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中国首家“佛教实验考古基地”在河南巩义建设

2014-10-21 浏览次数:338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河南讯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河南省巩义市共建的我国首家佛教实验考古基地,日前初步完成首期佛龛营造实验,再现了神秘的古代佛教窟龛开凿过程和营造工艺。

  如今,在巩义青龙山慈云寺附近,人们不仅可以一睹现代纯手工模拟的北魏皇家洞窟巩县石窟的第四窟西壁中心龛和安阳灵泉寺隋代灰身塔的风貌,还能看到停留在施工重要节点上的未成品,现场了解这些精美佛龛和塔龛是如何“新鲜出炉”的,甚至还能小试身手,亲身体验凿壁开石的不易。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说,实验取得初步成果后,将逐步开凿大型石像、石窟,计划建设佛教教义区、中国佛教艺术断代教学区等,中国古代著名石窟的典型窟龛,将有望在这里一一呈现。

  “这一基地的建立,在佛教考古领域是开创之举。”杭侃说,“它的重要性还在于,试验运用现代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取得的测绘数据,到底能不能支撑古代石窟造像复原,这对于保护濒危石窟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11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巩义市在青龙山慈云寺景区共建佛教实验考古基地,研究保存下来的传统石作工艺,模拟开凿代表性古代窟龛造像。这一有别于传统佛教石窟研究的视角,开辟了佛教考古研究新思路,备受学界关注。

  “实验结果让我们了解到不少开凿工程的细节,比如佛龛和造像光滑的表面,竟然不是靠砂石打磨出来的,而是直接用刀剃出来的。”杭侃说。

  “亲自动手一做,不仅了解了窟龛开凿的基本工序、工具、工时和人工组织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都出来了,如巩县一带的石窟造像为什么多是杏仁眼,各龛布局与岩层走向如何布局,造型错误如何修正,石材崩裂怎么处理等,大大加深了我们对古代造像设计、开凿过程的理解。”他说。

  云冈石窟19窟主尊,其胸部有一条很大的裂缝。通过此次实验得知,当时的古人采用了剔除裂缝、填补石块后再统一造型的方法,以解决营建过程中的石壁裂缝问题。

  有专家认为,通过实验的方法观察岩层渗水、大气污染等对石窟造成的危害,在避免对原物进行不必要损伤的前提下,积累相关实验经验,能对古代石质遗存实行更具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推动新型保护材料与方法的开发与运用。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