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学诚法师在中佛协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闭幕会议上讲话

2015-04-22 浏览次数:50561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佛宝网北京讯 2015年4月21日,为期3天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圆满闭幕。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在闭幕式上作就职讲话。讲话内容原文如下:
新时期 新使命 新担当
——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闭幕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学 诚
(2015年4月21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炎黄子孙以坚定的步履、豪迈的情怀、博大的胸襟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日子里,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隆重召开。盛世盛会,殊胜无比!
本次大会的圆满召开,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悉心关怀与指导,离不开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同时也离不开许许多多工作人员、服务人员的辛勤劳动与付出。在此请让我以大会的名义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挹流寻源、闻香讨根。在这殊胜的时刻,我们深切缅怀为新中国佛教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佛教协会的历任会长——圆瑛会长、喜饶嘉措会长、赵朴初会长,也无比感念过去十余年来带领中国佛教稳步前行的一诚会长和传印会长。没有他们及诸多高僧大德持之以恒、薪火相传的不懈努力,就没有中国佛教的今天!
为期四天的会议即将圆满地落下帷幕。这次会议的代表共有 551名,特邀代表 87 名,分别来自全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汉、藏、蒙、傣等12 个民族、三大语系、老中青三代佛教四众弟子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充分展示了中国佛教界团结一心利益众生的精神风貌!
开幕式上,王作安局长代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事务局所作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第八届理事会五年来的工作成绩,对本会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和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国佛教界要认真学习领会王作安局长的重要讲话,以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推动佛教事业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这次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与《中国佛教协会章程(修订案)》。同时,在认真研究、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了本会第九届理事会及领导班子。大会的决定与决议是新时期中国佛教界慈悲济世的行动纲领,为推动中国佛教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必将谱写中国佛教和谐和乐的历史新篇章!
与会代表们经过充分的切磋与交流、酝酿与协商,让我们对新时期的中国佛教发展有如下三点展望:
一、新时期的中国佛教应秉承慈悲济世的精神,因应时代的需要,做出新的发展、新的建树和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为了中国佛教事业,历代高僧大德及无数释子前仆后继,他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乃至为法捐躯;他们慧炬烛幽、慈航拯溺,唯求利济苍生。生逢盛世的我们更当勇猛精进,在佛教精神的传播和佛教事业的开拓上做出新的发展、新的建树和新的贡献,从而开辟新时期中国佛教的崭新天地!
早在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时任会长的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庆祝讲话时,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根据当前的形势和我国佛教的实际情况,着眼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未来,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上来。”直到今天,赵朴初会长的话仍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佛教自身建设是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要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六个建设”。在这个“六个建设”中,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纽带。
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佛教事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除了继续加强佛教自身“六个建设”之外,还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佛教基本教义和现代科技文明的关系。现代社会科技文明占主导地位,科技的影响无孔不入,主导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的基本教义需要对现代科技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做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才能更好地体现佛教的价值,同时佛教自身的教理教义在新的时空因缘下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二、戒律清规与现代管理制度的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商业化、物质化的社会,这与佛教传统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高速运转的社会共业环境中,佛教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为社会传递正能量,而不是被滚滚的信息洪流所淹没;如何持续发挥纯正、清净的精神化导作用,而不是被商业化、物质化所牵制,这些就需要在传统戒律清规的基础上,建立并健全现代寺院管理制度。
三、出家僧众与在家信众的关系。佛教四众弟子包括出家众和在家众,在佛教事业的发展中,两者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不同,唯有两者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佛教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具体来说,以戒摄僧,以僧导俗,建立相对完善的僧俗二众佛法教育和学修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僧俗二众的整体素养。
四、建设寺院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寺院是佛教事业发展的大本营,它不仅仅是为社会大众提供烧香拜佛、祈求平安的场所,也不单单是出家僧众日常生活学修的场所,更肩负着佛法教育、文化传播、慈善公益等各种的社会责任。我们在建设寺院的时候,需要考虑寺院为社会提供方方面面服务的功能,才能将寺院的建设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
五、国内发展与国际传播的关系。全球化的浪潮在今天势不可挡。全球化给我们中国佛教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已不能只是考虑国内信众的需求,还需要以国际性的眼光,为国际社会及世界更多更广的人群提供服务。这不仅仅是佛教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要。
处理好这五个方面的关系,是加强佛教自身建设落到实处的关键,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佛教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关系到中国佛教的前途和命运。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