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佑民寺
地理位置
佑民寺,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民德路和苏圃路交汇处,市内八一大道公园北面,东湖东岸。位于南昌市中心,八一公园北侧,是南昌市唯一一座完整的寺院。
寺院简介
开元寺在马祖和智藏师徒主持期间,规模壮观。后来历代都有高僧主持,香火兴旺。开元寺后来又改叫能仁禅寺、永宁禅寺、佑清寺等。1926年改为佑民寺。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佑民寺被列为江西省重点保护寺院。1956年,南昌市佛教协会在这里成立,1957年,佑民寺被列为第一批江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班禅大师来寺里敬献哈达,上香拜佛。
寺院历史
佑民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原为豫章王蔚综之师葛鱼单捐献的住宅。初名上兰寺。佑民寺殿堂雄伟,前殿有众多佛像和千佛缸,缸外装饰九十余个佛像,神态各异,古朴端庄。在缸上饰佛像众多,中国国内罕见。后殿有巨型铜佛像,佛像庄肃穆,较为珍贵。据清乾隆年间版《南昌府志》记载,南朝梁代时,豫章王师葛鲟宅居城西端,宅东南有蛟井。天监年间(502—519),井中“蛟斗甚激,豫章王萧综造大佛一尊,以镇蛟龙。”太清元年( 547 ),葛鲟捐宅建寺,供奉镇蛟大佛,寺名因称“大佛寺”。当时大佛寺开山祖师名号,现已不可考。唐开元年间,改称开元寺。大历4年(769年),禅宗高僧马祖道一行来寺说法,四方信徒云集洪州,入室弟子139人,使开元寺成为江南佛学中心,洪州禅由此发源。此后该寺时毁时修,先后易称过承天寺、能仁寺、永宁寺、佑清寺等。民国年间,改名佑民寺,并沿用至今。
佑民寺最早叫大佛寺,梁代的时候,豫章王(豫章就是古代南昌的别称)的老师葛鲟家里有一口井,里面住了蛟龙。豫章王特意造了一尊大佛像来镇住蛟龙。后来,葛鲟把这所房子捐出来建寺庙,因为供奉了镇龙的大佛像,所以就叫大佛寺了。唐朝时,大佛寺改名为“开元寺”。禅宗八祖马祖道一担任佑民寺住持十五年,开创了洪州宗,784年,新罗(也就是现在的韩国)的僧人无寂来开元寺参拜当时的住持马祖的弟子西唐智藏禅师,深得西唐智藏的赏识,将法号改成道义,并传授禅门心法。智藏禅师的新罗弟子除了道义外,还有洪陟、惠哲禅师等,回韩国开创了实相山派、桐裹山派。九世纪初,禅宗在韩国形成“禅门九山”,其中有七山与马祖道一的洪州宗有关。
寺院景观
佑民寺铜钟(钟楼)位于南昌市环湖路37号(江西省广播电视厅宿舍)院内小花园东南角。 钟楼座西朝东,4米见方,通高12.5米,半球形房顶,房顶一侧置一避雷针。钟楼的下面三层空置,仅设楼梯上可四楼,第四层为八方形,对角四面无墙,便于采光和通风,其内吊置铜钟。
佑民寺铜钟系南唐大将林仁肇(南唐南部留守、南昌尹,后被后主毒死)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铸,重 10,064斤,高七尺,围长一丈四尺八寸,铸有“南唐乾德五年太岁丁卯重铸”字样。是南昌三宝(普贤寺铁像、佑民寺铜佛、宋代铜钟)中仅存的一宝。铜钟上铸双吊耳,肩部三道凸弦纹,中部以大块方格与竖条纹间隔装饰,中下部对称分置四个乳丁纽,再往下是大块长方格与竖条纹间隔和两道凸弦纹,下沿部铸成波浪形。
民国十八年(1929),南昌居士姚国美、 曾非欤等和南海行宫住持恒定和尚共同发起修复佑清寺,寺名改为“佑民寺”,并将原放在普贤寺内的铜钟移至佑民寺西侧,还专门建了一座花岗岩结构的四层正方形钟楼保护至今。
寺院文物
佑民寺殿堂雄伟,前殿有众多佛像和千佛缸,缸外装饰九十余个佛像,神态各异,古朴端庄。在缸上饰佛像众多,国内罕见。后殿有巨型铜佛像,佛像庄肃穆,较为珍贵。佑民寺右侧,一座四层角形的钟楼挺然护在佑民寺旁。钟楼内悬有大铜钟一口,为十世纪南唐时铸,重五千多公斤,高二点三米,周长四点七米。钟楼为一九二九年用花岗石修筑的。
嘉庆年间,在后殿铸铜接引佛一尊,高1.6 丈,重3万6千斤。民国年间,南昌民谚“江西穷是穷, 还有三万六千铜 ”即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