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佛教心理学首期两年制课程开始招生

2022-07-06 浏览次数:328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近日,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发布2022年佛教心理学专业水平两年培训课程(第一期)招生通知,通知中显示,佛教心理学两年课程参照研究生水平培养设计。主要课程由理论学习、禅修冥想正念训练两大模块十四个主题构成专业化、系统性、连续性的培养模式。学时为两年,首期择优录取30人。通知全文如下:
 
一、佛教心理学两年课程简介
 
“佛教是一门古老的深度心理学”(ROSHNI DAYA,2000)。佛教蕴含的心理学内容丰富多彩,对生命现象有系统全面的考察,对人的精神活动分析细致周密,为消除人生苦难设计的方案数量众多。早在西汉年间,佛教就已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完全相融,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中国作为佛教的第二故乡,佛教心理学理应是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本土心理学,也符合当前国家所提倡的文化自信的精神。发展本土佛教心理学并应用于社会是本长程课程培训的责任与目标。
 
而作为心理学发源地的西方国家,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佛教心理学”(Buddhism Psychology)的学术概念。今天的21世纪,佛教心理学已成为当前临床心理的前沿理论而发展出多种形式的心理疗法,并且被科学研究证明其心理干预有显著有效性。比如约翰·卡巴金(Jon Kabat-Zinn)的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MBCT)、玛莎·M·莱恩汉(Marsha M. Linehan)的辩证行为疗法(DBT)以及斯蒂文 C·海斯(Steven C·Hayes)的接受和承诺疗法(ACT)。它们都是运用认知结构的心理疗法,且都应用了古老佛教解除个人痛苦的核心原则。有研究者认为(Levine,2000),佛教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当下的主流心理学如认知科学、行为矫正、精神分析和超个人心理学紧密结合,成为21世纪心理健康与临床心理治疗的新兴学科。
 
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自2017年成立以来,其专家团队致力于佛教心理学的文献搜集与研究,沉淀了四年多的努力与积累,经业务主管部门同意,面向社会开设两年期的长程精品培训项目——佛教心理学专业水平两年培训课程。
 
佛教心理学两年课程,以佛教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汉字原型、分析心理学、精神动力学、正念技术、禅宗公案等东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技术而打造的精品系统课程,包含专业理论学习与禅修正念训练两大体系。
 
二、课程目标与收获
 
两年的系统学习,不仅可以将佛教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还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度地理解痛苦、消除痛苦,回归内心,发展稳定的状态,同时学习以共情力、四无量心和无条件地积极看待生命,发展出自我灵动、专注当下、无分别心的人格特质。
 
完成学业并通过毕业考核的学员,将获得:
 
1、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颁发的毕业证书;
 
2、授课导师签名的受训时数证书;
 
3、理论学习之外,能够完整参加冥想禅修实践达到时数者,可获得国际佛教心理学学会颁发的证书;
 
4、优秀学员经考核将获得研究院佛教心理学师资证书。
 
三、课程体系
 
佛教心理学两年课程参照研究生水平培养设计。主要课程由理论学习、禅修冥想正念训练两大模块十四个主题构成专业化、系统性、连续性的培养模式。
 
1、理论学习包括
 
佛教心理学概论
 
佛教心理学原理
 
佛教专题研究
 
佛教华严学
 
佛教唯识学
 
佛教天台学
 
佛教禅宗研究
 
禅与精神分析
 
佛教心理学与分析心理学
 
佛教心理学与汉字原型
 
佛教心理学与正念技术
 
佛教心理学与叙事疗法
 
佛教心理学与艺术疗法
 
佛教心理疗法与案例
 
2、训练环节包括
 
每天10个课时的禅修、正念、冥想训练。
 
3、学时:两年,共四个学期;学分制
 
第一学期:2022年9月—2023年1月;
 
第二学期:2023年3月—2023年7月;
 
第三学期:2023年9月—2024年1月;
 
第四学期:2024年3月—2024年7月。
 
(具体时间依节假日变化会有微调)
 
4、授课方式
 
课程学习采用网络授课与集中线下授课及禅修训练相结合的形式。
 
5、授课地点
 
研究院多功能教室
 
四、授课特色
 
以研究院四年来的研究成果为主要教材,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新型实用人才。
 
五、招生对象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身体健康,有志于系统学习佛教心理学专业,能坚持学习、完成学业的学员。为保证质量,首期择优录取30人,欢迎佛教专业人士报名。
 
六、师资团队
 
领衔人:定空法师丨博士
 
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创办人、院长、专家委员会委员;毕业于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学博士;福建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宁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佛教协会会长;福建省古田极乐寺住持。加拿大威敏德国际学院客座教授;楞严书院理事长。禅宗云门宗第十四代法脉传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法脉传人;天台宗第四十六代法脉传人。
 
林大熙教授
 
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顾问、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医科大学阳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健康学院、阳光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福建省心理援助协会会长,福建省精神分析协会监事长,国家卫健委国家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原教育部规划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原福建省精神分析协会会长、福建省心理危机干预协会会长。曾获得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心理学教育分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
 
叶一舵教授
 
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副院长、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注册心理督导师,家庭教育专家,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名家。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宝琛计划”特聘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福建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兼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海峡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等,教育部心理援助平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专家库专家,福建省心理健康研究会会长等。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长期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学、家庭教育、企业员工心理援助、公务员队伍心理建设等领域的教学、研究与实务,已主持承担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撰著出版40多种心理学著作,发表260多篇学术论文,有近20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17、2020年连续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榜单。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东南卫视、湖南卫视等媒体曾有过对他的专访、报道或介绍。
 
罗建平教授
 
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副院长、专家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梦学专家、上海市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曾为《中医文化》杂志专栏作者。主要著作:《全球战略管理》(1997)、《夜的眼睛——中国梦文化象征》(2005)、《汉字原型中的政治哲学》(2008)、《汉字中的身体密码》(2011)、《汉字情:符号中的情感世界》(2016)《汉字形义与中国传统文化》(2019)。论文约60篇,涉及艺术哲学、宗教心理、政治与管理、周易哲学、中医文化等。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以汉字原型与周易原型为框架,梳理现代学科的核心概念,探索人文学科的中国方法。主要研究和课程有:易理心理学;创新思维和创新管理;面相心理学;周易管理心理学;风水与环境心理学;周易数术与身心理念;中医心性与文化;身体心理学;园林心理学;姓名心理学;梦的心理分析和心性健康等。
 
钟年教授
 
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质性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整合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张文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评议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佛教、日本佛教。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武藏野大学、创价大学、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韩国东国大学、金刚大学等授课或访学。代表性著作有《澄观华严思想研究》(日文)、《批判佛教的批判》、《日本当代佛教》、《东亚佛教视野下的华严学研究》、《大乘起信论思想史研究》等。
 
张云江教授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博士。现任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宗教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法门寺佛学院禅宗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佛教哲学、中国传统宗教思想。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研究》(15FZJ002,已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高延中国宗教著作全集(18卷本)翻译与研究》(17AZJ001,已结项)。出版有《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研究》(2016);《禅史与禅思》(2014);《法眼文益禅师》(2010)等。所上课程主要有:《宗教学原著选读》(哲学本科)、《佛教哲学原著》(哲学本科)、《佛教哲学研究》(硕士研究生)、《佛教专题研究》(博士研究生)、《宗教学理论研究》(硕士研究生)等。
 
韩焕忠教授
 
山东曹县人;哲学博士;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江苏戒幢佛学研究所副所长、苏州青莲生活禅研究院院长等职。主要研究天台、华严及儒道佛三教关系等,目前已出版有《天台判教论》《华严判教论》《佛教四书学》《佛教庄子学》等著作八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
 
张荣伟教授
 
心理学博士;加拿大国际意义疗法研究院(MCCI)博士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行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健康、应用心理硕士生导师;国际个体生命意义联盟(INPM)专家会员,意义疗法中国专家代表,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ISSBD)会员;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福建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精神分析协会副会长,福建情商研究会理事,福建省红十字会心理援助中心成员。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从事心理健康、心理疏导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近20年。担任《心理与行为研究》《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Psychological Reports》《Current Psychology》《Counse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和《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人。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共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命意义与意义疗法、心理健康与社会心态培育、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干预。
 
陈侃副教授
 
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副院长、专家委员会委员;心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心理师(X-20-040);国际意象体现学会(ISEI)具身想象技术注册治疗师及教练;获选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荣格分析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候选分析师。中国分析心理学协会(CSAP)与中国沙盘治疗协会(CSST)A级沙盘游戏咨询师、督导师。
 
吴艳茹博士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D-12-006);美国麻省大学正念中心正念减压(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资格导师,完成牛津大学正念中心正念认知疗法(MBCT: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1-M4的培训;国际聚焦协会认证的聚焦培训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静观专委会常委,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静观心理学部委员;中国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委会正念治疗学组成员。
 
冯建国副教授
 
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心理分析博士,大庆师范学院副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兼职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D-21-003);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督导师(XXD-2020-040),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常委。国际心理分析学会(IAAP)荣格分析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候选分析师;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A级沙盘游戏咨询师、讲师,督导师。
 
徐维东副教授
 
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副院长、专家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心理咨询师联盟会副会长;美国太平洋研究院深度心理学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心理师(X-13-053);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荣格分析师候选人;中国分析心理学协会(CSAP)与中国沙盘治疗协会(CSST)A级沙盘游戏咨询师,督导师。
 
游潇博士
 
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精神分析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瑞士分析心理学国际学校(ISAP)荣格分析师候选人;中国分析心理学协会(CSAP)与中国沙盘治疗协会(CSST)成员。
 
七、申请流程
 
1、填写报名表。
 
2、将本人最高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双面)扫描件或照片一份,证件一寸照电子版一份以及个人简历发送至报名邮箱:dffjxlxyjy@163.com。
 
3、资格初审:申请资料由专家团初审,合格后通知面试时间。
 
4、面试:学员收到《面试通知书》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面试,面试为网络面试;具体面试时间见《面试通知书》。
 
5、录取:面试通过者,邮寄《录取通知书》。学员获取录取通知书后,到研究院办理入学手续,成为正式学员。
 
6、报名截止日期:8月5日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咨询:0591-87821555/18006921809
 
邮箱:dffjxlxyjy@163.com
 
图/文 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