺早日圆满完工,使更多的人得到佛法的殊胜利益,敬祈十方长者、大德居士及社会各界有智之士以普度众生为悲愿、以宏扬佛法为己任,共同发心,广施净财,共襄胜举,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阿弥陀佛。
寺院历史
万佛禅寺在翻修前为“望海寺”,在红崖子乡老付马村的杂木岭,有一座明代建筑----望海寺庙。据乡志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曾重修此庙,到解放前,只有3间正殿,4间耳房,3间厢房,1座古碑,1个铁香炉(于1966年被砸铁盗卖)。殿内供有药王塑像。解放后,寺庙改成了学校,后又改建成果树队。1992年,经兴城市民委批准,重修此庙。现在的望海寺寺院东西宽80米,南北长120米,庙内有山门,有龙土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玉泉殿、佛主殿、念佛殿、斋堂和3个香炉、1座宝鼎。有4名主持僧人。该庙坐落在山林之中,背靠青山,面对水库,可谓位处山水之间,松柏之中。逢春夏季节山花烂漫时,松柏翠绿,到此一游,如进仙境一般。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多有信男信女来庙烧香、拜佛。
寺院传说
辽宁万佛禅寺原名“望海寺”,望海寺有个传说。望海寺地处葫芦岛半岛中部南侧,城区邻海,距海最近的住宅楼,离海不过百步之遥。叫望海寺,却没有寺庙。哪怕是古时留下来的只檐片瓦也没有。一些爱思想的人企望捡几块瓦当以作思古之柔情,就不免会大失所望。《地方志》上说,这里却曾有过“望海寺”,而且来历挺玄乎的:说是元朝的时候,有哥俩个,海运货物到附近海面,忽遇急雨暴风,货船顿时在黑风恶浪中飘摇不定,几欲沉覆。哥俩个吓得在船上冲天跪拜,许诺如能保全性命,货运平安,就削发为僧在附近岸上建寺一座,以报天恩。诺言一出,天开云散,风平浪静。哥俩个三拜九叩,谢天公不灭之恩,之后,完成这次海运,兄弟二人就来到半岛中部的山坡上建寺一座。名曰:望海寺。哥俩个一个叫及心,一个叫际心……方志记下的是二人的法名。
这一带古时候属蛮夷之邦,佛教场所大多是中原教徒传经布道的产物。这个传说很可能是有人看到本地没有象样的“传说”,出于建设家乡文化的目的“创作”出来的。即是“创作”,就不难看出因袭痕迹。其实咱们这里的很多已经出了书的所谓“传说”,都象是从南方少数民族的传说里抄来的,阴柔缠绵,全无北方人的粗犷与阳刚。甚至于某些服饰的描写也象是从滇地苗人那里借来的。有人说见过望海寺的遗址,也曾有意地寻找过,但没有结果。那些可怜的蛛丝马迹,实难让自己信服。虽然如此,历史与传说的真真假假交汇在一起,这就是望海寺地区文化基调的最原始的构成。有人说:望海寺文化属移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