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知识首页 频道列表

师父与师傅的区别在哪里

2017-12-1323540
 师父和徒弟之间有系统严格的师承关系。今人,常把“师父=师傅”来作称呼,其实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不少同修,仍常把师父作师傅称呼,其实,这一点是为不妥。
师父是我们终身依止的恩师,如同慈父一样,而不是等同于世间一般传艺的人。
“师父”和“师傅”是同音词,在说话时听不出二者的分别,但写出来就不一样了。
师父:对出家法师(和尚、尼姑、道士的尊称)。
师傅:工、商、戏剧、书画、医术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对有技艺的人的尊称。
如:老师傅、厨师傅、木匠师傅、书画师等等……(如果对出家师称呼为:师傅,是不适宜,也是一种贬低出家师的含义)。
——参考文献:《现代汉语词典》
 
“师父”的由来
“师父”--据史书记载,在元明时期,“师父”往往用作对和尚、道士的尊称。
如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集·寄万松老人书》《元史·刑法志》《鹿洲初集》卷等都曾说明了当时称僧人为师父的普遍。
“师傅”的由来
“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是用来指老师的。
《榖梁传》昭公十九年有这样的说法:“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年已8岁的儿童,如果不进学从师,那是父亲的罪过。
《三字经》所说的“子不教,父之过”,说的就是这一意思。
秦汉以后,师傅由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演变为了专指帝王(包括帝和王)的老师。
师傅的这一意义,来源于太师和太傅的合称。《史记·吴王濞传》:“吴太子师傅皆楚人。”
由一个“皆”字,可见“师”和“傅”是并列关系。
《史记》中9处11次出现的“师傅”,都是这一意思。这时的“师傅”,总是和“宫廷”、“东宫”、“储君”、“太子”、“皇子”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从西汉到南宋,这是师傅最通常的所指,明清时期,依然保留了这一意义。
显然是因为“师傅”的地位太尊、声望太高,所谓的“身为师傅,贵极人臣”,这一称呼因此具有了一定的排他性。
从西汉到南宋,“师傅”的涵义几乎为帝王之师这一特定的所指独占,很少例外。
从南宋开始,“师傅”的所指逐渐下移,平民百姓的教师也可以蒙受此称。如朱熹既用师傅来称呼帝王之师,也用来称呼一般的授业者。
至于用师傅来称呼工、商、戏剧书画、医术、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则是清代中后期以后的事情。
按工人们在工厂互称“师傅”的习惯,称任何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年长的人为师傅,则更是 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
 
师父与师傅的具体区别
“师傅”作为尊称,当然含有尊敬的情感在内,
“师父”将 “师”作“父”一般地敬重,这也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父。感情显然更加深挚。
由于受重教尊师观念的影响,在传统的观念中,父亲和老师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旧时更为普遍使用的“父师”一词,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点。
“父生之,师教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父亲有生养之恩,老师有教育之谊。
“师父”的称呼,在保留了原有的传授知识或技艺的意思之外,还灌注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表现了古人对老师犹如对父亲一样的感情。
“且道士之称受业师,则曰师父:于师前自称,则曰弟子,此理之正也。”
无论是僧道还是俗人,称呼自己爱戴的法师为“师父”,于理为然,于情洽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详解佛教吉祥花
莲花: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不仅表示坚贞、纯洁,还是谦逊、清廉的形象写照。

评论2018-01-0233289

—七觉支
七觉支七觉支,又名七觉分、七菩提分。觉,就是正觉、智慧,觉法分为七种,所以称支或者分。七觉支就是导向菩提智慧的七种要素,

评论2018-01-0221955

正信的佛教是什么
正信的佛教是什么?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迷信和正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永久都是一样。

评论2018-01-0230543

常识:什么是“八识心王”
常识:什么是八识心王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 眼识  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

评论2017-12-2926217

念佛的几种常见方法!
念佛的几种常见方法!(一)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即振作精神,高声念佛,念到数百声,自换一番境界。业报差别经云:

评论2017-12-2926153

佛学知识 皈依三宝
三宝分别是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僧宝是指正在修学佛法

评论2017-12-2930810

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的核心意思是什么
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阿是一个否定性指称,就是无空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无量。 现在有很多人只念

评论2017-12-2919033

佛法知识普及
《华严经》里面有说: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最最主要的是普度众生,同登华藏玄

评论2017-12-2916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