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香山广德寺大雄宝殿
一、关于三世佛和三身佛
大雄宝殿供奉三尊佛像的有三世佛和三身佛两种形式
【注】佛的头像——头顶上有肉髻(jì)、头上生螺发、眉间生白毫(是佛成道的象征)
1、三世佛
三世佛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按照时间意义而划分的是: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佛与未来佛弥勒佛;称为竖三世佛。
另一种是按地域势力范围划分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读:缩)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称为横三世佛。
(1)竖三世佛
“竖三世”的“世”指因果轮回迁流不断的个体一生中存在的时间。三世指过去(前世、前生)、现生(现世、现生)、未来(来世、来生)三世。正中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即燃灯佛,佛经说他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亦说释迦未成佛时,燃灯佛曾为他“授记”,预言将来成佛的事;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佛经讲他将继承释迦的佛位而成佛,所以叫未来佛。
佛教中还有三世三千佛的说法,即过去庄严劫一千佛,统称燃灯诸佛;现在世贤劫一千佛,统称释迦诸佛;未来世星宿劫一千佛,称弥勒诸佛。佛坛上的三尊像,即此三世三千佛的代表。
竖三世佛在大雄宝殿的排列:
如果在大雄宝殿正中的三尊主佛中间主尊是释迦牟尼佛,其左面的那尊主佛则是燃灯佛,右面的那位主佛是弥勒佛。其中只有中间主尊左右各有一立像,在这样情况下,站立于释迦牟尼佛两旁的胁侍:(1)若其年龄是一老一少,则老的是迦叶,年青的是阿难;(2)若站立两旁的胁侍年龄相近,则左边的是目键连,右边的是舍利弗。
北京雍和宫原为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大殿内供奉的是现在、过去、未来三世佛。
正中的释迦牟尼为现在佛,作“触地印”(印就是手的摆法),触地印为成道相,结跏趺坐(盘腿打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名为“禅定印”,表禅定之意,右手直伸下垂。
西边的燃灯佛为过去佛,持法伦印:结跏而坐,两手食指屈指,与拇指相触成环形,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手相接,表示讲经说法教化众生。
东边弥勒佛为未来佛,持说法印,拇指微曲抵食指第一指节处,余指自然舒展,表示说法传教。
竖三世佛-雍和宫
竖三世佛是十三世纪以来藏传密教(俗称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
(二)横三世佛
横三世佛衣称三方佛。
横三世佛即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
有些寺庙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三尊像为横三世佛。这是空间世界的三世佛,表示到处皆有佛。空间为横向,所以又叫横三世佛。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所谓“娑婆”乃梵文Saha的音译,意译是“堪忍”,就是能忍的意思,堪忍更进一步又有两层意义,一是说这个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的现实世界充满了不堪忍受的苦难,众生罪孽深重;二是说佛和菩萨在这个世界里堪忍劳累,进行教化,显现其无畏与慈悲。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这个位于东方的净琉璃世界,是佛教理想中的净土乐园。药师佛曾立下十二大愿,要使净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无病无灾,丰衣足食,解脱苦难。药师佛除与释迦佛、弥陀佛在大雄宝殿共同享用人间香火外,还有自己的药师殿、药王殿。(与中国道教的药王庙是两码事),殿内正中为药师佛,两旁是他的左右胁侍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药师三尊”,又叫“东方三圣”。药师佛的典型形象是左手持钵,内盛甘露,右手持药丸。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阿弥陀经》记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义之二名,为其他诸佛所未见。又于《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之称号,故推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另据《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等载,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横三世佛在大雄宝殿里的排列:
正中为释迦佛,左右胁侍分别是文殊、普贤菩萨;
左侧为药师佛,其左右胁侍分别是为日光、月光菩萨;
右侧为阿弥陀佛,左右胁侍分别是为观世音、大势至菩萨。
另外,三佛的手印也有些不同,药师佛常作一手持钵状,表甘露;另一手持药丸。弥陀佛常作两手相托或两手交叉,两大指对顶的手印,有的掌中有莲台。此系接引众生的姿势。而释迦佛的立像则为左手“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
横三世佛又名三方佛,三方佛体现净土宗的信仰。
灵岩寺千佛殿内的竖三世佛
灵岩寺大雄宝殿一般是寺庙的主体建筑,印度将有能力的人称为“雄”,大雄,梵语摩诃毗罗的意译,“大雄”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歌颂佛祖像勇士一样,一切无畏;二是出自佛祖的德号“大雄”,佛有法力,能伏四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
灵岩寺的大雄宝殿以前是后面五花殿的前殿,现在寺内的主殿是千佛殿。现在灵岩寺大雄宝殿里供奉的是横三世佛。
2、三身佛
三身佛-嘉峪关护国寺大雄宝殿
据天台宗的说法,佛(释迦牟尼)有三身,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报身佛卢舍那佛,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应身佛(又称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来到众生之中顺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特指释迦牟尼之生身。
法相宗亦有三身说,只是名称不同,他们把毗卢遮那佛作为自性身,以卢舍那佛为受用身,以释迦佛为化身。
三身佛的形象:中间的法身佛毗卢遮那佛,结法界定印:两手仰掌相叠,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手大姆指向上相触。法身佛的左侧的报身佛卢舍那佛,结与愿印:左手安于膝上,右手仰掌垂下(手心向外)。法身佛右侧的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其形象一般是结跏蚨坐,作禅定印。
二、关于药师佛和药王菩萨
有人将药师佛与药王菩萨含混不清,这是不对的。药王,在道教里是指孙思邈或扁鹊;药王菩萨在佛教里是指星宿光。
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原是兄弟俩,他们生活在古印度,对医学和药物学颇有研究。据《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的记述,药王菩萨为兄,原名星宿光;药上菩萨为弟,原名电光明。他们不仅医术高明,还有一副菩萨心肠,经常为病人施药医治,救治了许多患病的穷人;他们还常到日藏比丘及其他僧众的精舍,带着良药为僧众治病,获得了大家的赞叹,尊其兄为“药王”,尊其弟为“药上”。
药王、药上施医行善,义举斐然,兄弟双修成菩萨。释迦牟尼佛知道以后,还告诉弥勒佛说:“这位药王菩萨久修梵行,诸愿已满,将在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药上菩萨也将在药王之后成佛,号净藏如来。”
药师佛,又称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琉璃光王佛、消灾延寿药师佛、大医王佛等,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佛,与其左右胁侍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合号为“东方三圣”或称“药师三尊”。药师佛的造像,一般手持药钵或宝塔。
汉地佛寺多见“三方佛”造像,或设专门的“药师殿”,供奉药师佛,有的还塑“东方三圣”、“药师十二神像”等像,“药师普佛”为常见的主要佛事活动之一。
在藏地,药师佛被塑成天蓝色(琉璃色),七佛药师法是药师法门的圆满修法,加上说法者本师释迦牟尼佛,有《药师八佛仪》,为大乘密教部最上乘秘密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