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学诚法师:商业化和僧人不思修行致佛门乱象

2015-06-19 浏览次数:327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核心提示:6月17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党刊《中国统一战线杂志》微信公号发布了对今年新当选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的专访文章。专访中,学诚法师表示,当前宗教界出现的一些乱象一方面固然与一些非宗教主体的非法获利行为有关,另外一方面也与在社会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佛教界自身宗教修持弱化不无关联。学诚法师说,要借鉴现代管理制度,同佛教原有的清规戒律相结合,探索出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佛教寺院管理制度。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 佛教教义中有很多对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弘扬时代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的法义,请您就此为广大读者做一些开示。

学诚会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用24个字概括为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此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具有深广的文化背景,可以说是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提炼和升华。

佛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致力于探索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致力于追求人类社会的和平与福祉。佛教徒修行的目标是圆满智慧与慈悲。佛教里的智慧,非常强调“无常”和“无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无常指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以变化的形式而存在。因为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存在种种的可能性,使人们愿意努力,希望事物朝着好的方面发展。正信的佛教徒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与努力进取精神,正是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一种体现。

佛教里的慈悲是建立在“无我”的世界观之上的。因为不再执着自身的种种感受,所以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人的痛苦与快乐,才会诚心诚意地善待和帮助他人。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佛教徒这种慈悲心的力量,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准则。

佛教还特别强调知恩报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提到:“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在封建君主时代,国王是国家的象征。佛陀当时教导人们要报国王恩,实际就是指报答国家的恩德。这种佛教传统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思想相吻合。

由此可见,佛教中的诸多理念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广泛的宗教伦理支撑,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符合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诉求。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 在历史上,佛教曾经作为友谊的纽带,把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构想的大背景下,您认为佛教能够发挥什么样的助推作用。

学诚会长: 当代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启动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发展战略。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之间,除了传统的经济、政治等合作领域,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题中之义。而佛教文化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层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国佛教重视融入本土文明,提倡以理性的精神,通过交流、对话等非暴力方式进行不同信仰上的沟通与互鉴。在历史上,佛教曾以它慈悲包容的精神,深刻影响和塑造了南亚、中亚、东亚等广袤地域的宗教意识与文化形态,为促进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佛教与中亚各国形成宗教文化交流与对话机制,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各种极端主义的滋生土壤。

其次,中国佛教文化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佛教寺院在历史上充当着学术机构、教育场所、慈善图书馆藏和文化中心等多重角色。例如,中国佛教协会直属寺庙尼泊尔中华寺,便是中尼友谊的结晶,也是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窗口。显然,仅仅一个中华寺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佛教走出国门,通过在当地开展扶贫救灾、慈善公益、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活动,造福当地社会,传播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华文化,可以成为落实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有力支点。

再次,中国佛教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为后世留下了无比丰厚的精神宝藏和文化遗产。我们要将这些佛教文化遗产的切实保护与佛教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国家文化战略的总体部署有机结合,促进佛教文化对外交流。因此,在“一带一路”范围内的亚洲国家中可以成立国际性的佛教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促成佛教文化遗产的区域共享与联合保护,这也将成为又一联系亚洲各国的文化纽带。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 作为新一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请您谈谈对于今后佛协工作还有哪些思路和打算。佛协下一步将如何推进佛教场所管理、道风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

学诚会长:我们将继续秉承爱国爱教的原则,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将佛教的基本教义,同现代文明,尤其是科技文明相结合,让佛教的正能量释放到社会上。同时,结合、吸收现代社会文明的优长,借鉴现代管理制度,同佛教原有的清规戒律相结合,探索出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佛教寺院管理制度。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鼓励佛教界广大弟子大力开展公益慈善事业, 从佛教的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给社会大众带来利益,并将大力弘扬中国佛教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惠及更多佛教徒和社会民众。未来中国佛教也将结合“一带一路”的建设,继续同世界上更多国家和地区进行更广泛深入的交流,让更多国际友人听到中国佛教的“好声音”。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众对宗教文化的需求,与宗教界(包括佛教界在内)相关联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一些乱象频频被媒体曝光,并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乱象,一方面固然与一些非宗教主体的非法获利行为有关,另外一方面也与在社会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佛教界自身宗教修持弱化不无关联。

佛教界四众弟子当殷重修持戒、定、慧三学,并积极倡导律、道、学三风,即谨严律风、端正道风、兴盛学风,以树立佛教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戒、定、慧三学与律、道、学三风之间有着内充外显的辩证统一关系:戒学内充,律风外显;定学内充,道风外显;慧学内充,学风外显。勤修戒、定、慧三学,佛教界四众弟子的精神风貌、修行风气和学习风尚则自然得以彰显,僧俗二众的形象威仪、品格气质和素质涵养便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和推崇。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 您非常重视佛教文化以及中外多元文化的交流,也是内地佛教界最早开展网络媒体弘法的高僧之一。在当今时代,媒体传播尤其是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日新月异,您认为如何使其成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助力。

学诚会长: 最近几年,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自2006年起,先后开通了博客、微博、轻博、中英日韩四语传统文化网及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十个语种的微博可以覆盖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内容每天更新,涉及僧俗教育、传统文化、慈善公益、汉传佛教修学理念等多方面内容。同时,我们的动漫中心还制作并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见行堂语系列漫画、动画和公益微电影。

现在佛教界采用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形式也已经比较普遍。2012年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便充分运用了微博、互联网、卫星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了论坛的影响力和受众面,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实时感受世界佛教论坛的现场氛围,领略佛教的深邃智慧。今年10月将在无锡举办的第四届佛教论坛,也将举办三场新媒体论坛。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 作为宗教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您认为宗教界人士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

学诚会长: 一方面,宗教界人士应担负起服务信众、造福百姓、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和使命。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方面,宗教界人士应当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不宜仅仅局限于宗教在信仰层面的单一价值,宗教本身还有公益慈善、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价值。因此,宗教界人士应从自身方面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开拓各种形式的服务社会的途径和渠道。

另一方面,宗教界人士也应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宗教对话与世界和谐的责任和使命。和谐世界始于和谐宗教,和谐宗教产生于对话与合作。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中积淀的深厚文化及宗教融合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当今世界如何超越不同宗教在终极信仰上的差异并达致多元宗教和谐共处,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和现实启示。在国家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背景下,广大宗教界人士要用更加开放的思想去认知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国际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地介绍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促进各宗教之间加强对话、密切合作,携手共同为世界的和平和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