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8日至19日,“从平城到洛阳——巩县石窟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巩义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与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办,由河南省巩义市政府承办。来自高校、地方研究机构的学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等80余人,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参会代表就北魏石窟的渊源与发展、石窟寺田野考古新方法与新技术以及今后佛教考古的主要工作这三个主题,进行主旨发言与自由讨论。
巩县石窟,作为北魏晚期的皇家洞窟,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一起,共同代表着北魏一代文化与艺术的最高水平。但是,长期以来,关于巩县石窟的研究尚属凤毛麟角,在深度与广度上仍待进一步开发。本次会议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展示各地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关于巩县石窟与其他北魏石窟的研究工作,在分享学术成果的同时,也加强各地方研究机构之间、高校与地方研究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
本次会议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讨论石窟考古的新技术、新方法,促使学界从新的角度审视佛教考古的研究思路。2013年11月28日,北京大学与巩义青龙山慈云寺共同建立了佛教实验考古基地。自该基地建立以来,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作为本次会议的议程之一,与会代表将实地考察青龙山佛教实验考古基地。佛教实验考古,旨在通过利用现代保存下来的传统石作工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窟龛造像作为模拟对象进行开凿,从而加深对古代造像设计、开凿过程的理解。同时,这些实验考古的成果,又将为石质文物保护提供可能的实验材料,在避免对原物进行不必要损伤的前提下,积累相关实验经验,从而能对古代石质遗存实行更具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也推动了新型保护材料与方法的开发与运用。实验考古在史前考古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开展,而对于佛教考古乃至历史时期考古来说,这仍是一片尚待探索之地。因此,佛教实验考古基地的建立,无疑属于开创之举,在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佛教实验考古及其初步成果,将会作为本次巩县石窟学术研讨会的重要议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