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再版 10部著作带你快速了解禅宗

2018-05-25 浏览次数:79343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虽然本次丛书所收文献的数量不是很大,在目前公开出版的禅宗著述较少的情况下,这一套丛书的出版一定会给从事佛教禅宗研究和中国哲学、文史研究的学者和广大读者提供学术参考价值。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由学界泰斗、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曾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黄夏年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禅宗典籍丛刊》(精装10册)由中州古籍出版社近日出版。《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属于“2011—2020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该丛刊是一套关于中国禅宗系列的文献选编,收录了中国禅宗方面的重要史书、语录和清规等文献,邀请国内著名的学者,依据好的版本做了校勘、分段和标点,并且一律改用现在通用的简化字。该丛刊自2001年首次出版,17年来已陆续出版10余种书,对于读者阅读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佛教本是从印度传来的外来宗教,然而它在中国这块辽阔丰饶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土上传播,经过漫长岁月,已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密切结合,演变成中国的民族的主要的宗教。隋唐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基本结束,此后进入中国佛教的持续发展时期。在这些佛教宗派中,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宗派。这些在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在哲学思想领域都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哲学思想都离不开对佛教的考察和研究,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禅宗虽奉北魏时期来华的印度僧菩提达摩为初祖,但从历史真实情况考察,实际创立者应是被后世禅宗奉为四祖、五祖的道信(580~651)和弘忍(602~675)。在弘忍去世之后,他的门下形成以神秀(约606~706)及其弟子普寂(651~739)为代表的北宗,以惠能(638~713)及其弟子神会(668或686~760)、行思(?~740)、怀让(677~744)为代表的南宗。在“安史之乱”(755~763)后,北宗逐渐衰微以至湮灭无闻,而南宗则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日益昌盛,并在唐末五代形成禅门五宗——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进入宋代,临济宗又分成杨岐、黄龙二派。两宋是禅宗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它一跃而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中的主流派,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和文化思想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此后,中国儒、释、道三教日益会通融合,佛教内部各宗也互相融通,禅宗与净土念佛信仰的结合最为密切,以至形成“念佛禅”。
禅宗虽标榜“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它的文字著述最多,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禅法语录最多。记录惠能言行的语录有《六祖坛经》,记录神会言行的语录有《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等,此后怀让、马祖、怀海、希运以及禅门五宗的创始人义玄、灵祐和慧寂、良价和本寂、文偃、文益,后世各宗著名禅师几乎都有语录行世。语录有别集,有合集。在语录集子中既有禅师在开堂、上堂、小参、普说等各种场合的说法记录,也有师徒间的答问,有对前人公案的评说——拈古,也有评述这些公案的偈颂——颂古;有代前人回答质询的代语,也有在前人答语之外另作答语的别语;还有书信、法语、序跋、碑铭、题赞、札记、遗表等。在语录中,有贴近当时民众的通俗白话,有含意清丽玄远的诗偈;在语录外,有卷帙浩繁的史传,包括以语录为主的灯史、以记事为主的传记、按编年记述的通史。此外,还有论议、杂著、清规等。这些数量庞大的禅宗文献,无疑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社会科学界对宗教研究的深入展开,在对佛教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出版方面也取得很大的成绩,为从事佛教研究的人员和社会上广大读者提供了不少经过校订注释的有价值的佛教参考资料。然而在大量佛教文献面前,为了让研究者和读者使用方便,有必要按类别选择其中最重要的文献进行研究和整理,分阶段地做校勘、标点和注释出版。
此次再版的《中国禅宗典籍丛刊》选取了《赵州录》(作者张子开)、《马祖语录》(作者邢东风)、《临济录》(作者杨曾文)、《祖堂集》(作者张华)、《禅林僧宝传》(作者吕有祥)、《大慧书》(作者吕有祥、吴隆升)、《正法眼藏》(作者董群)、《禅源诸诠集都序》(作者邱高兴)、《敕修百丈清规》(作者李继武)、《禅苑清规》(作者苏军)10种著作。在内容上,作者对其进行了修订增补;在体例上,统一版式设计,力求美观大方。
虽然本次丛书所收文献的数量不是很大,在目前公开出版的禅宗著述较少的情况下,这一套丛书的出版一定会给从事佛教禅宗研究和中国哲学、文史研究的学者和广大读者提供学术参考价值。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