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都市佛教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生命与医疗”对话

2020-12-21 浏览次数:655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12月19日,都市佛教中国化的探索“生命与医疗”对话在广州大佛寺正式开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静波法师,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佛教协会长、大佛寺方丈耀智法师,云南瑞奇德医院创始人、主任医师徐梅,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分析院教授申荷永,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尹立等五人共话生命。凤凰网佛教总编辑崔明晨主持活动。
 
耀智法师从生死的本性、轮回的本原、生命的关怀三个方面探讨生命的意义。他认为生命是延续的,生命的当下是生活,生活是具有运动性的。生命的延续有一个转换机制——生死问题。生死不是依靠推测和研究的。生与死是并持、等观的,在寂静不动的状态下才能参透生死。
 
静波法师认为生命的真相就是缘起性空,不实在、不固定。生命需要依靠信仰,也需要面对和接受。要学会接受生命会出现变化的真相,接受无常、接受无我。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积累慈悲、积累信心,才能够转换生命的质量。
 
徐梅表示,生命是为了成长的,生命是一场灵性的存在,了解一个人的生命需要从多维度、多层次的角度出发。她认为,生命是需要成长的。现在的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关于人本身整体的哲学、艺术。医生不仅是治疗者,更是生命的工程师、生命的觉者。
 
申荷永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以“说文解字”的方式对“生死”进行探讨。他认为心理学是以精神分析、梦的解析、沙盘游戏等方法让人了解生命的意义。“出生入死”“死去活来”等词都证明,生死是可以转换的。这种转化是心理分析团队的方法论。心病还须心要医,而佛法可能就是心药。
 
尹立表示,在讨论生命时,有一个问题值得探究。物质文明高度发的时代,为什么自杀率越来越高?很多人认为生命属于自己,但是他反问“生命真的属于自己吗?”他认为,如果把生命放在更深入的佛教背景之下,生命的真相和意义会更加广博和深刻。
 
五位发言人发言结束后,现场回答了观众在生命轮回、临终关怀、业力牵引、整体医疗、家属悲伤情绪处理等方面的问题。随后,五位发言人围绕“如何消除'谈癌色变'”的主题展开讨论。 
 
静波法师认为有信仰很重要,有依靠就有了希望,依靠是心的改变,因此病灶也会产生改变。所以理解和接纳是最重要的。耀智法师认为,要以佛教教义调心、传统运动调身、营养干预调病、终极关怀导归才能升起慈悲心。徐梅认为,生命质量并非由物质世界决定,生命质量的提高要做减法。申荷永认为,与癌症建立心理关系,恐惧会有减少,梦的解析、沙盘游戏、精神分析都是减少焦虑的方法。尹立认为,如果把世界观、方法论转化成东方的缘起、性空的角度,对于癌症的认知会发生改变。
 
广州大佛寺自2003年起就致力于“生命教育”领域。我国民间民俗文化是避谈死亡的,是忌讳死亡的,然而死亡虽然会迟到但不会不到。因此,大佛寺在展开生命教育的同时,也开设癌症患者康复营,让更多人在生命过程中得到转换,提高生命质量。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