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宗教工作的朋友都知道,这几天,对全国五大宗教、对很多宗教界代表人士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5月27日,由中央部主办的“宗教界人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在山东曲阜启动,来自全国各地宗教界代表人士近100人参加。
这次学习体验活动为期五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孔府、孔庙、孔林和孟府、孟庙以及孔子研究院、尼山圣境等安排有专家授课、现场教学、专题论坛、体验教学、分组讨论等各项活动。
体验活动中很有看头的一场活动就是“传统文化浸润宗教”专题论坛。来自五大宗教的代表人士围绕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全面推进宗教中国化各抒己见、畅谈感受,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论坛由著名文化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主持。
与会代表人士一致认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宗教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宗教应该同我国文化和国情特点相融合,不能照搬照套外国的办教模式,更不能把外国价值观作为衡量我国宗教的标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加强宗教思想建设,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与会代表人士的发言各具特色,蕴含了许多真知灼见,结合了各地各教不同情况,也必将启发更多人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扎根中华文化土壤,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促进我国宗教健康发展。
新语君现场听会,启示良多,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三句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文化支撑!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我国宗教,是历史发展的浩荡大势,不可阻挡也大有可为!
与会代表人士具体说了啥?不卖关子了,直接给大家上干货!心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加强思想建设、教风建设、人才建设 同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佛教在中国两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历史。比如,中国传统纲常伦理思想与佛教爱国爱教思想的形成是一种融合,对中国传统伦理作了很好的诠释。比如,中国传统建筑、饮食、服装等都对中国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中国化的主要任务,就是持续加强佛教思想建设、教风建设、人才建设三个关键,更好地与当今社会相适应。
一是以思想建设筑牢佛教中国化之基。要持续推动佛教思想的中国化,以具体事例、案例为题材,引导佛教界对佛教经典进行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让经典融入社会、贴近现实,引导信众正信正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成果和思想文化,鉴古知今;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党爱国情感。
二是以教风建设重塑佛教中国化之形。要坚持不懈抓好教风,利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对寺院、僧人情况的动态掌握,有效加强日常监督和约束。
三是以人才培养强化佛教中国化之本。佛教中国化最重要的是人才中国化。要坚持以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制度来浸润人心、引导信众。
张诚达(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推动道教现代化 对道教文化再挖掘再整理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华沃土孕育了道教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道教的根在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很多,不少也是道教倡导的理念。比如,《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人来说都是积极的、乐观的,都是可以借鉴的。
推动道教中国化是当前道教界的首要任务,因为想要在中华沃土更好地生长,就必须吸收这片沃土所有的营养。
首先是要根据时代特点对教理教义作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要跟上当代中国的发展。当今社会,道教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积极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其次是道教文化的再发掘再整理。要梳理道教以往的优秀思想,阐释出适应现代的思想,服务好以及未来中国的的发展。
王树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坚持以儒释经传统 寻找中华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教教义的契合点
伊斯兰教融入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在磨合中找到了可以互相借鉴的切入点。伊斯兰教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包含了许多与儒家文化可以互相融合的内容。如儒家学说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与伊斯兰教的“人道五典”很接近。儒家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伊斯兰教怜贫惜孤思想是一致的。还有很多内容,如:商品交换中的诚实守信、为人处世中的仁义为本、修身自律中的“君子慎独”等等,都有着不谋而合的一致性。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穆斯林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山东省作为儒家学说的发源地,具有强烈的包容性,生活在这里的穆斯林,与汉族和民族已经融合为一家人,共建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刘元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兼秘书长):坚定走中国化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力量
中华文化对我国各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或终结的文明,其表现出来的天下大同、和谐共生、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思想是解决当今世界冲突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各个宗教的信仰精神有很多契合之处,比如爱国、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敬畏、感恩、孝爱、遵纪守法、尊道贵德等。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与时俱进、仁者爱人、以德示人、讲信修德、修身齐家等传统文化思想,是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思想基础,值得各个宗教认真吸收。
中国天主教要坚持走中国化发展道路,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处理好国法与教规的关系;要坚持办教,处理好中国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关系;要坚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力量,处理好教会与社会的关系,积极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事业中去。
高明(中国教协会副会长):自觉与中华文化相融汇,教才能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教领袖发起三自,积极主动认同中国的与社会,自觉与中华文化相融汇,教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的教。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尊重中华文化、自觉融入中华文化,教才能在中华大地上立根生长,不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不适应所处社会文化的发展,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坚持教中国化方向,必须加强神学思想建设、加强教团体建设、加强教制度建设、加强教人才建设,使中国教成为社会建设的和谐因素和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
来源: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