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耗时5年时间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疆石窟寺研究”近日启动,14名研究人员将对新疆境内的石窟寺遗址,进行全方位调查研究,最终将形成约80万字的研究文献,推动新疆石窟寺整体的认知。
5日,课题项目负责人新疆龟兹研究院副院长赵莉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是次项目分为三个子课题:新疆石窟寺考古研究、新疆石窟寺语言文字研究、新疆石窟寺壁画题材系列研究。调查范围包括新疆境内的石窟寺遗址,主要为古代龟兹和高昌地区的石窟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更好地揭示新疆各地石窟寺壁画题材内容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上述三个子课题分别涉及考古学、语言学、图像学。赵莉介绍,长期以来,由于新疆比较偏远,新疆石窟寺的研究、考古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洞窟内的许多题记没有得到解读、整理,壁画题材方面也有很多不清楚。研究人员不足、流动性大,导致新疆石窟寺研究的进度比较缓慢。
据介绍,历时5年的研究之后,研究成果将以考古报告、专著、丛书的形式出现,分别为报告形式的《克孜尔石窟考古报告》(第二卷)一本,估计约15万字;专著形式的《新疆石窟寺题记调查研究》一本,估计约25万字;丛书形式的《新疆石窟寺壁画调查研究》四本,包含《新疆石窟寺佛传故事画研究》、《新疆石窟寺本生故事画研究》、《新疆石窟寺因缘故事画研究》、《新疆石窟寺誓愿图(佛本行经变)研究》,估计约40万字。
石窟寺指开凿于山崖上的佛教洞窟,俗称“千佛洞”。新疆天山南麓分布的克孜尔、库木吐喇、吐峪沟、柏孜克里克等石窟寺群都极为著名。
石窟寺源于古代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而形成自己的特色,中国石窟寺是建筑、雕塑、绘画三者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有研究表明,新疆是中国最早凿建石窟寺的地方,新疆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就被称为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