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觉群人生讲坛回顾|王雷泉:《摩诃止观》选读第二讲

2023-04-17 浏览次数:330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2023414日晚7时,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邀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雷泉教授为现场听众讲授<摩诃止观>选读》第之《信解真理而发大心——依四谛理境发菩提心》

第一讲中,王教授带领大家辨析了凡夫外道和二乘的十种虚假心,略释了大乘菩萨修行所依真理之境、所做菩萨之行,及所证自由之果(境、行、果)。

本讲中,王雷泉教授先从明四谛十二因缘教理展开论述。王教授指出:对真理之境的认知深浅,取决于能观之智的高下和方法的巧拙。真正菩提心的发起,依赖于对圆满理境的真正理解。

如何做到理解圆满理境而发真正的菩提心?

王教授指出,发菩提心应依四谛理境,天台宗依一心三观的真理观和方法论,以及对有、空、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关系的四门观法,辨析理境高下深浅,而判摄成四教和四种四谛,即:

三藏教诠生灭四谛,为三界内的生灭门;

通教诠无生四谛,为三界内的不生灭门;

别教诠无量四谛,为三界外的生灭门;

圆教诠无作四谛,为三界外的不生灭门。

发菩提心也要依佛相好神变等种种事相,综合为十种发心,即:详说推理、观佛相好、见佛神变、闻法四种,观净土、徒众、修行、法灭、受苦、起过等六种则略说。这十种发心可以归结为智慧、信愿与慈悲三门。

接着王教授从智慧、信愿与慈悲三门中,抽取推理闻法作重点论述,指明其皆是智慧增上,区别在于程度深浅。并以《中论》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辨析四教闻法深浅,说明四教所对应的四谛理境,取决于所应用的三观和四门方法。

此外,上述十种发心,可归结为三种止观:圆顿止观,直达法性。法性与法界,这些都是佛教根本的概念。而四种四谛结于三种止观,总结为:

渐次止观——机有利钝,故迷有轻重,解有浅深:方法之巧拙,效果之即离。

圆顿止观——直达法性,消除四种四谛隔阂,皆通实相。

不定止观——巧拙、粗细、枝本、通别、遍不遍、难易六对,更互轻重。

讲座最后,王教授总结道:四谛是佛教的根本教理,天台宗依空假中三观的真理观和方法论,判摄能诠之四教和所诠之四谛理境。在教理上要依据圆教的无作四谛,体达法性和一切法无二无别,才是发真正菩提心。

王雷泉教授《摩诃止观》选读系列讲座共有四讲,余下两讲时间分别是2023428日和513日,敬请关注。(文图/上海玉佛禅寺)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佛教新闻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