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0日,为期两天的广东佛学院云门学院三十周年校庆“新时代佛教中国化与佛教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东云门山大觉禅寺源公图书馆圆满闭幕。来自全国各大高校、佛教院校,及相关学术研究机构的43位专家学者莅临云门山,就“佛教中国化”、“佛教教育”、“禅宗研究”等三大课题展开研讨。中国佛教协会四位副会长亲临云门山,与知名学者共议佛教教育发展之路,堪称一场高规格的学术盛宴,成果斐然、意义重大。
闭幕式上,三组学术报告会分别做了学术总结,华南农业大学宗教与文化交流中心教授何方耀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佛教中国化可以说是这几年非常热门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叫佛教中国化?学者们主要从三个层面做了研讨。第一个层面是佛教经典教义,第二个层面是佛教发展史,第三个层面是从现在社会价值和作用来讨论佛教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话题热,学者们的思路更热。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惟善法师的学术总结非常细致。他说:我们这个组研讨的主题是“佛教教育发展”,共有19篇论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4个类别:人物、历史、运用、建议。
关于人物对教育贡献的研究有4篇,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铮老师《虚云和尚佛教教育实践探析》,提出虚云和尚重视佛教教育实践不仅是他重振佛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寻求佛教现代化转型道路的重要尝试,他创办了滇西弘誓佛学院、鼓山佛学院,学戒堂及南华小学等。虚云和尚不仅重视清规戒律在教育中的作用,也强调了佛教与世俗的区隔。韶关学院韶文化研究院教授李明山《虚云大师对农禅并重宗风的实践及意义》,认为近代以后虚云老和尚赓续禅宗传统,提倡禅宗丛林化,自给自足,吸收了诸多社会主义元素,使农禅并重宗风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使佛教中国化更进了一步。中山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李福标《慈悲的月光——浅谈佛源长老的宗教人格魅力》,从佛源长老脾气和个性分析了宗教人格魅力,认为佛源长老在“有点那个”的行为中,充满“冲突”和张力,不失本色,有生命的激情与深度,突破“自我”,实为难得的典型,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在佛源长老的棒喝教育下,不能无视他慈悲“本色”下的“脾气有点那个”,对于未来佛教教育的启示意义。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王佳老师《净慧法师的僧伽教育思想与实践》,从净慧法师创办河北省佛学院和僧团建设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净慧法师倾力培养佛教青年人才,成功地将生活禅理念运用并融入到了僧伽教育和僧团建设之中。
关于教育历史与个案研究有5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米媛老师《古印度那烂陀寺教育略探》,以印度那烂陀寺为案例,分析了那烂陀寺历史概况,建筑布局、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提炼出那烂陀寺的教育特征具有广泛性、国际性、批判性。其贡献包括促进佛教传播和世俗学问发展,认为,该寺曾经培养出众多学识渊博、德才兼备的学者和思想家,其在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张雪松副教授《1949年以来我国佛教宗教院校教育简介》,梳理和总结了1949年之后我国佛教创办的诸多宗教院校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正确理解和把握1949年以来我国宗教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佛教界人才培养、对我国佛教的建康发展,对佛教界自身的修学体系建设、宗教中国化的理论建设和实践,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张佳副教授《近代镇江佛教对僧教育的中国化探索及其现代启示》,认为近代镇江的佛教院校所施行的“丛林学校化”“学校丛林化”方针,不仅时至今日也被普遍奉为中国僧教育的准则,总结地方佛教的教育经验教训,对今后我国宗教界人才培养、对我国宗教的建康发展,对宗教界自身的教义体系建设、宗教中国化的理论建设和实践,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帅老师《地方性佛学院办学模式与经验:以灵岩山为例》,以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为例,讨论了地方性佛学院的办学经验与模式。自创办以来,灵岩山佛学院一直以培养爱国爱教的僧才为根本办学宗旨。提倡“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集中从僧源、师资、经费、制度四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灵岩山佛学院积累的办学经验,可以为地方性佛学院的发展提供很多可供参考的借鉴。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秦瑜老师《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佛教文化教学探索》,分析了宗教与教育的关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意趣和人文素养,佛教文化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之一,开始走进大学讲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关于教育实践与运用方面的论文有6篇。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研究员《编纂当代佛教教材的浅见》,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中国佛教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编纂教材。论文回顾编写教材的历史,提出了当前编纂佛教教材意见。中山大学钟东副教授《杨仁山<佛教初学课本>在当代的教育意义》,研究认为杨仁山居士的《佛教初学课本》是近代中国较早的佛教入门读物,该书是承印光法师改明代吹万老人所作《佛教三字经》而加以增删并注释而成。在形式上继承了蒙学三字经的传统,在内容上包涵了佛史、佛法、学法的各个方面,课本的层次结构、韵文形式、原注体例,对于当代乃至以后的佛徒,都有相当多方面的重大价值。中国佛学院来浩法师《论“云门三句”与宗门教育》,从文偃禅师的“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展开分析,认为这对宗门教育言传身教、转化陶成等,都是成就僧家行止,完美僧格。广东佛学院岭东学院2021级研究生圣玄法师《藉教修禅,随缘直指》,以《六祖坛经·付嘱品》为中心,追溯至佛陀时代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唐宋时期的公案与近现代禅门宗师的主张,探究禅宗“藉教修禅、随缘直指”的教学特点,对新时代禅宗教学进行展望。云门佛学院耀麟法师《浅谈何为“如法”的佛教教育》,从如法修和尊师重道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惟善法师《试述中国古代汉传佛教的四种教育模式》,从“师徒相传”、“译场讲学”、“寺院共学”、“朝圣游学”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古代的佛教教育形式,认为这四种教育模式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佛教教育体系,包含了僧教育和在家佛教弟子的教育。这种教育决定了寺院的功能特色,与世俗的政府和私立学校相比,它既具有其独特的宗教个性,又具有与世俗教育的共同性,其在提高僧人和在家信徒素质的同时,也对培养社会民众的文化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浙江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持定法师《新时代宗教院校的使命担当》,认为宗教院校是推进宗教中国化的重要枢纽,以浙江佛学院总部为例,说明了当前宗教院校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基本做法。
关于佛教教育提出建言献策的论文有3篇。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蒲成中教授《汉传佛教僧教育卮言》,提出了佛学院本科教育应该增加学位专向,合理设置专必修课程,修行方式应多样化,并适当增加日常修行强度。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明清法师《人才培养方案初探》,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学制与时间安排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九华山翠峰寺住持印刚法师《关于新时期道场建设的构思》,从佛教教育的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构思、构建的可能性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见解。
韶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仲红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冯焕珍也在闭幕式上了精彩的学术总结。
广东佛学院云门学院院长明向大和尚在闭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学术研讨会非常成功,60多篇数量多高质量论文,奠定了此次研讨会高质量的学术水准。学术研讨的同时,也提供了学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实用指导,学者们讨论环节非常热烈。另外,此次研讨会跟广东佛学院云门学院校庆活动一起举办,高僧大德、诸山长老参会聆听主旨报告,40多位专家学者亲临现场,非常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