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岭南佛教文化节第二日 三大主题共话佛教中国化

2020-12-21 浏览次数:575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12月20日,岭南佛教文化节进行到第二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广州大佛寺围绕“爱国主义与佛教中国化”“都市佛教与社会责任”“岭南佛教与中外交流”三个主题展开学术探讨。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佛教协会会长静波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主任长顺法师,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州开元寺方丈本性法师,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大佛寺方丈耀智法师及来自全国各地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学术交流会。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教授何方耀在开幕式上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广州作为一个两千年不衰的佛教中心,希望专家学者们在学术交流会上可以为佛教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精神资粮。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代表学者发言,佛学界和宗教界对于学术活动的关注和支持是一种功德,历史文化研究者和佛学界达成善缘,对于历史文化研究者而言也是一种大喜乐。
 
耀智法师代表广州市佛教协会和广州大佛寺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此次学术交流会分为爱国主义与佛教中国化、都市佛教与社会责任、岭南佛教与中外交流。
 
他表示这三个主题符合了广州的城市气质。岭南佛教在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情操影响了整个中国佛教史,广州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和终点站。此外,无论是教育事业还是公益慈善事业,都是都市佛教要努力的方面。希望到会的专家学者能够在以上方面建言献策,为当代佛教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静波法师、本性法师、耀智法师、王子今、黄夏年、宋跃华、宣方等在会上作主旨发言,陈剑鍠、学愚等二人通过视频形式参与主旨发言。
 
静波法师以《由岭南佛教渊源引发的思考》为题作主旨发言。他从岭南佛教的历史谈起,谈到佛教中具体的修行方法。他认为,岭南是中国佛教的根基之一,一花开五叶其中的“一花”就是韶关的惠能大师,近代还有虚云老和尚、佛源老和尚及本焕长老等佛门大德,在岭南地区为中国佛教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表示,在顺境中的修行会使人迷茫,在逆境中的成长才会茁壮。
 
王子今发表题为《论早期佛教海上传入路径及陈寅恪'滨海''天师道'说》的论文,文章从秦汉时期中国海洋探索发现的历史路劲为线索展开论述。他以历史资料、历史遗迹为证,论述海上丝绸之路由多民族共同开发的事实,同时也在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发现大量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历史遗迹。
 
本性法师发表题为《慧能禅学对福建禅宗的影响》的论文。他认为,广东佛教对福建佛教影响巨大,尤其是禅宗。此外广东禅宗经由福建禅僧的传播对台湾地区、东南亚地区的佛教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广东佛教跟福建佛教是同根同源的,两地佛教都具备“都市性”“森林性”“海洋性”的特点,两地佛教界在相近的文化基础上加强交流互鉴是推进佛教中国化的持续动力,也是促进两岸统一的重要文化抓手。
 
耀智法师以《以“四进”宗教场所为核心的爱国主义》为题作主旨发言,佛教中国化的行动纲领就是“四进”宗教场所。他认为,国旗国歌进场所是坚持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宪法与法律进场所是坚持中国化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进场所是坚持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与本质。
黄夏年发表以《佛教的中国化·在地化·民族化》为题的论文,对佛教的“在地化”到“中国化”,再到“民族化”,最后完成“中国化”展开论述和思考。
 
宋跃华发表以《在寺庙践行社会责任的前行条件刍论》为题的论文,他认为,探讨寺院的社会责任,其前提是从义理及实践两个层面,将佛学与管理学进行融合,而不是简单地将“社会责任”与“寺庙”进行粘合。
 
宣方发表题为《老婆禅:被忽略的女性宗教师之悟道经验》的论文,他通过“赵州勘婆”“婆子烧庵”“婆子点心”“岩头舞棹”“临济遇婆”“投子卜牛”等禅宗公案,洗漱了女性修道者的悟道经验。老婆禅者的历史际遇使人思考性别正义的实现途径,女性应当展开自己的佛教论述,丰富自觉地历史书写。
 
陈剑煌通过视频形式分享论文《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与临终关怀》,学愚通过视频形式分享论文《岭南佛教——佛教中国化的典范》。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文明及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冯焕珍对现场发言进行了点评。主旨发言结束后,众多学者还将围绕三大主题展开分组讨论。
 
正平法师、觉海法师、陈进、陈晨、龚隽、冯焕珍、黄夏年、廖杨、刘正刚、李嶷、唐忠毛、宋跃华、温开照、吴琪、袁建新、张爱林、周艳、周孜正、赵凌云、曹旅宁、何方耀、黄嘉彦、蒋海怒、林能有、刘玲娣、李福标、李曈、兰磊、王子今、徐文明、宣方、夏志前、钟东、张磊、王磊、张德伟、邢照华等学者分为两组展开学术探讨。
 
禅海法师、吴华、区志坚、拉杰夫等四人通过视频形式参与到交流会当中。
 
在岭南佛教与宗教中国化学术交流会闭幕式上,唐忠毛、钟东作代表学者对分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何方耀对此次岭南佛教与宗教中国化学术交流会进行综述。
 
唐忠毛表示,第一组论文中涉及到“佛教中国化”的论文共五篇、涉及到“都市佛教”的论文十多篇、涉及到“岭南佛教”的论文共两篇。在岭南佛教主题中,针对太虚大师的论文相对较多;在讨论中国化主题的论文中包括了对民族化、在地化的问题;在都市佛教主题中包括了对养老、慈善、居民公共生活空间的探讨。
 
钟东表示,第二组以“岭南佛教与中外交流”为主题,众多学者以“地”为视角,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考察;另外,也有学者以“寺”为中心,对寺院个案进行了考察,对本地佛教历史产生了新的影响。
 
何方耀为会议投稿论文的学者表示感谢,会议共收到论文三十七篇,因时间问题未收录的论文有三篇;其中有二十多篇文章对“海上丝绸之路”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十多篇文章对“都市佛教”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此外,还有来自印度、斯里兰卡的法师通过视频形式对佛教中国化进行了论述,可见佛教中国化已经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共同关注。
 
耀智法师在闭幕式上对参会学者、后勤义工、媒体报道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学术交流会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佛教中国化”的背景下策划的。因此,在这两个背景下,此次学术交流会应当从不同的角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助力提升岭南地区文化软实力,助推岭南佛教中国化。
 
岭南佛教文化节由广州市佛教协会主办,广州大佛寺、广州六榕寺、广州海幢寺三寺联合承办。其中,广州大佛寺主要承办岭南佛教文化交流会。学术交流会分为“生命与医疗”对话、爱国主义与佛教中国化、都市佛教与社会责任、岭南佛教与中外交流四个主题。其中,“生命与医疗”对话已于文化节第一天顺利举行。
 
岭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佛教氛围浓厚,在国家和政府“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下,更有利于讲好中国佛教故事,建立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带及粤港澳文化圈,为提高港澳地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提供助力,同时为实现佛教中国化提供动力。(菩萨在线)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