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大唐玄奘:远绍如来 近光遗法

2018-09-30 浏览次数:780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玄奘纪念碑(图片来源: 摄影:丹珍旺姆)

西安,大雁塔和玄奘雕塑交相辉映。(图片来源: 摄影:大慈恩寺)

玄奘法师,堪称千古一僧。

唐太宗赞曰: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躡霜雪而前踪。法师西行求法旅程的艰辛不是这几句能传达的,也绝不是这么充满美感。而其志行之坚确,却是千年不磨,后人称仰。

一、出家因缘: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玄奘法师十三岁的那一年,正好碰到大理寺卿郑善果到洛阳去考查,一共只准许剃度十四位僧人。十三岁的小玄奘,就在考场的门口,一直赖着不肯走。郑善果看到就问他,你是不是想能够剃度出家为僧啊?玄奘说是,我愿意出家为僧。但是,我习近业微,不蒙比预。就是我学习佛法的时间很短,也就学了几年,功力还很浅,没有资格去考试。因为当时考试是有年龄限制的。

郑善果就问他,为何要剃度出家?十三岁的玄奘回答道: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郑善果听后,大为震撼。就破格录取了玄奘。当时,亦为人所讥嫌,郑善果就讲了这么一段话: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

二、西行求法:去伪经求真经九死一生

十三岁便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的玄奘法师,之后持钵云游天下,足迹遍布今之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河北和山西,他谦虚请教高僧大德。不过,他终于遗憾地发现,佛教流行中国几百年,却争论纷纭,迷惑久存,信徒也各执其辞,遂发誓往释迦牟尼的故乡去澄清问题。

公元627年,玄奘27岁,开始了西域之行。他随商队出境。他曾经再三上书朝廷,盼望能批准其往天竺去学习佛经,最终无音讯,遂不惜违反法律而去追求真理。见他走了,官方便发布了通缉令,指出:有僧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到凉州,通缉令便到凉州,到瓜州,通缉令便到瓜州,好在有仁者相助,玄奘才没有半途而废。

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躡霜雪而前踪。法师西行求法旅程的艰辛不是这几句能传达的,也绝不是这么充满美感。而其志行之坚确,却是千年不磨,后人称仰。

西域路上,九死一生。风暴、沙漠、雪山、骄阳,迭起袭身。尝有四天不得饮食,而且常常迷失方向,只能寻白骨和马粪向前。胡佬之谋害,盗匪之抢劫,甚至部族之强留,也都是致命的危难。

然而,玄奘发誓:宁可死,不能屈,并坚持走到了天竺,今之印度。数渡恒河,遍巡圣迹,尤其是在那烂陀寺跟随戒贤大师的五年学习,使其佛经大明。遵戒贤大师之命,玄奘为众僧设坛授业,释义排难,从而名声鹊起。应戒日王之邀,在曲女城参加,连续十八天宣扬大乘之旨,千目仰视,万耳倾听,竟无一声诘责反驳,从而威望隆盛。

这是641年春天的情况,玄奘41岁。

三、一路艰难:观世音菩萨传授《心经》护持

在玄奘法师没有启程去印度之前,曾经到过四川,那里有个空惠寺。他在那里遇到一位有病的法师。这位有病的法师知道玄奘法师发愿西行取经,赞叹不已。这个有病的法师来自印度,他对玄奘法师说:我有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如果能够受持这个法门,就可以保你往来西天一切平安。

玄奘法师闻听此言,非常的欢喜,当天夜里就请那位有病的法师传授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当时是通过口授,而且是用梵语口授,玄奘法师学会了,接受了这个三世诸佛的心要法门。第二天早上,玄奘法师再去找那位有病的法师,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不知何往。玄奘法师对此心领神会,觉得这个病僧决非等闲之辈。

在取经的路途中,遇到种种厄难,有时候甚至有丧生失命的危险,玄奘法师就修持三世诸佛心要法门。这个心要法门是什么呢?就是一本梵文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情,他就将此经持诵四十九遍,每每都能化险为夷,都有非常大的感应。

就这样,玄奘法师在遭遇种种困难的情形下,凭借着三世诸佛心要法门的加持,平安地抵达了印度。

四、印度求法:戒贤法师为玄奘等待三年

如是三年,玄奘法师终于抵达印度一个叫做摩竭陀国的地方。

那里有一座佛教大学,叫做那烂陀寺。那里住了几千个出家人,有几百位有修、有证、有学的大德高僧,其中就有玄奘法师从学的戒贤法师。

戒贤法师是古印度修证最到位,学问最渊博的一位法师。在玄奘法师没有到印度以前的一两年,就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不久人世。而后弥勒菩萨就托梦告诉他:你暂时还不能走,大唐有一位求法的青年法师,聪明绝顶,智慧超群,要来天竺学习佛法。请你为他传授《瑜伽师地论》。戒贤法师就按照弥勒菩萨的嘱托,继续留在人间,他要把法传给玄奘法师。待玄奘法师抵达之后,戒贤法师讲述受弥勒菩萨所嘱托的故事,这种跨越时空的宿命因缘一旦得到实现,让所有人惊叹不已,也让戒贤法师感慨不已。当玄奘法师听到菩萨在梦中居然提到了自己将要前来印度求法学习之事,又意外又激动,再次礼拜戒贤法师,并说道:若如所说,玄奘当尽力听习,愿尊慈悲摄受教诲。

五、重返东土:开启伟大的译经工程

玄奘赴印取经留学,于645年3月回到长安,带回大小乘佛经520夹,657部经论,入住弘福寺,后迁居慈恩寺,开始了他的一项伟大的译经工程,可说是,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翻译佛教经典的事业,直到老死,历时19年;先后翻译佛教经典75部,1335卷,如果算上《大唐西域记》(回国后,应唐太宗之嘱,口述笔录而成,共十二卷),则完成了76部1347卷,约1300多万字。仅就译经数量而言,已可列入今天的世界吉尼斯记录。

此外,他还把在印度早已失传的《大乘起信论》回译成梵文,使这部佛经典籍印度得以重新保存。

玄奘译经不仅数量多,而且开创了一套新的翻译方法。具体做法是:由他亲自担纲,领译主译,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梯队、团队的作用,他组织了一支多达二、三十人的译经班底,其中不乏精通谙熟中文和梵文的大师和大乘小乘两派的高僧,包括其辩机等僧人,由政府支付有关译经费用。同时,他组织了一道流水操作工序,共设10大环节。即1.译主(由玄奘本人挂帅领译,采取口诵记录,并对疑难问题裁定);2.证义(译主的助手);3.证文;4.书字;5.笔受;6.辍文;7.参译;8.判定;9.润文;10.梵呗(译毕,通过梵文原音节复颂、核定,便于上口传颂)。经过这10道工序,层层把关,译经的质量是上乘的,均超过其前后的译经大师,译风之严谨,其译笔之精当,完全达到了近世严复(1854-1921年,1877年赴英留学,译有赫胥黎的《天演论》)所倡导的信雅达翻译标准。

他是我国伟大的佛经翻译家(与鸠摩罗什、真谛、不空并列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在佛学研究上享有三藏(经、律、论)法师,亦称唐三藏的美誉。

六、大师归去:释众梁摧四生无导

在正月二十四日那天,玄奘法师还很清醒,他召集了所有身边的翻译佛经的,留下了在人世间最后的话: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做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

二月初五,玄奘法师圆寂。圆寂前普光等问;和尚得生弥勒内众否?法师答云:得生。

玄奘法师圆寂的消息传到长安,举国悲悼,唐高宗哀叹:朕失国宝矣!甚至为了玄奘法师而罢朝数日。

第二天,唐高宗对群臣道:朕国内失奘法师一人,可谓释众梁摧矣,四生无导矣。亦何异于苦海方阔,舟楫遽沉;暗室犹昏,灯炬斯掩!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活动预告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