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9月底参加了印度举办的2014年国际佛教大会。这本是印方重振佛教并推介旅游的一次活动,但整个过程却让人感受到一个另类元素:日本的存在。
在会议进行期间,“日本”一词被多次提到,或说它帮助推广印度佛教,或说日本人赞助了某个具体项目。而“中国”一词,只有提到佛教渊源和旅游推广时才偶被提及。
这次大会请了来自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日本的3名特邀嘉宾。首名嘉宾发言时,工作人员开始向与会者分发一份两页纸的材料。记者接过一看,首页上赫然列出了从2000年到2014年,日印领导人之间的互访以及达成的各项联合声明,右下角是一张安倍和莫迪握手的彩照。第二页纸则是“日本历史年代表”。由于看不出这两页纸跟佛教的关联,在记者追问下,发材料的印度工作人员解释说,这并非组织方发的,而是那名日本嘉宾要求人手一份。
令记者更意外的是,轮到那名日本嘉宾发言时,他居然照着两页纸读起来。事后记者就此事质询组织方,对方也称没想到日本人会这么做,因为那名嘉宾事先没跟任何人说明。当时同在主席台上的一名印度佛教学者则对记者说,“I know. That was a disaster.(我知道,(他的发言)是个灾难。)”
随后,参加大会的代表团一行100多人来到释迦牟尼当年讲经说法的灵鹫山。当时有两条路线,一是徒步登山,到讲经古平台;二是乘缆车先去附近另一个山头的“世界和平塔”。团中3/4的人选了缆车。当地导游不以为然地对记者说,“那个白塔是日本人上世纪才建的”。导游说,日本人本想把塔建在讲经台那边,但遭到当地人坚决反对。于是,日本人转而到附近山头建了塔,还出资修缆车,外国游客和朝圣者到此,多喜欢乘缆车先到白塔。事实上,在灵鹫山脚下也能找到日本元素—一个白色门楼,也是日本佛教徒所建。
其实,从第一天起,记者便感受到不寻常的“日本存在”。代表团中的僧尼,来自台湾地区的有1名,不丹的2名,日本的3名,而来自中国大陆的,一名也没有。亚洲代表团中参会人数最多的也是日本。短短3天里,记者几次被当地人和与会者误认为日本人,不仅因为东亚人外貌相似,更因为来当地的日本人比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会邀请了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15名代表,号称2002年以来4届大会中组织工作做得最好的一次。记者曾数次追问组织方,为何没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僧尼,得到的回答竟是:“这个我们也不太清楚。你认识中国佛教人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