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江南第一寺”建初寺即将重现南京(

2015-08-18 浏览次数:221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近日,有细心的市民发现,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西南角、应天大街南京晨光医院旁的山坡上,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已经雏形初显。记者探访得知,这座名为建初寺的寺庙,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江南第一寺”。就在前不久,大佛等塑像已搬入建初寺大殿内,并已安装到位。江南时报记者黄勇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亲笔题字

在很多人头脑中,南京这座城市烟雨迷离,而这样的烟雨迷离大概就源于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佛教文化流入南京,始于东汉献帝(189-220年)末世。但江南出现第一座寺庙,还是在孙权建立东吴政权定鼎建业(南京),佛教南渐之后。建初寺建于后汉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中国第二座寺庙,也是南京地区、江南地区的首座寺庙,有“江南第一寺”之称。

南京晨光医院旁的山坡上复建的寺庙正是“江南第一寺”——建初寺。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这座庙已经修缮完工,焕发出新的光彩。不过蓝色的围挡依旧围着寺庙的正门,只能从围挡上方隐约看到正面设有三个拱门,正中间山门上方的匾额上从右至左有三个大字——“建初寺”。旁边的落款是传印,也就是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为江南第一寺亲笔题写了名字。

从工地背面的小门进入寺庙,透过殿门的玻璃能隐约看到,殿内的佛像已经安装到位。工地的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复建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了,前不久住持大初法师已带领僧众净洁了道场,之后,大初法师又率领僧众协助佛像厂将大佛等塑像搬入后面的大殿,并擦拭安装到位。

据记载,专家曾经在修缮前的此殿堂的大梁上,发现过一排字迹:“二十四年荷月吉日,本明重建”。由此推断,此殿在清代曾经重建过。

敦煌壁画记载孙权为康僧会建寺故事

孙权为西天竺沙门康僧会造建初寺的故事,在敦煌壁画里都有描绘。

康僧会(?-280年),祖上为康居国(西域古国,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人,但世居天竺。因其父经商而迁居交趾(今越南)。康僧会十余岁时,父母双亡,以至性奉孝,服完孝后旋即出家。康僧会精通梵文,而且还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聪颖好学,颇有辩才和文采。

南京佛教协会的专家介绍,公元222年,精通汉文、梵文等六国语言的西域大月氏人支谦从洛阳来到吴地,孙权闻其博学有才慧,十分器重,拜为博士。支谦就在建业传授佛教,翻译佛经。这可以说是南京佛教初传,也是佛教在吴地正式传播的开始。东吴赤乌十年(247年),西天竺沙门康僧会到了建业,营建茅庵,设立佛像,进行传道。孙权在得到官员禀报后,马上召见康僧会,问他:“你传之道,有何灵验?”康僧会回答说:“佛祖仙去,转眼已过千年。他的遗骨舍利,依然神光照耀。从前,印度阿育王建寺塔八万四千座,就是为了彰显佛祖的遗教风化。”孙权不信,说:“如果你能请得舍利,我就为你建造寺塔。”康僧会和僧徒们洁斋静室,把铜瓶放在几案上,烧香礼请,共花了三个七天,终于请得舍利。舍利五色光芒照耀到瓶外。孙权把舍利倒在铜盘上,铜盘立刻被穿透。舍利被放在铁砧上,用锤去击打,结果锤砧俱陷而舍利无损。孙权大为叹服,于是为康僧会造建初寺,并建阿育王塔,供奉康僧会请得的舍利。这座阿育王塔据传系阿育王八万四千塔中之一。

寺庙定名为“建初寺”,意思就是东吴第一座佛寺。最终,这段历史被记载在初唐第323窟敦煌壁画中。

唐朝历史学家许嵩写出了南京城第一个私家专著《建康实录》。该书也记载了这段故事:“是岁, 胡人康僧会入境, 置经行所,朝夕念佛, 有司以闻。帝曰:‘昔汉明帝感梦金人,使往西方求之,得摩滕、竺法兰来中国立经行教,今无乃是其遗乎?’因引见僧会,其言佛教灭度已久,唯有舍利可以求请。遂于大内立坛,结静三七日得之。帝崇佛教,遂于坛所立建初寺。”

曾毁于战火,历史上屡废屡建

东吴大地,建初寺的建立开风气之先,为初来江南的沙门提供了生活起居之地和佛事活动的方便。由此江东吴地佛法大兴。

随着建初寺香火盛旺,在南京建都的南朝各朝代,统治者无不信奉佛教,于是上至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均以拜佛建寺为荣耀。到了南梁,虔诚的梁武帝萧衍甚至自己也去同泰寺出家,一时江南庙宇遂如春笋,肃然林立,繁盛至极。

可惜的是建初寺后来毁于战火。不过在建初寺的遗址上,历代却不断有新的寺庙崛起。屡废屡建,寺名也屡屡更易。

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复建,这里改名为长干寺;南朝陈为报恩寺,宋改天禧寺,建圣感塔;元改慈恩旌忠教寺。明成祖朱棣打造的旷世大报恩寺,更是因雄伟的奇观——七彩琉璃宝塔而全世界闻名。

在修缮的建初寺古建筑东侧,记者注意到,还有一间体量更大的古建筑。该殿飞檐、顶部已经加了韦陀、鸱吻等,正脊中间还留下了四个字牌,镌刻着“佛光普照”。

古建筑前的一块文物保护碑显示了其“身份”——“三藏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专家告诉记者,古三藏殿的年龄要比建初寺小千余岁,谈起三藏殿的来历还与唐代高僧玄奘的顶骨有关。据历史记载,玄奘圆寂以后,最初葬于长安附近的白鹿原,墓地不久就遭到破坏,玄奘灵骨改葬紫阁寺。北宋年间,南京天禧寺住持可政云游到陕西,看到紫阁寺极为破败,玄奘顶骨散落,于是将玄奘顶骨背回南京,在城南天禧寺建塔供奉。天禧寺后来毁于战火。明初,明成祖朱棣在天禧寺遗址上建大报恩寺,在寺内建三藏墓塔,安放玄奘顶骨,并在三藏墓塔旁建三藏殿。三藏殿在民国时期有多张老照片存世,当时里面开办过小学,甚至还办过一座“僧师范学堂”。

与佛法僧三宝密切相关,意义深远

建初寺在何址复建,一直有争议。2014年,中国佛教界批准在大报恩寺遗址基础上,复建建初寺;复建以此仅遗的三藏殿为基础进行。

如今,作为今年对外开放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一部分,复建后的建初寺,其功能定位是弘法修行。建初寺规划占地10亩左右,在目前的基础上,还将修建大雄宝殿、舍利殿、禅堂、讲堂、念佛堂、图书馆等,同时也为年轻人提供学习书画、传统文化、传统歌舞的场所。

建初寺、三藏殿同时亮相,再加上不远处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对于佛教界来说可谓意义深远、盛大空前。

作为佛教圣地,这片地区还和佛法僧三宝密切相关。第一宝是,其遗址所在地后来建造的明代大报恩寺发掘的地宫(沿用宋代天禧寺的地宫),出土了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佛顶骨舍利等诸多撼世文物。第二宝是,三藏殿内发掘了僧宝唐玄奘的顶骨舍利。第三宝则是,浩瀚如海共有6331卷的传世名著——明《永乐南藏》,其全套雕版曾长期藏于大报恩寺中。

从东汉末年佛教东渐江南,到清朝末年杨仁山建立金陵刻经处,南京在中国佛教文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丰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再加上复兴的众多佛教文化遗存,足以佐证南京以弘扬佛教文化隆盛于中国的历史,也必然将使南京重振佛教之都之名。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