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平顶山 风穴寺

2015-02-03 浏览次数:58965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河南平顶山风穴寺
  地理位置
  位于汝州市 区东北9公里的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
  寺院简介
  风穴寺引又名香积寺、千峰寺,位于汝州市 区东北9公里的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后经北魏、唐、宋、元、明、清历代重修与扩建。 风穴寺总面积约50余亩,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中佛殿、悬钟阁、藏经阁、七祖塔等。风穴寺是河南省四大名刹之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古书记载:寺东龙山阳坡有大小风穴两个,山因名风穴山,寺因山名。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刹”。风穴寺在河南省汝州市东北九公里处的少室山南。风穴山口,两山夹道,万木葱茏,流水潺潺。迤俪北行3华里,方能发现寺院,确有“深山藏古寺”“曲境通幽处”的诗情画意。寺院群山怀抱,北有紫霄峰,侧有紫云峰、纱帽峰、香炉峰、石榴峰等九条山脉逶迤相连,朝向寺院,有“九龙朝风穴,连台见古刹”之誉。寺内殿、阁、楼、台140余间,依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多变多姿,集中秀丽。
  寺院历史
  寺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毁于董卓之乱,重建于北魏,距今有18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因当时满山野花,芳香郁积,故名香积寺。又因寺北山峰林立,峥嵘奇秀,故名"千峰寺"。隋代又名千峰寺。后汉乾祐三年改为白云寺。北魏重建寺院时,寺院地点定在白马石沟中的银洞山下。传说当时物料齐备,正要破土动工时,一阵狂风将砖石木料刮到现在寺址,风点穴位,故名"风穴寺"。又据《风穴寺志略》载:寺东龙山阳坡有大小风穴两个,山因名风穴山,寺因山名。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刹”。风穴寺是河南省四大名刹之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南部旅游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8年,风穴寺及塔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风穴寺始建于东汉,重建于北魏,因寺东之山有大小风穴洞而得名。风穴寺在明代万历年间香火最为鼎盛,曾有僧众1000余人,房舍300多间,土地2000余亩。风穴寺虽是北方寺院,却不沿中轴线布局,而是依山就势而建,具有江南园林风光。周围景观星罗棋布,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称。更重要的是风穴寺保存了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现存唐至清历代建筑14O余间;唐开元二十六年所建的“七祖塔”为全国现存七座唐代高塔之一;宋代悬钟阁内悬挂一口宋宣和七年铁铸大钟,重9999斤,被誉为“中原第一钟”;中佛殿为金代建筑,为单檐歇山式,梁架结构科学严谨;涟漪亭是河南仅有的明代双层六角亭;西面山坡上的上、下塔林是中国第三大塔林。寺内现存有明代汉白玉石佛和缅甸送的佛像及明代嘉靖年间石佛30余尊、木雕佛像7尊。寺内碑碣林立,或记事、或题咏,楷、草、隶、篆风格迥异,存有唐代的尼陀罗咒、宋代的经幢、元代的塔铭。

  寺院格局
  寺前有接圣桥,传说是拜接乾隆帝圣旨的地方,故名"接圣桥"。桥上青石栏杆雕刻玲珑。桥北是观音阁,为重檐歇山式,飞檐挑角,细工剔透。该阁俗称"水府"。因阁前有大慈泉,碧水喷涌。阁后有东西龙眼、君子、问清、盈科诸泉汇于桥下,泉水环绕"涟漪亭"一周,观音阁恰似水中龙宫,故名"水府"。
  中佛殿建于金代,距今已有800多年,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毗卢殿位于中佛殿后,重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殿内有永乐七年周王朱肃献的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一座。三层悬钟阁建于宋代,阁内悬挂有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铸造的铁钟一口,重4998公斤,造型浑厚古朴,铭文清晰。中佛殿,为典型的金代建筑,建于15米高的砖台上,飞檐挑角,似展翅欲飞,为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金代殿堂建筑。毗卢殿,建于明成化的间,是一座琉璃殿,殿中一尊汉白玉石佛,为明永乐七年住地开封的周王所献。 另有观音阁、三官殿、涟漪亭、接圣桥等明清建筑,设计精巧,工艺上乘,造型玲珑,美观大方。中佛殿是风穴寺的一处建筑瑰宝,这座金代建筑以科学的木制结构和精美的金代彩画蜚声海内外,是目前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金代殿堂式建筑。殿中心的木质结构全是古代的工匠们根据力学原理搭建起来的,个殿堂没有用一根铁钉。

  寺院景观
  大雄宝殿之后,拾级而上,攀登108级台阶,穿过方丈殿、罗汉殿,便是望州亭。此处海拔305米,临亭俯瞰,寺内亭台楼阁、殿堂碑塔尽收眼底;向北眺望,9华里处的玉皇山紫霄峰连着紫云峰、香炉峰、沙帽峰、石榴顺峰等九峰,逶迤叠拥着寺院,宛如九条长龙,故称九龙口;向下俯视,山峦环拱,状若莲花,寺院恰居莲台中心。
  寺内碑碣林立,上自五代时后汉乾祐三年(950年)的《风穴千峰白云禅院记》,下至宋、元、明、清碑刻,或记事,或赋诗,真、草、隶、篆,各体具备,其中不少是艺术珍品。此外,有珍珠帘、大慈泉、玩月台、升仙桥、翠风亭、银屏风、吴公洞、望州亭等八大奇景,还有小龙门、石龙门、洗风尾、东山仙人靴、西山一尊佛、半云巢、无心处等72小景。
  建于明成化的间,是一座琉璃殿,殿中一尊汉白玉石佛,为明永乐七年住地开封的周王所献。 另有观音阁、三官殿、涟漪亭、接圣桥等明清建筑,设计精巧,工艺上乘,造型玲珑,美观大方。
  风穴寺建筑风格奇特,无中轴线,随山就势,高低错落,古柏清泉,谷深景幽,具有江南园林风格,历为游览胜地。刘禹锡、岑参、元结等涉足观光,并留下动人的诗篇。 风穴寺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建筑依山崖溪流等自然条件布局,整体具有园林的风格。全寺现存建筑140余间,多为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修时所建,主要有山门、天王殿、中佛殿、毗卢殿、方丈院、地藏殿、观音阁、钟楼、藏经阁、七祖塔、望州亭等,其中尤以七祖塔、钟楼、毗卢殿和中佛殿历史悠久,保存最好,价值较高。
  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唐开元年间建造的七祖塔,高24.16米,为九层密檐方形砖塔。风穴寺寺院周围有元、明、清各代寺塔84座,是河南省第二处较大塔林。风穴寺历史悠久,不少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足迹。新中国成立后,该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现已对外开放,不少国际友人慕名而至。其中七祖塔,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高24.16米,为方形九层密檐式砖塔,塔身外轮廓呈抛物线,是中国迄今保存完好的6座唐塔之一。
  怪坡位于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内,在群山环抱之中有一片神奇的地方,无论是驾车或骑自行车,上坡时不用启动或脚蹬,汽车或自行车就会越跑越快,而下坡时,则必须启动机器或用力蹬车,否则绝不会前行。在坡下倒上水,水从低处向高处流。这种上如下、下如上的神秘现象,被称为“中原一绝”。
  风穴寺外有奎光塔,和寺内的至高点望州亭遥相呼应。寺院周边的山坡上还分布着上下两处大型塔林,包括唐、元、明、清和近代的僧人墓塔及其他砖塔石塔146座,数量仅次于河南登封少林寺和山东长清灵岩寺,位居中国第三。寺外有塔林数处,保存历代基塔计115座,仅次于少林寺而居河南省第二位;另存有历代碑刻和元明清各代的佛教造像等。 全寺周边山清水秀,林木葱郁,风景幽美,现已辟为一处国家森林公园。

  寺院文物
  风穴寺悬钟阁,建于宋,内悬9999斤重的宋宣和七年(1125年)铸造的大铁钟,为宋代保存至今的稀有珍品。该钟铸造精致,声音洪亮,因此,"风穴钟声"为汝州八景之一。
  寺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造的七祖塔,由唐玄宗赐名,供奉佛教禅宗七祖贞禅师的舍利。塔高22米,为九层方形密檐式砖塔,外廓呈梭形曲线,每层均悬挂风铎。塔刹由覆钵、相轮、宝盖和火焰组成。整个塔造型优美,比例匀称,是中国现仅存的7座唐塔之一。
  中佛殿是典型的金代建筑,坐落在高1米的砖砌台基上,面阔、进深俱为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和二菩萨、二弟子像,殿前多明清碑刻。钟楼和毗卢殿建于明代。钟楼又名悬钟阁,建在6米高的石台上,为三重檐歇山顶式楼阁,楼内悬挂一口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铸造的大铁钟,重约800公斤。毗卢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是全寺最大的木建筑。其殿前有月台,四隅置石兽,殿内中部为神坛,横占三间,上置明永乐七年(1409年)周藩王所赠白玉石佛一尊,高2米多。院落内还有铁佛一尊,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所铸。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