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牛首山历史文脉旧影寻踪

2012-09-18 浏览次数:1561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1930年弘觉寺大殿

 

  牛首山摩崖石刻旧影

 

  弘觉寺塔地宫出土的鎏金塔。

 

  牛首山百步云梯中轴线,上通弘觉寺塔,下连郑和墓。

  “闻名遐迩、历史悠久”

  ——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周谦解读牛首山生态、历史和佛教文化

  记者:牛首山遗址公园正式奠基,请问牛首山名和春牛首名来历

  周谦:牛首山是一座闻名遐迩、历史悠久的名山,位于南京南郊,距中华门约10公里,逶迤于长江和外秦淮河之间的丘陵地带。北连翠屏山,南接祖堂山,山势奇特,状如牛头犄角,故名牛首山。牛首山历史上就是金陵四大名山之一(东郊钟山、北郊栖霞山、西郊石头山、南郊牛首山),古诗云“金陵春归处,牛首山水间。”牛首山沃野旷达、山水相间,春天繁花似锦、植被葱茏,自明代始即称“金陵多佳山,牛首为最”。清代乾隆金陵四十八景中,牛首山有“牛首烟岚、祖堂振锡、献花清兴”三景名列其中。每年清明前后,正值江南草长、莺歌燕舞时节,牛首山每年一度的浴佛节热闹非凡,善男信女云集牛首,踏青朝拜,素有“春牛首”之美誉。

  记者:历史上牛首山又称“天阙山”,请问这名又有何由来

  周谦:据传,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初建东晋王朝,定都建康,欲在正南门宣阳门(即现中华门)外攀比义兴(宜兴)汉司徒许玉墓前的二阙兴建双阙。丞相王导深知东晋草创,不宜大兴土木,于是请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南眺牛首,两峰对峙,十分壮观,趁机劝元帝说:“此天阙也,岂烦改作!”元帝欣然打消兴建双阙的念头,称牛首山为天阙山。自此之后,牛首天阙名声远扬,所谓“天(都)门对双阙、霸业基盘龙”。

  记者:请问牛首山的佛教文化特点和贡献有哪些

  周谦:牛首山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名山,是佛教牛头禅宗的开教处与发祥地,相传禅宗四祖道信,在远望牛首山之后说:“此山有道气,宜有得之者”,之后他寻访到牛首,终于发现了修道高僧法融,与之长谈后,道信认为法融深得禅宗要义,但其衣钵已传给五祖弘忍,于是允许法融另立一支,在道信的指教点拨下,法融最终创立牛头禅宗,古称“江表牛头”,牛头禅宗的创立对印度禅真正蜕变为中华禅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法融开创牛头宗是在南朝以后振兴江南佛教的第一位宗师,金陵四十八景中的“祖堂振锡”也因法融在祖堂山开创牛头宗振兴佛教而得名。历史上牛首山寺院兴盛,最多时达32座,《金陵梵刹志》中有“金陵梵刹图”,专门描绘了牛首山当时的佛教盛况。记者成岗

  牛首山历史遗迹

  牛首山是南京著名的文化名山,山上历史遗迹众多,其中又以弘觉寺塔、摩崖石刻、辟支塔等最为人知。

  弘觉寺塔

  弘觉寺塔又名唐塔,因建于唐代而得名。方志记载:唐代宗李豫在大历九年(774年)“感梦”,敕“修七级浮图”。今存残塔,乃明代所建。

  弘觉寺塔七级八面,砖木结构,从底层到塔顶高36.65米,若加上塔刹约为45米。塔每面开壶门一座,小窗两扇。每层均挑出雕木飞檐。其造型典雅古朴,是南京现存最雄伟的砖制仿木结构楼阁式古塔。底层按东南西北四方位各辟券门,第二层改门位于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如此上下层拱门换位相错,四实四虚。每门两侧各置灯龛,全塔有九十六盏灯,夜里塔中点燃长明灯,似瑞光普照,壮丽无比。几里之外都可看见。其外八角、内四方、隔层错角的空筒式结构的江南楼阁式风格,在江南地区颇为流行。

  明清时期,弘觉寺塔影被记为神奇的人文景观。顾起元《客座赘语》记载:“塔影无不倒者。牛首山之塔影,在禅堂西夹室,阖双扉观之,影于缝中倒现,玲珑可睹”。也有记录称,弘觉寺塔影在某个时刻会倒立在神龛上。时人游览牛首山,塔影是必游的景点。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呈“几”字形,三面岩石,前面是一块平地,正窟面对祖堂山主峰献花岩。石刻包括佛像、题刻。佛像分别雕刻在五座佛龛内,每座佛龛所雕数目不等,最多有75尊,最少仅一尊,共计有129尊。在石壁正中一龛里,仅雕释迦牟尼像,高1.78米,结跏趺坐,施禅定印,下为高0.39米仰覆莲须弥座,雕刻较为粗糙。在龛外左右两壁上刻有牛首山敕赐弘觉禅寺所属寺范围的全文,中间部分在凿窟时毁去。距该龛东西两侧约3米处各有一龛,东龛上下9层共75尊,最下层为环立武僧,上面皆为盘膝打坐的修士,但绝大多数已有损毁。西龛则雕凿在几字形的侧壁上,其内容、风格与东龛相同。

  在西龛的下部相距高约0.39米处,另有一小龛,内凿高0.45米的弥勒像一尊,艺术造诣较高于其他诸像。佛龛两侧尚刻有四处梵文,其东壁南侧的岩石上,镌一行梵文,宽约1.6米,另外《题感应泉诗》一首,诗系磨刻在石壁上,长0.5米、宽0.32米,每字约4厘米,有11行,满行8字,共83字,除去4字已剥蚀外,其余79字清晰可辨。题诗为明景泰元年(1450年)所刻。

  辟支塔

  原在牛首山弘觉寺塔西双峰间。辟支塔建于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由崇教寺僧德铨同郡人高怀义等人,建于原佛窟寺处。淳祐四年及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重修过。塔方形,五级,除第一层南面开门外,其他均无门窗,朴实无华。塔门左右各嵌有壁碑。左题“圣宋江宁府牛首山崇教寺辟支佛塔记”,为北宋皇祐二年长干寺圆照大师普庄所撰。右嵌二碑,一为淳祐四年立,另一为嘉靖三十二年重修所立。塔后有辟支洞,为佛窟寺起源处。1958年,因开采铁矿,遂将其拆除。

  综合

  来源:新华报业网编辑:朱琳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