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知识首页 频道列表

浴佛节 | 共迎释迦牟尼佛诞辰

2017-05-0319680
农历四月初八
本师释迦牟尼佛诞辰
又称浴佛节、佛诞节、灌佛会
各地纷纷举办浴佛法会
以此清净身心,洗涤烦恼妄念
承续法身慧命,获得无量功德
 
 
浴佛节缘起
在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太子悉达多舍弃王位,出家修行,终在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并在此后四十九年广说八万四千法门,实为生死轮回中的苦难众生的大依怙,被人们尊称为佛陀。
传说,摩耶夫人乘着轿子回娘家待产,途中在美丽的蓝毗尼园歇息时,太子即从母亲的右胁安详而生。太子于十方周行七步,朵朵宝莲自地涌现。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话说完后,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在虚空中喷出清净香水,一温一凉,灌洗太子。
释迦牟尼佛的诞生为世间带来清凉的佛法,更为迷失的众生找到解脱之道。而今日浴佛节就这样传承了下来,成为了中国佛教传统中最大的节日。
 
 
应以何种心态浴佛?
1.应以信心为之——要生欢喜心,深信功德,一勺水浇下,灌沐如来,亦将自己的心洗净。
2.应以诚心为之——浴佛形像如佛在,以此世间第一福,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共植福慧,结此圣缘。
3.应以正心为之——求障消除,求心清净,愿以浴佛功德,祈求世界和平,民生乐利。
 
 
浴佛的意义
1.借浴佛洗涤心灵。平常我们身体、衣服脏了,都可以用清水洗净,但人内心日积月累的污秽、黑暗,只能靠佛的智慧法水来洗涤。
2.浴佛是借外在的佛,来洗涤内在的尘垢,让自性显发,同证如来清净法身。
3.浴佛是提醒我们,时时向内观照,保有一颗清净心。
4.除忆念佛陀之外,更以浴佛的功德度脱七世父母及累劫怨亲债主、六亲眷属早离苦厄,使法界六道众生脱离苦海。
 
浴佛的功德
《灌洗佛形像经》中载:「诸善男子善女人,于佛灭后当至心念佛无量功德之力,浴佛形像如佛在时,得福无量,不可称数。」
 
浴佛可成就之十五种殊盛功德:
 
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
 
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
 
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
 
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
 
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
 
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
 
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
 
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
 
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
 
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
 
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另外,《浴佛功德经》有记载「浴像法,诸供养中最为第一,胜以恒河沙等七宝布施」,
 
又有记载,浴佛有以下的功德:
 
现受富乐无病延年,
于所愿求无不遂意;
亲友眷属悉皆安稳,
长辞八难永出苦源;
不受女身速成正觉。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佛法知识,带你认识佛教的法器
在藏传佛教的神系中,各神灵形象各异且都有各自喜欢法器和祭品。藏密中最喜欢召唤的是Mahakala(玛哈嘎拉),即大黑天,他被认为

评论2017-06-155032

【浴佛节专题】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八,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又称佛诞节、浴佛节。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评论2017-05-031941

供灯的利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恶鬼。皈依僧,不堕

评论2017-02-0810315

佛门传灯
佛门传灯佛法能照破世界冥暗,像灯一样,所以把传法叫传灯。《维摩诘经菩萨品》言,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点然了百千盏灯,黑暗的地

评论2017-01-189236

佛教知识:佛教法器种类与使用
佛教的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

评论2017-01-173388

施与受 何者比较快乐
  帮助人、救助人,这就是布施。在佛法的六波罗蜜当中,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自己的钱财、智慧、精神依种类来分,大致可分

评论2016-03-242614

佛教基本知识--道谛之加行道
加行道,即已积集资粮道者,为证道故加功用行,而进修暖等四法,故名加行道。前面说的资粮道,也有加行的意义,可以安立加行的名

评论2016-03-244093

《佛学基础知识》业的分类
二、业的分类:业可分为很多种类。1、以身,口,意三业来分。  ①身业:身体的行动是一种造作,故身体的行为就是身业。  ②口

评论2016-03-243803

学佛必须持有三种心
第一、出离心。此心虽比后两者浅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说:高明容易解脱难。要能透脱人世间种种缠缚(妻儿子女、功名富贵、生活享

评论2016-03-243678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大译经家精通佛教义理,娴熟中、印两国语言文字,对中国佛教的发展

评论2016-03-23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