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在我国大量使用则始自明代,明清时期紫檀家具的制作艺术水平达到了鼎盛时期。由于当时的大量使用,国内的紫檀树木已基本采伐近尽,朝廷便派官吏到南洋诸岛征办,远征的船队将紫檀木源源不断地运到国内。到了明朝灭亡的时候,外征的紫檀木分别储于广州和北京。在清代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紫檀木,要如数上交朝廷。
清朝雍正年间,紫檀家具的制作,开始形成规模,鼎盛时期为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特别喜欢陈设,能工巧匠殚精竭虑,历时数十载,制作出了数量可观,在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贡做”的紫檀家具。其中流传至今的已成为稀世珍宝。到了清代后期,历代屯积的紫檀木已日渐稀少。古代的匠人,经历代研琢,制造出的严谨精细、风格独具的紫檀家具与工艺品,是中国传统木器文物的瑰宝。明清时期制造的紫檀家具,多为宫廷所用,在造型、结构、工艺、装饰等方面都讲究尽善尽美,所以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现今得以传世的精美紫檀家具绝大多数都保存在博物馆中,特别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