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香道文化】明灭忽千年 一炉幽香今再起

2014-12-26 浏览次数:843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在宋时并称士大夫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
然而,何为品香?品什么香?历经千年,这炉幽香传至清末,却在频繁战乱中火尽灰冷,现代人罕有知晓。近年来,随着文玩收藏的盛行和茶文化的复苏,品香活动再次进入公众视线。中国传统香文化,也逐渐踏上回归之旅。

▶“香学名门”成都有传人
说起这场回归,就不得不提中国香道已故大师刘良佑,以及他创办的“刘氏师门”。“我是第三代弟子。”12月9日,在成都草堂西市古玩城二楼的“天意沉香/如珩香事”,毛庆超向记者介绍,他的师傅吴清,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上海教学部副教授,也是刘良佑的关门弟子。

“香,是中国古人生活的必需品。”毛庆超告诉记者,中国传统香文化,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繁盛于唐宋,遗失于清末。先秦用香以蕙草秋兰为始,汉代开拓香的种类,加入异域奇香;唐代,焚香之风逐渐普及于民。至宋代,香已成为生活中无所不在之物。据史载,宋代有专门的举香药局,掌管各式香药以及香具,并有专门人员在宴客时听候换香等。在《明代十八学士图》中,琴棋书画场景中,也常见列炉焚香的细节。

如今“刘氏师门”复兴香学,也源自这些对历史的再发现。刘良佑早年曾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一次偶然机会,他于乾隆的“多宝阁”发现了一些造型奇趣的小炉,有金银打造,也有珐琅材质,成套堆砌,却不知是何物。翻阅《四库全书》等史料后,刘良佑才得知这是古代的品香工具。

而在当时的台湾,说到“香”,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日本的“香道”。宋、明两代,与斗茶、插花、挂画一同从中国传入日本的香道,因为受到日本皇室的推崇而保留至今。中国宋明所流行的某些香事的规范,包括香具的遗物,都在日本得以留存。但刘良佑通过梳理史料、走访马王堆等出土过炉具的遗址、赴日本实地探访,他发现,日本今天的“香道”,与中国古代的“香席”精神并不全然相同。

“中国人用香,最早是熏香,后是焚香,最后才演变成香席。”毛庆超认为。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