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气动力禅修打坐垫
佛宝旅游泰国禅修
北京芳香展

云门山大觉禅寺稻谷飘香庆丰收

2016-10-27 浏览次数:5607 手机访问 使用手机“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佛宝网广东讯 霜降前后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麦忙。糯稻此节正收割,地瓜切晒和鲜藏。昨日霜降,一大早云门寺的僧众已经在田里劳作了。当天是寺里秋收的日子,几十亩稻谷要进行收割。明向法师一如既往带领大众到田里出坡。因为露水重,山中气温下降,今年寺里的秋收除了人工外也借用了机器。师父们把脱下来在谷粒装好,扛回寺院的场地晾晒。来自各地的信众也来参与收捡田边的稻穗。一衣一食来之不易,种而后知收,过着农禅并重的生活,是云门寺的特色。


《杂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佛陀来到一座村庄托钵,正在耕田的农夫见到佛陀,就说:“我以自己的力量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你也应该这样做。”佛陀说:“我也自己耕田下种以供给饮食。”农夫怀疑地问:“我都不曾看见沙门瞿昙驾牛耕田除草,为什么瞿昙要说‘我也自己耕田下种以供饮食’?可否为我讲说您的耕田法?”佛陀以偈回答:“信心为种子,苦行是时雨,智慧为犁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保藏身口业,如食处内藏。真实为其乘,乐住无懈怠,精进无废荒,安稳而速进,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农夫一听,欢喜赞叹佛陀是位真正善于耕作的人。


的确,佛陀是以一位正视人生的老农自居,他不但是一位善耕心田的农夫,更是一位以众生为田,期望众生皆获菩提道果的农业专家。佛教就在这种“善耕心田”,以“众生为田”的因果教义下,发展出敬田、悲田、恩田等,以及勤耕诸众生田,必得福德善果的福田思想。佛教传入以农立国的中国之后,由于文化背景、风俗民情的差异,无法如印度、南传国家以托钵方式乞食,寺院便在秋获之后,由僧侣出去农村“化冬”,以储备来年的粮食,并过着以垦田耕种,自给自足的农禅生活。寺院僧侣垦田辟地,长期与农民相处下,也扩大了佛教弘传的范围。

因此,佛教之于农业,不仅是在外相上对农地的开垦改良、农业经济的改善有所贡献,对于给予农民精神上的鼓励安慰,道德观念的教育,也发挥了莫大的影响。
 
文本助手 资讯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阅读关键词
  • 手机浏览本文

    手机应用中扫描本文二维码,即可浏览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网络中。

  • 福宝网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福宝网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版权/免责声明:

佛云网是专业的佛教.寺庙综合互联网技术服务商
今日热点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荐品牌更多
热门频道
福宝网京ICP备2022007900号 公安备案          2005-2018 北京 福宝网 www.fobao.cn 版权所有 佛教用品门户网站 佛教行业商务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