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知识首页 频道列表

佛陀留给一切众生的遗嘱

2016-01-2533030
 
 1 《地藏经》是佛门的一部孝经  
 
  佛门有三部孝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盂兰盆经》、《地藏经》。孝道是佛法的基础,孝亲是做人的基础,度众生就是孝亲的扩大。
 
  《华严经》告诉我们“天下男子是我父,天下女子是我母”,这个就是孝亲的扩充、发展。反过来说,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够相信他会爱护众生,会救度众生呢?所以,离开孝道就没有佛法,佛法就是孝道的扩展和深入。
 
  《梵网经》告诉我们:孝顺父母、师长、三宝。孝顺是至道之法,孝名为戒。这个对于孝道的解释,就非常之透彻了。
 
  《地藏经》讲了地藏菩萨示现婆罗门女、光目女,孝亲度亲的事迹,地藏菩萨正是以一念孝亲之心,而发展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伟誓愿。这个就是给我们修行的人作出了典范。
 
  父母就是堂上的佛,在家不孝父母,而到庙子里去求佛菩萨保佑自己的独生子女。这真是非常荒唐!绝不可能如愿。曾经有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博士生,他们曾经向我提一个问题,他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当然全部精力都关注到子女的成长上。别人说要保险,最好初一,十五到庙子里去烧炷香,捐点功德,就最保险。他问我可不可靠?
 
  我说不可靠。这个不是佛教的主张,佛教是教我们如何做人,你在家不孝父母,你把父母当成仆人来看待,你到庙子里去烧香,捐钱,你的娃娃就消灾免难了,那佛菩萨都成了受贿了。难道佛菩萨还会稀罕你那个钱?我说佛教讲的是自种因,自受果。佛教教我们孝顺父母,你不孝顺父母,你反而虐待父母,你种的什么因,就该得什么果报。
 
  印光大师对这个问题也有很明白的开示。他说你现在当别人的子女,再过几年,你就是父母了,你现在如何对你的父母,就是种因,等于屋檐前的水,点点滴滴向后来,如是因,如是果,这绝对没有错了的。
 
  今天来说对年青一代提倡孝道非常重要,我们学习《地藏经》就要很好的体会孝道在学佛上的重要。这部经正是佛门一部孝经,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
 
  2 《地藏经》是佛陀的遗嘱  
 
  佛陀在圆寂前,有两部遗嘱,一部是《佛遗教经》,《佛遗教经》重点是对出家弟子讲的。它告诉我们佛灭度以后,以戒为师,戒律住世就是佛住世。这个对于我们出家人来说必须遵守,佛教有没有前途,会不会灭亡,就看我们对于佛陀最后的遗嘱如何看待。
 
  另外一部遗嘱就是《地藏经》。朱镜宙居士专门写了一本书,名称叫“《地藏经》是佛陀对在家弟子的遗嘱”。他这个提法有道理,因为《地藏经》里说,佛对地藏菩萨托孤,在忉利天宫托孤,托的什么呢?这个范围就广了,时间就长了。就是从佛灭度后到弥勒菩萨成佛之前,这一长段时间内所有的众生都包括在内,着重在人道,天道。
 
  为什么在人道,天道?因为人天道的众生是法器,人天道的众生容易修行。容易成佛,把人天道的众生度了,就有更多的人来做度众生的工作。包括了这么大的范围,这么长的时间的众生在内,当然也包括了我们今天在座的大家在内。所以这遗嘱啊,涉及的时间长,范围广,也体现了佛的悲心之深重,怕我们堕入三恶道,叫地藏菩萨要多方的保护,救度。
 
  这个就恰恰像家庭父母临终的时候,谆谆地告诫,反复的叮咛,所以佛陀讲《地藏经》,十方诸佛都来出席,都来赞叹,就显示了这部遗嘱的重要,也说明了十方诸佛对于众生都是如母忆子。因此这部遗嘱也可以说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同的遗嘱。
 
  当年弘一大师在听讲《地藏经》的时候,情不自禁在讲堂里忍不住放声大哭。今天我们学这部经,应该生起佛恩深重难报的思想,不忍圣道衰,不忍众生苦,才发得起菩提大愿。我们大家都应当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负佛陀的遗嘱,荷担如来的家业。
 
  我们看《地藏经》最后一品“嘱累人天品”,佛是这样说的,概括起来有四句话“现在未来天人众”。当然包括我们都在内。“吾今殷勤咐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怕我们堕三恶道。我们学习了这个,使我们体会到,我们作为佛教徒,必须知恩报恩,体会到佛恩深重,佛恩很难报答。
 
  3 《地藏经》是为人处世的教科书  
 
  净业三福第一福就是讲做人,这就是大乘佛法的基础,也是净土法门的基础。净业三福第一条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非常具体,教导我们不离日常生活来修学佛法,实际上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居家,乃至于出生、死亡、疾病等等日常生活当中应当怎样做。 能够依《地藏经》修行,你就能止恶行善,消灾免难。这个是非常具体的指导,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必然得到很大的利益,所以说这部经对我们做人处世非常有用,这是一部做人处世的教科书。
 
  4 《地藏经》是具体讲因果规律的经典  
 
  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懂因果就不懂得佛法,不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虚云大师说得很明白,“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法概括无余了。”这个结论不是随便下的,离开了因果就没有佛法。他又说“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不仅是我们凡夫逃不了,有神通的人也逃不了。他用这个“逃”字,这个字份量很重啊!
 
  印光大师说:“诸佛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凡夫一天到黑种的是杀盗淫妄的因,当然得的果报就在六道轮回里面受苦果。这个决没有错嘛。种污染的因,当然得污染的果报。种清净的因,才得清净的果报。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则不敢作恶;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肆,肆则无所忌惮。经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正是如此。”又说:“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乱”。所以我们今天作为佛弟子,必须明因识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虚云大师提出学道的先决条件,第一个就是深信因果,第二个就是严持戒律,因为你不信因果就守不住戒律。所以这一点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关系都非常密切。
 
  《地藏经》对因果谈得很具体,这个是绝对真实不虚,没有信心的人把这部经看成神话,那就错了,那就得不到真实受用。
 
  从以上四点说明了《地藏经》是佛门的一部孝经,是佛说的遗嘱,是做人处世的教科书 ,是学习因果的重要经典,所以我们从这四个方面就可以说明这部经典应是佛弟子必修的经典。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微信公众号:福宝网

 微信小程序:福宝网
佛法知识,带你认识佛教的法器
在藏传佛教的神系中,各神灵形象各异且都有各自喜欢法器和祭品。藏密中最喜欢召唤的是Mahakala(玛哈嘎拉),即大黑天,他被认为

评论2017-06-154995

浴佛节 | 共迎释迦牟尼佛诞辰
农历四月初八本师释迦牟尼佛诞辰又称浴佛节、佛诞节、灌佛会各地纷纷举办浴佛法会以此清净身心,洗涤烦恼妄念承续法身慧命,获得

评论2017-05-031936

【浴佛节专题】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八,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又称佛诞节、浴佛节。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评论2017-05-031910

供灯的利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恶鬼。皈依僧,不堕

评论2017-02-089772

佛门传灯
佛门传灯佛法能照破世界冥暗,像灯一样,所以把传法叫传灯。《维摩诘经菩萨品》言,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点然了百千盏灯,黑暗的地

评论2017-01-188952

佛教知识:佛教法器种类与使用
佛教的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

评论2017-01-173362

施与受 何者比较快乐
  帮助人、救助人,这就是布施。在佛法的六波罗蜜当中,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自己的钱财、智慧、精神依种类来分,大致可分

评论2016-03-242590

佛教基本知识--道谛之加行道
加行道,即已积集资粮道者,为证道故加功用行,而进修暖等四法,故名加行道。前面说的资粮道,也有加行的意义,可以安立加行的名

评论2016-03-244068

《佛学基础知识》业的分类
二、业的分类:业可分为很多种类。1、以身,口,意三业来分。  ①身业:身体的行动是一种造作,故身体的行为就是身业。  ②口

评论2016-03-243785

学佛必须持有三种心
第一、出离心。此心虽比后两者浅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说:高明容易解脱难。要能透脱人世间种种缠缚(妻儿子女、功名富贵、生活享

评论2016-03-243656